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放
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于2006年6月1日接受了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采購一批(酵母)乙型肝炎疫苗80萬人份的委托,采購預算584萬元。由于本次采購標的額較大,采購的疫苗用于新生兒計劃免疫專用,具有專業(yè)性強、政策性強的特點,政府采購中心非常重視,成立了項目組,立即開展了前期市場調研工作,并根據(jù)采購人的需求于6月2日在采購中心網站上公開征集供應商。之后,采購中心與所有有意向參與本項目的潛在供應商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征求意見,并將各潛在供應商對本項目的意見和建議傳遞給采購人,與采購人進行溝通,為項目的啟動特別是制作招標文件做準備。
在征集供應商的過程中,采購中心曾收到華北制藥金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北制藥”)遞交的一份來函復印件,抬頭是給采購中心的,內容卻是給江蘇省衛(wèi)生廳的申訴材料。雖然此函文不對題,但本著善待供應商的原則,作為一種溝通,采購中心按照江蘇省財政廳的要求就有關問題給予了書面的回復,并將華北制藥的有關情況反饋給采購人。6月28日,華北制藥就采購中心“關于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乙型肝炎疫苗項目公開征集供應商的函”向江蘇省財政廳進行投訴,江蘇省財政廳于7月3日正式受理了該投訴,并將《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書受理通知書》(2006年002號)抄送采購中心。采購中心根據(jù)財政部第20號令《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法》的有關要求,就投訴的問題向江蘇省財政廳作了書面的說明,同時暫停了乙肝疫苗采購的前期準備工作。
二、華北制藥的申訴
華北制藥陳述,他們所生產的(CHO)乙肝疫苗,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類新藥,上市十年來在新生兒、兒童和成人中進行了廣泛的應用,而江蘇省疾控中心2006年度只采購(酵母)乙肝疫苗,華北制藥認為,江蘇省疾控中心實際上顯示了傾向性和排他性,而政府采購不應該有這種行為。
華北制藥陳述,衛(wèi)生部文件衛(wèi)疾控發(fā)(2005)373號《關于印發(fā)<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重組乙型肝炎疫苗(CHO)細胞及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均為我國兒童免疫規(guī)劃常用疫苗,而且(CHO)乙肝疫苗已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得到證明。江蘇省疾控中心只采購(酵母)乙肝疫苗的依據(jù)是2002年頒發(fā)的《乙肝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試行),而《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頒布后,《乙肝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試行)就應自然廢除。華北制藥據(jù)此認為,江蘇省疾控中心只采購(酵母)乙肝疫苗而排除(CHO)乙肝疫苗的做法有失公平,因此進行申訴和投訴。
三、采購人的解釋
江蘇省疾控中心認為,他們的采購預算是經江蘇省財政廳批準的,采購的疫苗用于新生兒計劃免疫專用。2006年度計劃免疫只采購(酵母)乙肝疫苗,主要是根據(jù)《乙肝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試行)和江蘇省衛(wèi)生廳文件的相關規(guī)定提出的。在《乙肝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試行)中有“納入兒童計劃免疫后,推薦使用重組(酵母)乙肝疫苗”的表述?!额A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與《乙肝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試行)是一般法與特別法之間的關系,衛(wèi)生部至今沒有關于廢除《乙肝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試行)的文件通知。而且衛(wèi)生部2006年度采購乙肝疫苗時,也是將(CHO)乙肝疫苗排除在外的。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華北制藥還沒有有關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CHO)乙肝疫苗在“區(qū)域性的新生兒接種”中“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證明材料。為慎重起見,省疾控中心委托采購中心專門召開了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從專業(yè)角度對重組(CHO)乙肝疫苗能否用于江蘇省新生兒計劃免疫進行了論證,專家建議:“本次政府采購計劃免疫所使用的應是(酵母)重組的乙肝疫苗,不接受(CHO)重組疫苗參加招標”。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的兒童計劃免疫一直使用(酵母)乙肝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長期的實踐證明,江蘇省如改用(CHO)乙肝疫苗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尤其在新生兒的計劃免疫上更要慎重,要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
四、采購中心的困惑
1、作為一個集中采購機構,《政府采購法》規(guī)定其職責是“根據(jù)采購人的委托辦理采購事宜”,采購中心無權更改采購人的委托。事實上,在政府采購的實踐中,采購人指定品牌、設置特定條件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在許多情況下,采購管理部門也都認可和批準了。采購中心按照采購人的委托在網上公開征集供應商的行為沒有過錯,而且采購中心的這種做法,得到了監(jiān)管部門、同行以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廣泛的好評,因此不應該受到投訴。
2、采購中心只是在網上征集供應商,作為前期的市場調研階段,并未進入采購程序,對一個尚未開始的項目進行投訴是沒有道理的。采購中心之所以進行網上征集供應商,就是為了讓所有潛在供應商都能參與乙肝疫苗的采購活動,正是前期的征集供應商,才了解到華北制藥等供應商也是乙肝疫苗的生產者,隨后采購中心將其產品的有關情況與采購人進行了溝通,希望采購人給予考慮。而這種善待供應商的舉措卻遭到了華北制藥的投訴,正所謂以怨報德,令人費解。
3、按照財政部第20號令第七條的規(guī)定,“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中標和成交結果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首先依法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笔聦嵣?,采購中心從沒有收到過華北制藥的質疑,只是與華北制藥的業(yè)務人員進行過電話、面談和書面的交流和溝通。華北制藥代表曾遞交采購中心一份來函復印件(抬頭是給采購中心的,內容是給省衛(wèi)生廳的),后華北制藥代表解釋,遞交這份來函的目的只是向采購中心解釋有關政策,希望參加這次政府采購,并非質疑。按照財政部第20號令第八條的規(guī)定,投訴人投訴時,應當提交“質疑和質疑答復情況及相關證明材料”,但投訴人并沒有提交有關質疑的材料。
4、作為采購管理部門的江蘇省財政廳曾對采購人和采購中心提出過“讓華北制藥的(CHO)乙肝疫苗參加本次政府采購活動,通過評分辦法等手段不要讓其中標”的建議,采購中心實在不敢茍同。采購中心必須嚴格遵照《政府采購法》第三條“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實施政府采購,任何違背該原則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如果采購人委托采購乙肝疫苗(包括酵母和CHO),采購中心將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待所有的供應商,采購人也必須接受最終的采購結果。
五、有關法律問題的思考
1、《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采購人可以根據(jù)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guī)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在本案中,采購人根據(jù)采購貨物的特殊性以及以往的經驗,按照有關法規(guī)和文件的規(guī)定,只采購(酵母)乙肝疫苗,是否可認為是“規(guī)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不采購(CHO)乙肝疫苗是否就是“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采購中心認為,采購什么貨物是采購人的選擇,本案中,只要對所有生產(酵母)乙肝疫苗的供應商沒有“不合理的條件”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就不存在違法、違規(guī)的問題。如果華北制藥投訴的理由成立,按此邏輯,則可比照執(zhí)行的投訴將不計其數(shù)。
2、《政府采購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知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提出質疑?!薄瓣P于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乙型肝炎疫苗項目公開征集供應商的函”是否是“采購文件”?采購中心認為,作為采購項目開始前市場調研、核對需求的輔助手段,它既不是要約和要約邀請,也不是合同的組成部分,不應作為“采購文件”。因為采購項目尚未開始,也不應作為“采購過程”。采購文件和采購過程應該在采購公告之后才形成。
3、潛在供應商是否有資格投訴。財政部第20號令第十條明確規(guī)定,投訴人提起投訴應當“是參與所投訴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參與所投訴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是個明確的界定,“潛在供應商”則是一個寬泛而模糊的概念,范圍可以說是無窮大,如果“潛在供應商”都可以投訴,實踐中是否可行?
4、按照財政部第20號令第八條規(guī)定,“投訴書應當署名。投訴人為自然人的,應當由本人簽字;投訴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字蓋章并加蓋公章”。采購中心收到的由江蘇省財政廳轉來的華北制藥的投訴書上,只是一個市場銷售人員的簽字,沒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字蓋章”,也沒有“加蓋公章”。因此,此投訴書應該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但采購管理部門居然也受理了這樣的投訴,這種做法是否合適?這都值得我們思索。
作者單位: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