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史玉柱或許是唯一一個能從企業(yè)的滅頂之災當中脫身而出,迅速恢復元氣并重新定位自己的人。
經歷了1997年的那場大敗,史玉柱說自己比過去明顯膽小了。當年的史玉柱敢想敢干:1994年巨人的產值是10億元,而他制定了一個百億元計劃:1995年要達到50億元,1996年要達到100億元。現在的史玉柱雖然對外時露鋒芒,但是對內,遇事則必做最壞打算。
“1997年對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史玉柱說到?,F在的史玉柱自己說睡覺非常踏實,因為再也不像1997年以前那樣動輒給自己定一個量化的目標,然后再分解成每月每周每天。他現在的原則是:定性而不定量。將一個目標分解成很多的決定性因素,一件一件地去解決。
在剛剛復出的那段時間里,史玉柱曾自嘲說,自己是一個著名的失敗者。曾經的一段時間里,史玉柱也覺得自己當初敗得有點冤枉:應收款遠多于欠款,而且當時自己已經覺察到了危險并開始著手解決,不是沒有避開這一災難的機會?,F在,經過十年的磨練之后,這位著名的失敗者徹底清算了自己過去的理念。
熱血實業(yè)家變身冷靜資本家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史玉柱自己完成從實業(yè)家到資本家的轉變。“我實際上是投資人的身份,而不是一個實際操盤的人。我現在的職務就是巨人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我在下屬公司,最多在征途公司兼一個董事長,其他我很少兼職?!?/p>
2003年底,史玉柱將黃金搭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的股份出售給了四通控股(0409.HK),現在,他仍通過巨人投資和Interwise兩家公司持有該公司18%和5%的股份,已經退居到投資者的地位,雖然他在理論上應當是四通控股真正的大股東,但是,他曾經與段永基曾經有過約定在股份上不會超過段永基。
在投資方面,因為有安全的考慮,史玉柱的要求近乎苛刻,投資回報率要超過15%,要能在一周時間之內變現。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對外投資史玉柱基本上只投金融,在金融領域只投銀行,在銀行當中只投上市的、和即將上市的公司,即使在銀行當中有些因為風險考慮,也不投。
史玉柱認為,銀行的商業(yè)模式很清晰,而且穩(wěn)定。儲戶存錢,一年給2%的利息;要貸款,收6.5%的利息。只要資金量足夠大,利潤就很高。今天如此,十年之后還會是這樣,因此會非常穩(wěn)定。另一方面,全國性的銀行一般不會破產,是管的人多,上市銀行有證監(jiān)會管它,銀監(jiān)會管它,股民在管它,相對來說它犯錯誤的幾率要小一些。真的全國銀行要出問題了,國家也要管它。
史玉柱的第一個銀行的投資是出自對四通的援手,而后史玉柱也慢慢喜歡上了銀行業(yè)。目前,通過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史玉柱分別持有民生銀行(600016.SH)以及華夏銀行(600015.SH)3.11%和2.17%的股份。以當前的股價計算,史玉柱在兩家銀行的股份價值已經達到30億元。
在投資網絡游戲之前,史玉柱有近兩年的時間基本上沒有什么新動作,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眼下,除了民生銀行的增發(fā)機會在觀望之外,史玉柱并無其他的投資意向。
史玉柱發(fā)起的企業(yè)家群體組織泰山研究院成員當中,史玉柱屬于當中的最年輕者之一,但卻也是其中公認最保守的。史玉柱自己也承認自己的策略不是保守,而是非常保守。他的投資原則是:寧肯錯過一百個項目,也不錯投一個項目。
對史玉柱來說,現在找上門來的機會非常多。其中絕大多數都被他當場否決了,雖然他也一直看好互聯網項目未來的發(fā)展,但是,因為多數項目缺少商業(yè)模式,因此史玉柱并不著急出手。
開得最快的未必先到
1997年前,步步高老板段永平告訴史玉柱:做企業(yè)就如高臺跳水,動作越少越安全。那個時候的史玉柱正在多元化的突進當中:做電腦、做保健品、做房地產、做服裝,很難明白段永平話中的意味,但是在摔了一跤之后,史玉柱覺得自己想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復出之后的史玉柱一直謹慎地克制自己的投資欲望,把自己的投資領域收得非常窄。近十年間,史玉柱三個階段只做三件事:腦白金和黃金搭檔、買入銀行股票、做網游。而在保健品當中,幾年時間只做腦白金一個產品,出于謹慎的考慮,九幾年就拿到的黃金搭檔直到2002年才最終推出?,F在,史玉柱手里又有十幾個新產品,但是一直不肯推出去,還是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
為了保證自己不至于因為一時的頭腦發(fā)熱而釀成大禍,史玉柱在巨人內部建立七人的決策委員會,投票決定提名的項目。幾年下來,他幾次被擋在了自己設立的委員會上。
保健品項目和銀行投資帶來的巨大收益一直寂寞地呆在帳戶上,遠者如新浪,近者如手機、汽車等等許多極富誘惑力的大機會在眼前晃過,均被擋在決策委員之外。吳征退出新浪時,希望找人接手,有人找到史玉柱,問他要不要。一美元一股的價格非常誘人。但是,委員會認為風險太大而沒有買,也讓史玉柱失去了一舉凈賺幾十億元的大好機會。
在手機行業(yè)最火熱的時候,有人成功說動了史玉柱,希望他能收購國內的某家手機企業(yè),最終也被委員會否決。國內一家汽車公司希望轉讓自己的股份,也找到了史玉柱,希望他來接手,史玉柱也動心了,同樣也被委員會拒絕。史玉柱認為,正是這兩次拒絕讓他免去了再次翻船的可能,手機行業(yè)很快就行情大變,而汽車行業(yè)投資過大,競爭激烈也充滿變數。
“我覺得對現在的中國民營企業(yè)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能不能發(fā)現和把握機遇,而是能不能抵制誘惑?!笔酚裰鶎⒆约菏种械南銦熎缭诿媲暗臒熁腋桌??!案昵?、八年前的環(huán)境不一樣了,現在很多人還沒有明白過來,還認為這個老板能發(fā)現機會、能把握機會是本事。中國現在的機會太多了,你不用去找機會,機會都會找上門。所有失敗的這些企業(y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抵擋住誘惑,就是戰(zhàn)線過長,最后出問題的?!?/p>
企業(yè)目標定得太高,攤子鋪得太大,步幅邁得太開,稍一疏忽手上的現金就會不足以支撐了。也就必然要做一些非常規(guī)的事情,而非常規(guī)的事往往就是非法的事。史玉柱舉例,“按道理用五千萬元注冊一家公司,這個公司這五千萬元現金即使沒有用也得在這里放著。要拿走就屬于犯罪,而如果一旦公司資金緊張,能讓那五千萬元在哪里趴著,其他地方發(fā)不出工資嗎?”
雖然在泰山研究院當中是最保守的,但是評估過去五年的增長,史玉柱也是發(fā)展最快的?!安灰欢ㄩ_200邁的人是最先到達目的的,我可能就開個100邁,但是我中間停也不停,我也不加油、我也不休息,這種往往是最先到目的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