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尊敬愛戴的領導同志,雖然他已離我們而去,但人們一直在深深地懷念他。胡耀邦同志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5年內兩次視察百色,體現了他對老區(qū)人民的深情厚意。當時我正在百色地委任職,對耀邦同志兩次視察的過程及對百色發(fā)展所作的講話和指示,記憶猶新。
第一次是1980年10月29日,耀邦同志從貴州省黔西南州乘汽車到百色。那時還都是泥沙路,車子在“天無三日晴”的高原山路的泥濘中顛簸前行。原定在田林縣城吃午飯,但剛過紅水河到田林縣舊州鎮(zhèn)時,已是中午12時30分了,于是臨時改在舊州吃飯。那時舊州鎮(zhèn)只有供銷社開的一家小飯店,沒有任何準備,只能弄些炒粉、煮粉充饑。耀邦同志毫不介意,滿面春風地說:“今天能在鄉(xiāng)村小飯店吃飯,這很好嘛,味道也很不錯嘛!”他一邊吃,一邊詢問飯店的同志,舊州離縣城有多遠,舊州有多少人口,飯店的經營情況如何,很自然地和當地人民處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之中。路過田林縣城時,他又進去和縣委的同志聊了一會兒,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到達百色時已是傍晚了。
第二天,耀邦同志在廣西區(qū)黨委和百色地委領導同志陪同下,參觀了紅七軍軍部舊址和紅七軍政治部舊址。他看得很仔細,長久駐足觀展,了解百色起義的全過程,并翻看了許多資料。他贊揚右江根據地人民從20世紀20年代發(fā)起革命斗爭,一直堅持到全國解放的精神,這是很了不起的,現在搞建設,一定要把這種精神發(fā)揚光大。同時他還贊揚百色把這些革命舊址保護得很好,并收集了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這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第三天上午,耀邦同志聽取百色地委領導同志的匯報。當時我任百色地委宣傳部副部長,負責組織人員撰寫地委向耀邦同志匯報的各項材料。耀邦同志認真聽取了匯報,他特別關心在農村推廣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問題,談到這項工作時一再插話。
杜晶一同志(當時的百色地委書記)匯報說:“目前全地區(qū)正在深入貫徹中央(1980)75號文件,落實農村生產責任制。中央文件下達后,干部群眾都很高興,說吃了定心丸了。過去搞責任制,說法各種各樣,這回有中央文件就放心了。前段時間有的地方還在等,現在也不等了。我們總結了百色汪甸四隊的經驗,確實迅速調動了人的積極性,又照顧了‘四屬’戶、困難戶,還發(fā)展了多種經營,好處很多,農民爭著承包土地……”
耀邦同志插話:“推進、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央還要搞若干規(guī)定或細則。每片土地承包給誰要搞投標,不搞投標就容易出現走后門等問題,而且有些人也不服,說為什么包給他不包給我,總之投標一次還可投第二次,一年搞一次投標,或一投定兩年,不搞投標毛病很多。這些問題,中央文件不可能都寫上,不可能搞那么具體。”
當匯報到土地承包到戶后,有些“缺勞戶”和“無勞戶”碰到了困難、搶不上季節(jié)的情況時,耀邦同志說:“在搞包產到戶的地方,要同時搞好互助合作,因為有的戶缺這缺那,有的戶無人犁田,所以要組織互助合作。還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組織多種經營,做到糧食增產,各業(yè)都增長?!?/p>
杜晶一同志接著說:“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在部分基層干部中存在一些思想問題。有的怕包產到戶是倒退,有的怕分散到各家各戶生產不好領導,還有的干部平時只是東走走、西走走,指手劃腳,很少參加實際生產勞動,這回包到戶,他就不好辦了,就不愿搞……”
耀邦同志插話:“大隊干部和生產隊干部在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時,要學會組織領導,學會經營管理。過去靠吹哨子、敲鐘來安排工作,現在不行了,要學會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這是很重要的科學?!?/p>
杜晶一談到,群眾希望穩(wěn)定大局,不要老折騰,特別是所有制,一折騰,一變動,破壞就大。耀邦同志堅定地說:“農村生產責任制,今冬明春要抓緊,對這項工作的復雜性不能低估,沒有一年上不了軌道。多少年來,我們對農村的經營管理沒有鉆進去,這次中央發(fā)了75號文件,不會再搞什么決定了?!度嗣袢請蟆芬l(fā)些經驗,中央可能還要定幾條政策??傊?,三、五年內不會搞什么新花樣了。還有政社分開問題,我的意見是稍后一點搞,穩(wěn)當些?!?/p>
可見耀邦同志對解開當時農業(yè)低迷這個結,推進農村改革這個關鍵問題,下了多大決心,傾注了多少心血。
胡耀邦同志第二次來百色是1986年2月。這時我已經擔任百色地委副書記,具體負責耀邦同志一行的接待工作,參與了匯報會的全過程,并負責審查視察時的檔案記錄。
當年的春節(jié)前夕,耀邦同志率領中央機關27個部門的各級干部30人組成考察訪問組,于2月4日離開北京前往貴州、云南、廣西的貧困地區(qū)考察。2月8日下午(農歷大年三十),耀邦同志乘汽車趕到正在興建的我國重點建設工程——天生橋水電站工地,向春節(jié)期間堅持施工的水電部第九工程局職工和武警部隊水電第一總隊指戰(zhàn)員表示春節(jié)慰問。2月9日(大年初一),他冒著寒風冷雨到工地看望現場施工人員,結果患上重感冒。2月10日抱病從天生橋水電站工地驅車來百色。原定路經隆林各族自治縣時,要到生產隊向苗、壯同胞賀年,因病臨時取消。到達百色之前,隨行的溫家寶同志(當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特地打電話告知地委,不要因接待耀邦同志影響干部群眾愉快過節(jié),伙食按四菜一湯安排,不搞宴請。
2月11日上午,耀邦同志發(fā)著高燒,堅持聽取百色地委領導同志的匯報并會見從各縣趕來的同志。在匯報座談過程中,耀邦同志總是隨聽隨議,不拘形式。他一坐定便說:“你們談談吧,我們今天下午1點鐘出發(fā),到南寧去。明天我得休息,重感冒,發(fā)高燒39度。這是我第二次來百色了,上一次在田林舊州吃飯,是1980年10月29日,那天下雨路不好走?!贝蠹衣犞犞瑲夥詹挥X中輕松了許多。
黃保堯(當時的中共百色地委書記,以下簡稱黃):“我們很榮幸,5年多時間見了您兩次,百色的干部和群眾都感到很榮幸,希望您身體健康。上次您來這里時,給我們作了很重要的指示。”
耀邦(特意地問道):“那天我講了什么呀?”
黃:“您指示我們要重視山區(qū)的開發(fā),您說我們百色的面積相當于一個臺灣,但工農業(yè)產值比臺灣差遠了。您還說要放手搞農業(yè)生產責任制,把責任制搞好。從那以后,我們有四點進步,一是思想比較解放一點,二是政策落實得好一點,三是作風上比那時實在一點,四是經濟效益比那時好一點。這5年工農業(yè)產值增長了近50%,財政收入增加了80%,社員分配收入翻了一番;過去30年工農業(yè)總產值增長4億多元,這5年我們增長了3億多元;過去我們的財政收入是4100萬元,去年達到7500萬元?!?/p>
耀邦:“5年時間工農業(yè)產值增長了50%,不錯嘛!現在你們的機動財力有多少?”
黃:“去年整個地區(qū)超包干基數1000萬元左右?!?/p>
耀邦:“1000萬元機動?”
黃:“我們12個縣中有10個吃補貼飯?!?/p>
耀邦:“哪兩個不吃?”
黃:“一個是田陽縣,一個是百色市(縣級)。昨天您進來的那個隆林各族自治縣,在廣西是倒數第三。我們的財政雖然是翻了一番,但我們開支一年是1.8億元,收入是7000萬元,上級給我們補貼1.1億元?!?/p>
耀邦:“上面補貼1億多元,也是翻一番?!保ù蠹倚Γ?/p>
黃:“這個翻一番是不光彩的。”
溫家寶:“剛才我聽到有關百色脫貧致富的措施,比較扎實,請你(指黃保堯)簡單說一下?!?/p>
黃:“我們的想法,第一是經過調查研究,制定了山區(qū)生產方針,也叫24字訣,即‘靠山養(yǎng)山,商品生產,科學種養(yǎng),以短養(yǎng)長,綜合經營,講求效益’。”
耀邦:“這很好嘛,我昨天行走300多公里,都是山路,山多地廣,就是你們的實際,這就是從實際出發(fā)嘛!”
黃:“第二是把過去毀林開荒的25度以上的85萬畝坡地,分3年到5年退耕還林。第三是從百色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發(fā)動群眾大種大養(yǎng),建立10個商品生產基地,其中一個是芒果基地?!?/p>
耀邦:“你們這里也出芒果?”
黃:“是的,(出示有關芒果的照片)我們計劃到1990年實現規(guī)模種植10萬畝?!?/p>
耀邦:“苗子呢?”
黃:“自己育苗?!?/p>
耀邦:“技術呢?”
黃:“技術人員靠自己培訓,我們有林科所,今年已培訓幾批了。”
耀邦:“種10萬畝,10畝可以產1噸嗎,不止吧?”
黃:“1畝可以產1噸,好的一棵可以產1噸。田陽有棵香芒就產1噸?!?/p>
耀邦:“10萬畝可以產10萬噸了。你這個芒果可以運到欽州、北海,從那里出口?!?/p>
黃:“我們附近有飛機場。”
耀邦:“用船也可以嘛,銷到上海、天津完全可以,不一定到香港去嘛。”
黃:“芒果二、三月開花,我們這個地方那時正是旱季。為什么南寧結果差呢?因為那時南寧正好雨多風大,我們這里春旱,溫度高,授粉好。右江河谷三個縣可連片種10萬畝。還要大種八角……”
耀邦:“噢,八角,廣西八角是很有名的,多少錢一斤,2.5元嗎?”
黃:“3元多1斤,今后八角打算發(fā)展到60萬畝。還要發(fā)展茶葉10萬畝,用材林150萬畝,油桐90萬畝,田七3萬畝,甘蔗15萬畝,大果山楂10萬畝……”
耀邦:“什么大果山楂?”
我解釋說:“它是喬木的,果實像蘋果一樣,用于保健食品,可活血去淤。”
黃(接著說):“還有養(yǎng)牛,計劃發(fā)展到100萬頭。”
耀邦:“現在養(yǎng)多少頭牛呢?”
黃:“60多萬頭?!?/p>
耀邦:“每年銷出去多少頭?”
黃:“一年只銷出去3—4萬頭,現在還找不到銷路?!?/p>
耀邦:“還找不到銷路啊,要做好收購和訂貨合同呀,是不是?你可以搞一個收購的公司,訂合同,一年收兩次行了。春天收購一次,秋天收購一次,不一定什么都非去香港,深圳也要,廣州、汕頭、天津、上海都要。北海到天津,海路不是4天就能到嗎?另外,你們的礦藏也不少吧。”
黃:“我們的礦不少,最多的是鋁礦,還有煤、錳、銻、銅、水晶、硫鐵礦。我們還有石油,田東油田已經開始開采了,現在年產3萬噸原油。”
耀邦:“年產3萬噸,那也不錯嘛。糧食怎么樣?”
黃:“糧食我們差一點,需要調進一點。”
耀邦:“糧價呢?”
黃:“最近有些回升,前段時間在0.31元、0.32元左右?!?/p>
耀邦:“糧食不可忽視。1986年的國民經濟計劃怎么樣呢?”
我插話說:“1986年國民經濟總值計劃增長12%?!?/p>
耀邦同志還詢問了百色與外地協(xié)作的情況、南昆鐵路的規(guī)劃安排、加快礦產資源的開發(fā)等問題。
最后,他熱情洋溢地指出:“你們說5年內經濟增長了50%,我是相信的。昨天我一路上看到,和5年前相比,道路修得比較好了,人民的穿著好多了,新房子也多了,車流量也大了。我還看到在山區(qū)搞了砌墻保土,種了香蕉、西瓜等許多經濟作物。你們的經濟發(fā)展是實實在在的,這是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你們認真執(zhí)行了中央的方針,開動腦筋,積極工作,中央對你們的工作是滿意的。百色地區(qū)總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相當于臺灣省的面積,人均17畝,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你們的氣候全國少有啊,百色這個亞熱帶經濟作物基地,能生產甘蔗、柑桔、芒果,全國很少有地方能種芒果的,還有八角、大果山楂、香蕉等等,可多啦,不是幾十種,而是幾百種亞熱帶作物,這在全國是少有的,海南島有,西雙版納有。但你們比海南島大,海南島3.4萬平方公里,你們3.6萬平方公里,他是海南島,你們就是海南山啰!”
耀邦同志繼續(xù)說:“第一要明確你們這個亞熱帶經濟作物區(qū)有很大的潛力,一定要把這個潛力發(fā)揮出來,你們不止是山區(qū),還是個氣候條件很好的亞熱帶地區(qū)。第二是這里礦藏豐富,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第三是山里還有許多產品,有杉樹、松樹、林副產品,還能養(yǎng)牛、養(yǎng)羊。要把這個地區(qū)建設好,著急是不行的,兩三年不行,要五年、十年、十五年啊,必須有個開發(fā)的過程,一步一步地干。搞上去有四個條件:一是要加強領導,制定規(guī)劃,組織實施。不只是地區(qū)要有規(guī)劃,地、縣、鄉(xiāng)、村四級都要因地制宜,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奮斗目標。規(guī)劃制定之后,黨政主要領導要具體組織實施,不能只靠部門行動。二是經營管理和技術指導要跟上去,產、供、銷、收購、加工各個環(huán)節(jié)不能脫節(jié),不然就會影響群眾的積極性。技術難題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盡量采用先進技術,才能加快發(fā)展。三是資金問題,要眼睛向下、向外,自力更生為主,推廣你們總結的“一只雞”、“一頭豬”、“一匹馬”的經驗,由小到大干起來;還要靠外引內聯,把廣東、江蘇等外地的資金引進來,共謀發(fā)展。四是抓住機遇,適當擴大基建規(guī)模。這個問題中央一直在考慮,紅水河的梯級開發(fā),云南、貴州、廣西相連的鐵路建設,礦山和冶煉的開發(fā),都已列入議程。大電站建起來了,鐵路修通了,冶礦工廠搞起來了,那時你們就興旺發(fā)達了?!?/p>
末了,他指著時鐘說:“啊,12點鐘了,不多說了,我和地縣的同志留個影吧。”
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耀邦同志的話語,現在聽起來仍鏗鏘有聲。這就是人民領袖的高瞻遠矚,這就是耀邦同志的人格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