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 童/編譯
印度洋海嘯已經(jīng)過去一年多了,那些在海嘯中成為孤兒的孩子們現(xiàn)在生活得怎樣呢?筆者于2005年1月和2005年11月兩次去到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塔朗古達(dá)村調(diào)查孩子們的生活狀況。
2005年1月
維吉莎是塔朗古達(dá)村的一個小女孩,海嘯發(fā)生的時候她正和媽媽還有4歲的弟弟在海邊賣魚。如今已經(jīng)10歲的維吉莎依然能清晰地回憶起那天的海浪和海灘上的尖叫,當(dāng)時她爬上了離海較遠(yuǎn)的一棵樹,但她的媽媽由于抱著弟弟跑得不夠快,一下子被海水吞沒了,救援人員數(shù)小時后才把渾身淤青,嗓子都哭啞了的維吉莎救下來。
維吉莎的爸爸名叫維斯瓦那塔,是一個32歲的漁民。妻子和兒子死后,他沒法照顧維吉莎和她的小妹妹,便把她倆送進(jìn)了孤兒院。他的做法也許很殘酷但卻很現(xiàn)實,他需要一個新妻子,“在我們的文化里,男人是不照顧孩子的?!彼使胚_(dá)村是孟加拉灣邊上的一個古老的小漁村,是被海嘯危害最嚴(yán)重的地方。村里每家每戶都有死人。那里的生活本就艱難,現(xiàn)在更是雪上加霜。到處又亂又臟,孩子一個個光著身子在村子里瞎逛,給人的感覺是沒人(甚至海嘯發(fā)生前就沒人)關(guān)心他們。當(dāng)一個在海嘯中成為孤兒的小女孩被問及是否想念媽媽的懷抱時,她大聲說:“我媽媽從沒抱過我,她每次從海邊賣魚回來時都累得要死?!?/p>
漁村的生活很簡單:男人出海捕魚,女人在海邊賣魚??珊[給當(dāng)?shù)卮迕竦纳顜砹司薮笞兓?shù)月不能出海的漁民們,面對著源源不斷送來的國內(nèi)國外救助物資和基金,原本簡單的生活變得復(fù)雜了。當(dāng)?shù)氐木仍ぷ髡吆2ㄌ卣f:“我有時候真的很驚訝人怎么會變得如此貪婪?!庇幸患胰税炎约旱膵寢尪舅懒耍裨崃巳旌笤侔咽w挖出來,好讓尸體看起來像死于海嘯,這樣就能得到援助金。面對巨額的援助資金人們似乎忘記了悲劇,只想要錢。負(fù)責(zé)兒童救助的一個官員說:“嗨嘯給當(dāng)?shù)卮迕竦男睦韨κ请p重的。最初是震驚和痛苦,可當(dāng)援助資金不斷涌入,世界各國的援助人員紛紛前來時,他們從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依賴和期待?!?/p>
這種心理上的變化十分危險,特別是對于生性簡單的人們。維吉莎的爸爸維斯瓦那塔從沒離開過村子,和來自鄰村妻子的婚姻也是包辦的。當(dāng)被問及是否愛自己的妻子時,他看上去仿佛不知所云。妻子和兒子死后,維斯瓦那塔得到了一筆安置費,其中一部分在岳母的堅持下留給兩個女兒,剩下的他給自己蓋了所房子,雖然很小,但由于是水泥蓋的,所以在當(dāng)?shù)厝丝磥砗喼笔亲鶎m殿,它表示維斯瓦那塔成了有錢人,村民們每天都在催促他再娶。
因海嘯成為鰥夫的男人都面臨著再娶的壓力,這種現(xiàn)象被當(dāng)?shù)氐纳鐣ぷ髡叻Q為“海嘯婚姻”,于是在妻子死了幾個禮拜后,維吉莎的爸爸一面尋找新妻子,一面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了孤兒院。
維吉莎和妹妹維吉婭十分討厭政府建立的海嘯孤兒院。姐妹倆哭訴著自己悲慘的生活,哭訴著死去的媽媽,哭訴著每天遲遲不來的晚餐?!拔覀兛偸呛莛I?!本S吉婭說。
2005年1月,海嘯過去幾周之后,村里的孤兒院里有1至14歲不等共45個孩子和6名工作人員。在那兒孩子們可得到食宿、衣物和一定的教育,但是嚴(yán)重缺乏關(guān)愛。大多數(shù)孩子看上去如同驚弓之鳥,連哭都不會了。其中有一對年紀(jì)很小的兄妹,哥哥叫帕西班,妹妹叫阿妮塔,他倆總是挨在一起不分開。他們的父母都在海嘯中喪生了,當(dāng)被問及怎么到孤兒院來的時,帕西班說:“媽媽掉到水里淹死了,有人就把我們帶到這兒來了。”說完他的眼里漲滿了淚水,當(dāng)孤兒院的工作人員想要抱他時他卻避開了,只是緊緊抓住妹妹的手。工作人員說盡管兄妹倆現(xiàn)在有吃有住,但孩子們的心里非常難受。帕西班知道爸爸媽媽再也回不來了,但他從不提及此事。孤兒院里在海嘯中失去父母的其他孩子看上去都還好,只有帕西班好像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他的妹妹則只是緊緊地挨著他。
孤兒院里還有一個11個月大的小女孩阿西尼婭,胖乎乎的,很可愛,工作人員都爭著抱她。海嘯發(fā)生時,她媽媽奮力把她扔到了一個高處的陽臺上,救下了女兒卻沒有救得了自己。救援人員三天后發(fā)現(xiàn)阿西尼婭時她已經(jīng)昏迷了。她的爸爸決定再娶,所以當(dāng)阿西尼婭稍微好點后就被送進(jìn)了孤兒院。那兒還有一個2歲的小女孩蘇維娜,自從她看見4歲的哥哥被浪卷走后就再沒說過話。還有從4歲到11歲不等的五姐妹,媽媽死于海嘯,爸爸雖然活了下來卻跑到馬來西亞去了。孤兒院工作人員說:“他只是不想承擔(dān)照顧女兒們的責(zé)任?!惫P者還見到兩個很小的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在一些玩具中間,他們的爸爸在海嘯中死了,媽媽無力照顧四個孩子,就托鄰居把較小的兩個送到了孤兒院。筆者問:“那她會來看孩子們嗎?”工作人員搖搖頭說:“從沒有,一旦他們拋棄了孩子,很快就會把他們忘記了?!?/p>
對于這些無拘無束慣了的漁民的孩子來說,孤兒院里有紀(jì)律的生活并不好過。他們想念自由,想念村莊。大一點的孩子總是請求回家去,去找姑姑或祖父母,工作人員說:“我們試過,但那些親戚都不愿要他們?!?/p>
2005年11月
塔朗古達(dá)村里的學(xué)校又開始上課了,學(xué)生們用上了印有“海嘯援助”字樣的作業(yè)本。在海嘯中失去媽媽和弟弟的維吉莎、維吉婭姐妹已經(jīng)搬出了孤兒院,用媽媽和弟弟的安置費蓋了一所房子。一個名叫仙提的姨媽常過來照顧一下她們,仙提看上去很干練但同時也很冷淡?!八齻儌z可麻煩了?!彼г拐f,“其實她們在孤兒院里也許會更好?!甭牭健肮聝涸骸比齻€字,姐妹倆立刻變得很沉默。再過幾周她們的爸爸就要再婚了,其時正好是媽媽和弟弟在海嘯中喪生一周年。姐妹倆哭鬧著反對爸爸再娶,但村里人都支持,一個女人還為此打了維吉莎。
離她們的房子幾英里以外的孤兒院也發(fā)生了變化,孩子們搬到了一個大些的地方。帕西班和阿妮塔兄妹倆都長高了些,他們的眼神里不再有恐懼。筆者留意到阿妮塔和年紀(jì)小些的孩子們坐在一起,不再總是緊緊挨著哥哥,盡管還是經(jīng)常朝哥哥所在的位置看。工作人員說他倆現(xiàn)在都不做惡夢了,也活躍了很多,但從沒有人來看過他們。在政府專門為孤兒設(shè)立的學(xué)校里,筆者找到了帕西班的老師,后者說帕西班剛來時很自閉,但“現(xiàn)在他是一個好學(xué)生,經(jīng)常對人微笑”。
被母親拋到陽臺上活下來的小阿西尼婭已經(jīng)會走路了,她仍然是工作人員們的寵兒。她那已經(jīng)再婚的父親只來看過她一次,但她的奶奶每周都來。如果嬰兒時期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的話,她也許能快樂地成長。但18歲后會怎樣就很難說了,那時她必須離開孤兒院,而在印度,人們對從孤兒院出來的人有一種普遍的歧視。
當(dāng)初那五姐妹也都長高了,她們比其他的孩子更活躍,工作人員說她們的個性都很分明,經(jīng)常在一塊兒打打鬧鬧。
總的來說孤兒院里的氣氛還是很融洽的。但和所有的孤兒院一樣,那里始終缺少一種關(guān)愛。6個工作人員盡管忙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也沒法給45個孩子父母般的愛撫?!昂[余生的孩子特別需要安慰,”一個工作人員說,“他們總想坐在我們的膝上,內(nèi)心里他們并不快樂,甚至是不完整的?!?/p>
海嘯過去一年多了,在塔朗古達(dá)村,老師們一直努力讓孩子們沒有恐懼地回到海邊去。他們所做的游戲都明顯地帶有這個目的,游戲場地越來越接近海水。其他人則擔(dān)心村里的生活將永遠(yuǎn)改變,因為海嘯和救援在村民中造成了競爭與分裂,大家都盯著看別人得到了什么。以前他們的世界很小,現(xiàn)在他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對海嘯的擔(dān)心也從沒停止過,人們時常睡在屋外,隨時準(zhǔn)備海浪撲來時逃跑。對孩子們來說,大海奪走了他們生命里的很多東西,他們總是恐懼著可怕的事會再發(fā)生。維吉莎從不靠近海灘,“海浪把什么都卷走了,”她說,“誰知道它會不會再來?”
[編譯自《英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