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普通的泥土,一團躍動的火焰,便有了陶瓷,有了蜚聲海內(nèi)外的瓷都景德鎮(zhèn)。來到景德鎮(zhèn),探究那千年不熄的窯火,瓷文化便像古窯址上那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歲月的積塵,依然光潔瑩潤,讓人剎那間細膩敏感起來,仿佛看到那凝固了的土與火的舞蹈……
到了景德鎮(zhèn)才知道: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而陶瓷則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器和瓷器從表面看很相似,但它們各有其特色。陶器最早愛袒露赤、橙、白、灰、黑色的肌體,那種健壯更接近男人的渾厚之美。而瓷器具有女子屬性,如東漢的青瓷,披青釉之紗,蜷伏著東方女性最迷人最含蓄的靜態(tài)美。
我國燒制瓷器的歷史約有一萬年之久,景德鎮(zhèn)的瓷業(yè)在元代時已空前興盛,至明代,“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景德鎮(zhèn)已經(jīng)成為全國制瓷中心。
果然是千年瓷都,到處都洋溢著瓷的韻味,讓人幾乎產(chǎn)生錯覺,仿佛這里的瓷不是固體,而是氣體,能夠通過呼吸,滲透進五臟六腑,讓人的內(nèi)心像瓷一樣細膩溫情。
帶著這種感覺在景德鎮(zhèn)逛街,實在是件悠閑且愜意的事。因為不經(jīng)意中就能發(fā)現(xiàn)陶瓷給這座城市打下的文化烙印。街上的路燈柱、紅綠燈竟然都是青花瓷做的!千百年來,景德鎮(zhèn)陶瓷業(yè)的興衰起落,留下了許多瓷文化精品及遺存。行走之間,俯首偶得的一些與瓷有關的景物,最能讓人眼前一亮:繪畫后即將進窯燒制的青花大碗在陽光下晾曬。之后,它們也許就是百姓捧在手里吃飯的碗、舀水的勺。在更多的百姓家里,陶瓷干脆被用作建材,那些精美的柱形陶器將圍墻裝飾得也別有風味……
講到瓷器,景德鎮(zhèn)人都是滿臉豪情,可瓷從哪里來的呢?景德鎮(zhèn)人神秘地一笑:瓷從山水中來。追尋著山水,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車程,便能來到有“瓷源、茶鄉(xiāng)、林?!敝Q的瑤里。
瑤里的綠可以用動人來形容。按說有上千年的燒窯歷史,環(huán)境破壞自然是非常驚人的,可當?shù)貐s依然綠意盎然,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就在你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會有人給你講這樣一個故事:早在700年前,瑤里為了改善被燒窯破壞得極為嚴重的環(huán)境,立下了“伐樹殺頭”的禁約。立約不久,一位老族長年方八歲的孩子上山砍了棵小樹,老族長大義滅親,手刃了兒子。
這個有些血淋淋的故事會讓你對路上的一草一木都格外地珍惜起來。倒不是怕一不小心碰倒哪棵小樹會被殺頭,而是覺得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再不環(huán)保就愧對那位深謀遠慮的老族長了。
瑤里多民窯。宋真宗景德年間,在此建立御器廠,專為宮廷生產(chǎn)貢奉瓷器,這便是“官窯”,景德鎮(zhèn)也由此得名。官窯不斷開發(fā)新品種,而民窯為了擴大市場,不斷提高質(zhì)量,這樣,就出現(xiàn)了“官民競市”的繁榮景象。明代景德鎮(zhèn)制瓷最盛時期有官窯58座,民窯900余座,瓷工十萬余眾,出現(xiàn)了“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盛況。
清清昌江水,悠悠貫城過。在這條古代景德鎮(zhèn)主要的交通運輸?shù)郎?,每日裝運瓷器的“舟帆日日蔽江來”。瓷器為景德鎮(zhèn)這座江南山區(qū)的古鎮(zhèn),孕育出資本主義的萌芽,帶來了空前的興旺。
高嶺土是一種白色黏土,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制瓷原料。高嶺土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景德鎮(zhèn)瓷器的質(zhì)量,完成了中國陶瓷史上一個巨大的飛躍。
正是由于高嶺土的使用,景德鎮(zhèn)成為舉世聞名的瓷都,并使古代景德鎮(zhèn)的制瓷技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1712年,法國傳教士昂特雷柯爾最早向歐洲披露了高嶺土制瓷的“秘密”;1869年,德國著名地質(zhì)學家李?;舴襾砀邘X考察,用“高嶺”的發(fā)音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英文單詞—kaolin。從此,高嶺聞名世界,成為China(瓷器)第一山,高嶺土也從此成為世界制瓷黏土的通用名稱。
關于高嶺土的來歷,頗具迷人色彩。在高嶺村世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高嶺山下的村莊里,住著一對高姓夫婦,靠租種田地糊口。盡管他們自己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但他們常常舍己為人。有一年冬天,滴水成冰,一個衣衫破舊的老人僵臥在高家屋檐下,高姓夫婦發(fā)現(xiàn)后,將其扶進屋,為他暖身,并借米熬粥給他喝。老人臨走時指點高姓夫婦,叫他們?nèi)ジ邘X山的峰頂,連挖九九八十一鋤,會有奇跡發(fā)生。高姓夫婦依言而行,結(jié)果鋤下出現(xiàn)了“糯米粉”,因其中滲透了山水,不能吃,所以高姓夫婦決定將其做成瓷器。他們和高嶺村村民一起上山采泥、做坯、燒瓷,做出的瓷器堅挺、潔白、瑩潤可愛,從此,高嶺土便聲名遠揚,身價百倍。
傳說只是讓人唏噓感嘆或會心一笑,但在高嶺,你還會找到那個讓人揪心的傳說的另一個版本:
一個窯工有個女兒,叫梅英。梅英看到爹爹整日在窯里操勞,而紅顏色的瓷器依然燒不出,很替父親著急??稍趺床拍軣黾t顏色的瓷器呢?
這天晚上,梅英睡夢中見到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來到她床前,說:“姑娘,景德鎮(zhèn)郊外有座高嶺山,山頂上有一種紅釉石,找到它就有辦法了?!?/p>
高嶺山,高萬丈,光禿禿的,到處是狼牙怪石。梅英一步步在懸崖陡壁上攀登,爬呀爬呀,鞋子掉下了萬丈深淵。梅英脫下身上的罩裙,撕開來包在腳上,繼續(xù)向山頂爬。一會兒工夫,腳上的布便被鋒利的巖石剮破了,鮮血一滴滴地流了出來。梅英的腳下便印出一朵又一朵血花,彎彎曲曲地伸向山頂。
當窯工順著血跡找到女兒時,女兒已經(jīng)雙目緊閉,離開了人間。窯工把女兒埋葬后,發(fā)現(xiàn)女兒躺過的地方被鮮血浸透了,變成紅艷艷的石頭。窯工知道這就是紅釉石,于是帶回窯上,研磨成釉漿涂在瓷坯上,窯火一燒,那釉面殷紅光彩奪目的瓷器便燒出來了。
人們?yōu)榱思o念梅英,就把這種紅顏色的瓷器起名為“美人祭”。今天,在高嶺山的山巖上,還可以尋見斑斑點點殷紅的石頭,據(jù)說,那就是梅英的一腔熱血澆灌出來的!
(王玨摘自《旅游時代》2005年第3期,人民圖片網(wǎng)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