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賣場中,既使相同的商品、相同的價格,由于陳列方式的不同其銷售數(shù)量也會發(fā)生非常大的變化。所謂商品配列,是根據(jù)顧客購物時視線掃描的規(guī)律,將貨架中不同的商品陳列進行組合配列,以提高顧客對商品的注目率和購買率。
基本的商品配列有三種形式,我們主要以色彩單純的商品來做說明。
縱向垂直配列
縱向垂直的商品配列是指同一商品群的商品,從貨架最上段至最下段進行縱向的陳列(見圖2)。
人的視線左右移動時,其視野活動范圍變得較廣,而視線上下移動時,其視野范圍變得較狹窄。在陳列商品時,如果把單品(或同一品牌)按2列、3列甚至更多列(商品體型小)的比例組合,進行縱向陳列,橫向的視野就會變得相對擴大。這時顧客在挑選商品時,其視線是在橫向移動的同時,不斷下降尋找商品,呈Z字型移動。
縱向垂直的商品配列是自選購物環(huán)境下最基本的商品配列方式。它方便顧客挑選商品,還可以有效地提醒顧客購物中的遺忘,誘發(fā)他們的非計劃購買和沖動購買。另外,縱向陳列可以提高顧客的停留率和對商品的觸摸率,銷售效率較高。
特別是對于大型超市來說,由于縱向的垂直配列可以相應擴大商品包裝的陳列面,縱向的色彩陳列可以大大提高色彩的訴求度,使賣場整體充滿活力。例如在超市陳列紅、黃、綠三種色彩的蘋果時,比起三種色彩的橫向陳列,從左至右,紅、黃、綠三種色彩蘋果的縱向陳列,會從視覺上強化顧客的注目力,起到比POP廣告更有效果的宣傳作用(圖3)。
縱向垂直配列的一個變形,是在百貨店、專賣店陳列毛衣、襯衫、帽子等商品時,廣泛采用的“縱橫分類陳列法”。它不僅方便顧客購買,還通過色彩對視覺的沖擊力,吸引顧客的注意(如圖4)。
縱橫分類陳列法是根據(jù)橫向與縱向的不同分類標準,相互組合而成的商品配列陳列方法。橫向與縱向的分類標準可根據(jù)不同商品的特性而制定。圖4是以橫向型號、縱向色彩為分類標準。
各類縱向垂直商品配列的缺點是:缺少變化,賣場容易顯得單調(diào),因此要根據(jù)商品的特性和賣場的需要,增加一些陳列方式的變化。變化的創(chuàng)意是無限的,目的都是吸引顧客。
橫向水平配列
與縱向垂直配列相對應,橫向水平配列形式是在貨架上,將同一品群或關(guān)聯(lián)商品,從左至右橫向組合陳列商品(見圖5、圖6)。這種配列方式可根據(jù)商品的特性、商品的定位、商品陳列面的大小以及商品營銷的需要配置組合。
橫向水平配列比起縱向垂直配列,其優(yōu)點是可以陳列更多的品項,另外也更便于相關(guān)聯(lián)商品的組合。
但是,橫向水平配列也存在非常明顯的缺點。首先,由于一般貨架長約2米~2.5米,而顧客的視野范圍是有限的,橫向陳列會給顧客挑選商品帶來一定的困難。其次,由于顧客的視野范圍有限,橫向陳列容易造成顧客的停留率和購買率降低,使銷售效率受到很大影響。
組合配列
為了提高顧客的購買率,將前兩種配列形式相結(jié)合,吸收各自的優(yōu)點形成組合式配列陳列是非常必要的。
所謂組合配列形式,是在貨架的上半段以縱向垂直陳列為主,下半段為橫向水平陳列,這樣可以結(jié)合兩種不同配列形式的優(yōu)點,既方便顧客的購買,又可以提高賣場的效率。
一般做法是:貨架上半部保持縱向垂直陳列,而下半部80cm~100cm的部分,可以陳列一些特賣商品和包裝大、容量大的商品,從而顯出賣場商品的廉價感和豐富感(見圖7、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