《海外文摘》2006年4月號刊登了《世紀大焦慮:大學生為何自殺》一文,文章全面分析了中外大學生自殺原因的異同,提出了預防措施。我們十分贊同作者關于“(挫折教育應該成為一門基礎教育,要從小了解社會底層生活”的觀點。感到很有針對意義。的確,對于從“獨生子女”成長為“天之驕子”的一代大學生來說,他們當中很多人不僅物質條件比父輩們優(yōu)裕得多,更幸運的是,他們趕上了我國有史以來知識分子發(fā)展自我、報效國家、具有用武之地的最好時代。作為上歲數(shù)的人,我們十分羨慕當今大學生具備想干事業(yè)、能干成事業(yè)的良好機遇。但同時感到他們抗挫折心理太脆弱,也缺乏感恩意識。需要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其途徑是需要讓他們充分了解我們國家和社會過去是怎樣的一窮二白,了解父輩們生活之艱辛,了解社會底層人的生活。通過對比,他們就會意識到,父輩們當年的壓力絕不比他們現(xiàn)在小。當年,首先是物質生活缺衣少食,學習上無書可讀,讀了書也派不上用場。少有發(fā)展機會,看不到出路與前途,那種承受物質與精神雙重貧困的時代迄今歷歷在目……而如今一個大學生如果不知感恩社會,不知感恩黨和政府,不知感恩自己的父母,不知道自己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他們的靈魂自然也是空的,承受不了挫折就自殺,一死百了,卻把無盡的痛苦與思念留給了自己的父母與親人,讓他們去承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哀,這是多大的人生不幸。因此,我非常替他們的父母痛惜,感到非常需要對大學生開展感恩教育和孝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