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云
在中國漫長的人世談判中,龍永圖見證了歷史性的時刻;如今,在中國經濟崛起并融入全球的進程中,他的努力同樣通過博鰲亞洲論壇發(fā)揮著重要影響。
全球化視野與對市場經濟的深刻理解
肖羊的龍永圖,1943年5月13日生于湖南長沙,1965年從貴州大學英文系畢業(yè)后,進入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工作,并從此與“對外經濟聯絡”這幾個字結下一生之緣。
他的輝煌,也來自于此。1992年1月,龍永圖出任外經貿部國際司司長,開始參加中國復關談判。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他作為首席談判代表,領導并成功完成了長達15年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今年12月11日,中國入世的5年過渡期將結束,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與5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龍永圖當年的努力,正在中國與世界的融合、互動中結果,他的貢獻也得到了表彰。
2006年7月,他被母校倫敦經濟學院(LSE)授予名譽經濟學博士學位。1973年,龍永圖作為研究生在此學習一年,主修國際經濟學。在2006年7月舉行的頒發(fā)證書典禮上,他30年前的導師麥克-亞胡達(Michael Yahuda)強調,龍永圖作為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不但贏得了“強硬的談判者的聲譽”,而且表現出了“對于市場經濟原則以及有關技術細節(jié)的卓越把握”。
從1978年到整個上世紀80年代,龍永圖的工作一直與聯合國相關:1978年起,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1980年起,在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負責制定亞洲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1985年起任該機構駐朝鮮副代表;1986年起,在擔任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期間,又負責協(xié)調中國同聯合國發(fā)展機構的經濟合作。為表彰他對促進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的貢獻,2004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為他頒發(fā)了“聯合國特別獎”。
這樣的經歷,讓龍永圖更容易以西方人接受的方式與邏輯進行入世談判:“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學習,為我增加對西方市場經濟的了解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對我在與西方各國的談判中理解對手有很大的幫助。聯合國多年的工作使我擴大了視野,對于經濟問題的探討不只局限于某一個具體的問題,而是從全球視野來考慮?!?/p>
雖然開放是不可阻擋的浩蕩潮流,但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tǒng)國家,即使今天,主張開放者仍難免受到19世紀以來一直存在的指責。比如,當龍永圖說,“我們不能為自主品牌而搞自主品牌”時,即有一些民族主義的擁躉表示反對,但這并不妨礙他在下一次論壇上充當一個坦率的討論者。他不諱言:“中國至少還要再做20年襯衫。中國現在最具有競爭能力的行業(yè)還是制造業(yè),而不是高新技術產業(yè)。IT產業(yè)要盈利,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中國最具有競爭能力的產業(yè)鏈——制造業(yè)聯系起來?!?/p>
針對一些批評他在談判中“讓步”的說法,他坦言:“談判是一個妥協(xié)的過程,爭取雙贏的過程。不能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還要考慮到對方的利益?,F在中央提出要‘互利共贏,在任何交往中都要貫徹這樣一個原則。不然,第一,形象不好;第二,只想自己贏、不想對方贏,這種一時得到的單向結果也是站不住腳的,遲早會垮掉的。我覺得互利共贏最持久,對中國的形象最有利?!?/p>
論壇的生命力在于選擇公眾關注的話題
2003年,卸任外經貿部副部長的龍永圖,選擇在博鰲亞洲論壇這樣一個非政府組織(NG0)繼續(xù)服務于公共事務。如今,身為論壇秘書長的他,許多工作隱于幕后。對于當前的工作內容,他的闡釋是:“向公眾提供一些新的理念,特別是推廣一些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一體化的信息。因為博鰲亞洲論壇的目的是推進亞洲一體化進程,這需要政府的主導,也需要企業(yè)家與公眾的參與。”
隨著各種論壇的增加,嘉賓和受眾對于此類活動的興趣也在下降,一些論壇的生命力相當脆弱,只能一而再、難以再而三地舉辦,博鰲亞洲論壇是否也遇到受眾審美疲勞的問題?龍永圖認為,論壇好壞關鍵要看它提出的題目是否為社會所關注,“比如我們11月下旬在深圳推出的循環(huán)經濟論壇,討論了新能源問題、建筑節(jié)能問題,都是大家關心的新課題,從頭到尾會場都坐得滿滿的?!背艘荒暌欢鹊哪陼搲貢庍€根據不同時期的熱點,主辦了旅游論壇、物流論壇、醫(yī)藥論壇、能源論壇、教育論壇、CEO峰會、國際文化產業(yè)論壇等。在籌備論壇2007年年會期間,為了尋找政府和企業(yè)決策者最為關注的話題,秘書處幾次組織議題策劃和論證會,除了經濟學家、政府高級官員,還專門邀請了美林、德勤、韓國SK、日本郵船、中遠、UPS、愛立信等企業(yè)參加。
龍永圖多年積累的人脈,也為論壇帶來了新的資源?!耙粋€論壇是靠人力資源支撐起來的,這個基礎越厚實,論壇的前景就越廣闊?!痹谒磥?,博鰲亞洲論壇當前最緊要的是利用各種優(yōu)勢,整合全球研究亞洲經濟的資源,與各國的著名政要、專家、企業(yè)家加強聯系,建立人力資源網絡,使他們?yōu)閷崿F論壇的宗旨服務。
為了擴大論壇的影響,邀請受歡迎的演講嘉賓,以及得到各政府和企業(yè)的支持,龍永圖的行程總是排得滿滿當當,正如11月下旬,剛從土耳其回京,又得分身深圳,主持循環(huán)經濟國際峰會。只有在各種活動的間隙,他才能略作休整。而在公眾面前,他展露的永遠是積極進取的一面。
高官履歷與開闊眼界,為他從事的工作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引導下,博鰲亞洲論壇更顯務實風格。在2006年年會期間,除了會場上的討論和溝通,通過論壇秘書處聯系的企業(yè)之間以及政府和企業(yè)之間的見面會超過了100場,“企業(yè)家們都感受到了論壇提供的交流平臺的作用”。
他承認,論壇的這種務實傾向與自己處事的務實態(tài)度有關。他坦言:“我這個人最討厭空話、套話、形式主義,論壇如果充滿了空話、套話,就沒有生命力了,如果論壇到處充斥著形式主義的話,最終會被公眾所拋棄。”
務實使得博鰲亞洲論壇的影響力得以提升,其作為高層次溝通平臺的作用也為政府和企業(yè)所看重,這在論壇的財政狀況上也有所顯現。由于獲得更廣泛的企業(yè)加盟與贊助,2004年起,論壇的財政支出已實現自給自足。目前,論壇擁有會員超過120家,從普通會員到鉆石會員,每個會員的入會費在1.25萬美元之間。此外論壇舉辦的各種會議和活動也得到了很多企業(yè)的資金支持。
考慮推進亞洲與其他大陸更廣泛的合作
隨著博鰲亞洲論壇等杰出NGO的涌現,NGO在中國的影響不斷擴大。談及中國NGO發(fā)展的方向與作用,龍永圖認為:“NGO要以維系大眾的公共利益為最高目標。為此,一方面要加強NGO與公眾的互動,另一方面要促進公眾與政府的互動,只有社會的各部分能夠良性互動、和諧發(fā)展,才有利于維護公眾利益?!?/p>
作為定位更高的國際性組織,博鰲亞洲論壇的存在顯然有助于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溝通互動,中國企業(yè)家與學者通過這一平臺的發(fā)言,也有助于擴大中國在經濟與其他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龍永圖表示:“國家的話語權主要決定于國家的經濟實力。國家實力包括硬實力與軟實力,硬實力當然包括經濟總量、經濟質量等,軟實力則關系國家形象等。就像企業(yè)一樣,形象是國家的生命,怎樣在全球樹立一個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一個各方面協(xié)同努力的問題。”
博鰲亞洲論壇致力的民間合作交流,無疑對于促進這一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2006年11月,論壇在日本舉辦“京都文化論壇”,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尼以及新加坡等國人士就全球化與文化、東亞一體化過程中文化的角色等議題進行交流?!爸腥諆蓢鳛閬喼拮畲蟮膰?,對于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具有關鍵性的意義,中日關系最近出現好的發(fā)展勢頭,在這樣一個時機舉辦文化論壇,就是要通過文化的交流,取得政治的互信和經濟的交流,這次會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p>
在努力成為全球最權威的亞洲問題研究智囊機構和高層次的對話平臺之外,博鰲亞洲論壇也在不斷考慮推進亞洲與其他大陸之間更為廣泛的交流,譬如非洲?!安梺喼拚搲亩ㄎ徊恢皇窍M麃喼奕藖硖接憗喼薜膯栴},而是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來探討亞洲的問題,所以,以前,我們邀請了許多西方朋友參加論壇,現在也希望更多的非洲朋友來探討亞洲與非洲合作的問題?!庇捎谥袊髽I(yè)對非洲等海外投資熱情高漲,龍永圖表示,博鰲亞洲論壇也準備拓展自己的關注面,或考慮在明年年會的議題中加入相關議題。
他同時建議有意投資海外的企業(yè)注意:首先應當明確投資目的,是建設新的生產能力還是利用當地的資源優(yōu)勢,或利用當地獨特的人力資源優(yōu)勢;其次,要對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人文環(huán)境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第三,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面包括對投資地區(qū)宏觀經濟形勢的了解,另一方面對于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要做牢做實,“這樣項目才能成功,項目成功,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才能持久,不然匆忙上馬,項目失敗反而影響兩國關系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