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元好問論黃庭堅詩解
遺山詩中“寧”字,乃“寧可”之意,非“豈肯”之意。如作“豈肯”解,則“難將”也,“全失”也,“寧下”也,“未作”也,四句皆反對之詞,偏面復(fù)出,索然無味。作“寧可”解,適在第三句,起承而轉(zhuǎn),將合先開,欲收故縱,神采始出。其意若曰:“涪翁雖難親少陵之古雅,全失玉溪之精純,然較之其門下江西派作者,則吾寧推涪翁,而未屑為江西派也”:是欲抬山谷高出于其弟子。然則江西派究何如。乃緊接下一絕曰:“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蓋舉后山以概其余西江詩人,此外比諸鄶下,不須品題。遂系以自述一首,而《論詩絕句》終焉。《遺山集》中于東坡頗推崇,《杜詩學(xué)引》稱述其父言:“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而《論詩絕句》傷嚴(yán)寡恩如彼,徜亦春秋備責(zé)賢者之意。遺山所深惡痛絕,則為江西派,合之《中州集自題》絕句,更彰彰可見。(153頁)
這一則講元好問《論詩》中論黃庭堅的詩:“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nèi)Яx山真。論詩寧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卞X先生先抓住“寧”字來講,認為是“寧可”的“寧”,即寧可向黃庭堅拜倒,不作江西詩派中人。即把黃庭堅突出于江西詩派以外,認為黃庭堅還是可取的。雖然黃庭堅的詩不如杜甫詩的古雅,全失李商隱詩的精純,但還是好的。元好問為什么要向黃庭堅下拜,在《論詩》里沒有說。《論詩》說的“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稱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為“新”。但黃庭堅論詩并不主張“新”,因此這跟黃庭堅無關(guān)。又說:“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边@是批評陳師道作詩時,閉門苦思。即把陳師道代表江西詩派,貶低陳師道即貶低江西詩派。錢先生又引元好問《杜詩學(xué)引》稱“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朱弁《風(fēng)月堂詩話》:“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痹脝枴皩幭赂⑽贪荨?,可能就為了這點。所以他的詩里就稱杜甫的古雅,李商隱的精純,認為黃庭堅都不及。雖不及,但他“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所用的工夫還是好的,所以還推重他吧。
(摘自《錢鍾書〈談藝錄〉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