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自傳》上市至今,可謂“半生多事”。先是較真兒的網(wǎng)友質疑王蒙家史,惹來一片嘩然。王蒙簽售會上對此明確回應,稱“自己的坦誠碰到了陰暗”。一個多月的時間,老王的這部重量級作品登上了各大書店的銷售排行榜。精明的盜版書商也隨機而動,盜版的《王蒙自傳》赫然出現(xiàn)在了市場上。更是有商業(yè)頭腦的人,干脆將收藏的簽名、蓋章版的《王蒙自傳》在網(wǎng)上拍賣,價格被抬到了2560元。
熱點圖書一向是盜版書商的“獵物”,《王蒙自傳》也難逃此劫,上市沒多久就被盜版者收入囊中。盜版的《王蒙自傳》在裝幀上和正版的十分相近,紙張和印刷上比較粗糙,售價在10元左右,比起定價39.8元,等于打了三折?;ǔ浅霭嫔绫硎?,盜版書的出現(xiàn)會對自傳的銷售有一些影響。但是《王蒙自傳》畢竟是王蒙所有作品中最重頭一部,也是首次全程袒露其風雨人生,對于喜歡他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值得珍藏的經(jīng)典作品,相信這些讀者是不會去購買盜版書收藏的。
目前,淘寶網(wǎng)上有一家店主拍賣據(jù)說是“高價搶得”的《王蒙自傳》,因為有王蒙的親筆簽名、“加蓋四枚珍貴紀念印章”外加精美藏書票,這本書的身價立馬變得不菲,店主甚至稱其為“孤本”。網(wǎng)上還真的是不乏買家,在相互競價中《王蒙自傳》的價格一路飛升。為期7天的競價日,從店主最初拋出的僅30元的底價,到最后成交價2560元,增長了近85倍。在最后不到1小時的競價中,網(wǎng)名“scrogon”和“woshixiaoxiaohei”的兩位買家緊咬不放,競爭激烈,書價躥升了1000元。scrogon最終搶得機會,以僅僅比woshixiaoxiaohei 高出10元的2560元成交,這個價格是自傳原定價的64倍。《王蒙自傳》不僅創(chuàng)下了“天價”稿費,在網(wǎng)絡上也成了最“貴”。
《王蒙自傳》的出版方花城出版社認為,《王蒙自傳》在網(wǎng)上能拍得高價,證明了王蒙在讀者中依然有足夠的號召力。作為一個有特殊經(jīng)歷的作家,他身上具有的厚重、博大以及在自傳中表現(xiàn)出的坦誠,贏得了讀者的青睞。但是對于這種網(wǎng)上高價拍賣的方式,出版方表示不提倡。
一本特別的“華人敘事”作品問世
繼 東
一個從中國大陸移民悉尼的華人青年“小陸子”,經(jīng)過十年的奮斗拼搏,打過7種工,做過3種老板,現(xiàn)已成為澳洲著名女性時裝設計公司董事長“陸先生”,伴隨他的這種從奮斗到成功的個人傳奇的還有一部22萬字的長篇小說《悉尼的中國男人》,當然,與之相關的還有一種維系澳洲悉尼華人社區(qū)的青年已婚女性與之剪不斷,理還亂的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現(xiàn)代傳奇。7月中旬,《悉尼的中國男人》一書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強力推出。
作者大陸出國前是一名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編輯、記者,80年代曾在國內的《上海文學》、《鐘山》等純文學雜志發(fā)表小說。由于作者深厚的哲學、心理學、文學修養(yǎng),《悉尼的中國男人》無論在局部描述對話,還是整體故事情節(jié)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因此,這也是本書通過一個通俗故事,能夠寫出區(qū)別于國外一般意義的華人敘事作品的特別之處。
《悉尼的中國男人》是一部講述生存和宿命的小說。通過幽默的故事,將人天生就是求生存的,為了求生存,手段非常卑劣的存在哲理用輕松而傷感的筆觸分析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小說描述了小陸子進工廠做雜工,想方設法取得工廠老板的信任,又勾引老板娘,最后小陸子和老板娘聯(lián)手擊敗老板,奪取了工廠的驚心動魄的過程。但是,就在“小陸子”眼看混成業(yè)界名人之際,一個更厲害的角色出現(xiàn)了,那就是原來的老板借助國內的力量卷土重來,殺了一個回馬槍,最終導致“小陸子”敗下陣來。大學哲學系畢業(yè)的作者說,“從原點出發(fā)繞了一大圈,最后回到原點,這是我讀大學時就十分喜愛的一個宿命論的觀點?!?/p>
10年前,作者大陸在悉尼的華文報紙開始連載長篇《悉尼的中國男人》,沒登幾期就已贏得了讀者,小說成了悉尼華人社區(qū)的日常話題,更有趣的是作者本意是寫給男性看的小說,竟吸引了很多年輕女性追捧,女讀者看了小說,紛紛給報社打電話、寫信,提出很想見“小陸子”,一時間大陸被戲稱為“少婦殺手”,甚至10年后,還有人在報紙上把這個戲稱與澳洲女性時裝設計公司董事長陸先生等而視之。那么,這部小說是否可以被看成大陸先生的個人自傳,以他女性時裝設計公司董事長的心路歷程和國內的女讀者相遇,能不能有中國的悉尼版呢?仔細閱讀這本書,近距離感受作者的筆觸,或許敏感的讀者能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