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端方、戴鴻慈自上海電令各省督托,商議立憲期限。
1日 鄂、豫、皖3省會剿安徽霍山鬧教民眾。
1日 山東煙臺紳商集議,反對外人設立公董局。
4日 清政府電令各省留意日僧在內(nèi)地傳教,并將屬境日僧查明具極。
7日 清政府學部以留日學生已達一萬二三千人,電各省停派赴日速成學生。
7日 孫中山于吉隆坡組織同盟會分會。
9日 清政府定湘境粵漢鐵路為官督商辦。
11日 清商部頒布獨資商業(yè)注冊方式。
12日 袁世凱奏陳立憲預備,宜使中央五品以上官吏參與政務,為上議院基礎,使各州縣名望紳商參與地方政務,為地方自治基礎。
12日 盛京將軍趙爾巽以日人強占了遼陽及鳳凰廳煤礦,電請外務部向日使詰阻。
19日 端方、戴鴻慈面奏帝后,憲法請仿日本,兵農(nóng)工商請仿日德兩國。
22日 清政府設置川滇邊務大臣,派趙爾豐充任。
23日 清政府署理兩廣總督岑春煊,飭粵海關禁止日本槍刀進口。
25日 清政府派醇親王載灃、軍機大臣、政務處大臣、大學士及北洋大臣袁世凱等,公同會議考察政治大臣條陳各折件。
26日 袁世凱入京商議憲政。
26日 奉天至新民屯鐵路通車。
27日 清政府醇親王載灃等會議立憲事宜。
27日 奉天旗員仕學館開館。
29日 天津設立自治局。
30日 清政府外務部電復駐京英使滇緬片馬國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