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勁
轟動全國的性騷擾案。原來卻是一場“你情我愿”的鬧劇,而關于性騷擾,讓我們有了一次更深入的思考。
2005年8月,重慶市巴南區(qū)女教師陳小玲以19條短信等證據,將校長吳玉剛告到法院,起訴被告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嚴權。案件涉及敏感的短信騷擾問題,引起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各大主流媒體的關注,各路媒介爭相報道……人們對陳小玲深表同情,對吳玉剛的作法憤慨不已。
然而,重慶市巴南區(qū)法院在受理此案近7個月之后,一審判決“駁回原告陳小玲的訴訟請求”。為此,陳小玲當即表示不服這個判決,隨后到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訴。2006年9月26日,這起歷時一年多,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的女教師狀告校長性騷擾一案,在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于塵埃落定,女教師因在這些互相發(fā)送的短信中,表現(xiàn)為雙向、互動和沒有反感和拒絕,最終被判敗訴。
為籌調動,女教師葷段子供校長開心
1997年春天,32歲的吳玉剛任重慶市某中心小學校長。1999年8月中旬,20歲的陳小玲到該校報到。根據陳小玲所學專業(yè),吳玉剛和幾位校領導商量后,把她安排在學校所屬的幼兒園任教。熟悉并且勝任幼教老師的工作后,陳小玲萌生了競爭園長的想法。校長吳玉剛很欣賞這位有志向的年輕女教師,鼓勵她說想當園長就必須做出比現(xiàn)任園長更好的業(yè)績,再由全校教職員工民主選舉。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實力,陳小玲決定先爭取拿到學校每年一度的先進工作者。然而,或許是陳小玲急于展示自己得罪了同事,或許是其它原因,學校幾次民主評選先進工作者,她都榜上無名。這顯然不利于陳小玲競爭園長,她意識到了搞好群眾關系的重要性,她開始注意和同事們打成一片,經常和大家一起用手機互發(fā)一些搞笑的短信。一天中午,吳玉剛也收到了陳小玲轉發(fā)來的一條搞笑短信,他轉發(fā)了另一條短信給她。從這以后,倆人經常互相轉發(fā)一些搞笑短信、葷段子。隨著彼此間短信的往來,吳玉剛和陳小玲的交往比以前隨便了,甚至開始在各自編發(fā)的短信中帶點“情色”內容消遣……
到了2005年6月,在幼兒園工作了近五年的陳小玲一次都沒有被評選為先進,更別說競爭園長了。為此,她開始以離家太遠,不能照顧家人,與丈夫感情出現(xiàn)矛盾為由,向學校提出調動。她想道,自己要順利調走必須得校長吳玉剛簽字同意。那段時間,她更加頻繁地給吳玉剛發(fā)短信,以增進兩人間的聯(lián)絡,還時不時地在短信中撒撒嬌。接到陳小玲撒嬌的短信,吳玉剛以為對方要走了,已經完全撇開了與自己的上下級關系,也就順勢回復過去,有時也不免有些“親昵”的言辭。最讓吳玉剛暈頭轉向的是,陳小玲不但到同事朋友那參加聚會要叫上自己,甚至在周末返校時要自己去接。
那段時間,他們之間的短信頻繁起來。2005年6月12日深夜,吳玉剛給陳小玲發(fā)短信:“我需要你!”陳小玲立即回復:“老兄呀,我那次寫申請不過是形式而已,下學期,你還會在辦公室里瞧見我,哈哈!”并在次日早晨又給吳玉剛短信:“言簡意賅,你的需要讓我很滿足!”
6月16日深夜,吳玉剛給陳小玲短信:“好想吻吻你!好嗎?”她當即回道:“應該有空,給我信息好嗎?”
6月18日晚上,陳小玲給吳玉剛發(fā)去短信“以為朋友解愁,可宴席后,曲終人散,還是剩我獨自收拾寂寞,我不想回去,又沒人陪,一個人在電腦前真的會發(fā)瘋!”那段時間,吳玉剛經常接到陳小玲發(fā)來的“你的才能我佩服得要命”、“你很出色,讓人崇拜,我是以你為典范向前進的”等等短信,吳玉剛看后不禁浮想聯(lián)篇,忘乎所以,也在回復短信時半真半假地和陳小玲開些玩笑,這其中更是不乏一些“親呢”的言辭。
調動不成遷怒校長作梗,“淫穢”短信狀告“性騷擾”
2005年6月21日,陳小玲又突然告訴吳玉剛說調動申請已經交到了區(qū)教委?!安皇钦f留下來嗎?”吳玉剛有些驚訝和不解。
“哦!當時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接收學校,現(xiàn)在就等教辦簽章放人,你可記得給我多美言幾句。”陳小玲言辭懇切,說完就走開了。
當天下午5點多,吳玉剛接到陳小玲發(fā)來短信:“搞定了……我只有等你的好消息了?!笨墒前湍蠀^(qū)教委考慮到近兩年本地師資力量不足,沒有同意陳小玲的調動申請。陳小玲卻以為是校長從中作梗,她給吳玉剛發(fā)去短信:“我想你最清楚問題出在哪個身上,我們都是聰明人,麻煩老兄叫主任把章給我蓋了。為調動我是一直努力的。幫了我,我們還是朋友,你說呢?”吳玉剛向她解釋蓋章不是自己可以左右得了的,陳小玲又發(fā)了一條短信給他:“我反復在看你以往發(fā)給我的信息,我真的以為我們之間可以做朋友。如真的因此不能調走,我確實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有理智。這次和上次交申請不一樣了。”
6月27日,吳玉剛接到陳小玲打給他的電話,讓其到土橋去談談。由于吳玉剛當時正在辦事,陳小玲說會在那里一直等他去。
然而,陳小玲這天一直等到下午5點多,吳玉剛也沒有去。她更加堅定地認為吳玉剛是阻礙自己調動的“罪魁禍首”,否則他不會連見自己都不敢。她怒氣沖沖地跑去敲開吳玉剛家的門,見其還沒回家。她對吳玉剛的妻子說:“你老公什么意思,要跟我約會,卻讓我在外面等了一整天都不見人……”為了讓陳妻相信,她還讓其等吳玉剛回家后,看他們在早上是否打過電話,說完狠狠地把門摔上走了。吳玉剛回家時,早已忍耐不住的妻子為陳小玲找上門來的事和他大吵了起來。吳玉剛有口難辯,妻子好長時間都跟他搞冷戰(zhàn)。
2005年7月初,陳小玲將一封舉報信交到巴南區(qū)教委,拿出吳玉剛平時發(fā)給她的19條短信等證據,反映自己在幼兒園工作五年期間,身為校長的吳玉剛倚仗自己的職權,一直對自己進行語言、行為上的性騷擾。巴南區(qū)教委接到陳小玲的舉報后非常重視,當即停止了吳玉剛的工作,并派出調查組前往中心小學調查。教委的調查結論是“性騷擾不成立”,但把吳玉剛調離了原單位。
2005年8月8日,陳小玲以人格尊嚴受到侵犯為由,一紙訴狀將吳玉剛告到法院,并提出1萬元精神賠償。為了證實自己所言不虛,陳小玲不但向法院提交了吳玉剛發(fā)給自己的19條短信,還有其丈夫要求與其離婚的起訴狀,以證明吳玉剛的行為導致他們夫妻感情破裂。
不久,“女教師遭遇校長‘性騷擾長達五年”、“女教師狀告校長性騷擾”的報道在各家媒體刊出。2005年9月初,吳玉剛老家的鄉(xiāng)親看到中央電視臺“大家說法”欄目關于“吳玉剛對女教師性騷擾”的報道后,紛紛跑去告訴他的父親,并拉著吳父等在電視機前看節(jié)目重播。吳玉剛父親連夜趕到兒子家里,責罵他丟盡了祖宗的臉,又氣又急的父親病倒了。
80條短信反證你情我愿,法院終審判決女教師敗訴
父親住進醫(yī)院后,吳玉剛接到了法院的立案通知。媒體對此事的追蹤更厲害了。由于提取不出陳小玲當初發(fā)給自己的那些短
信,他只得退避沉默。為了應訴,他找到了重慶江都律師事務所,把自己所遭遇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說明。該所的主任律師聶靜和黃海林律師告訴他,性騷擾的顯著特征是以不受歡迎的,與性有關的言語、信息、行為、環(huán)境等方式侵犯他人的人格權,如果他能提供陳小玲給他發(fā)過那些信息,那么打贏這場官司的可能性就很大,至于提取短信內容,可以通過司法程序。兩位律師當即接了這個案子。吳玉剛終于看到了一線曙光。
8月23日,吳玉剛委托兩位律師向法院遞交了短信取證申請。8月24日,吳玉剛從重慶聯(lián)通公司巴南分公司拿到了6月1日到6月21日,陳小玲發(fā)給自己的所有短信內容。律師在看過那些短信內容后,認為從中可以看出陳小玲并非像其訴狀中所說的感到不快和反感,每次都嚴辭拒絕,而是顯得積極主動、愉快滿足,同時還充滿了莫名的責備嫉妒,最后兩條內容則反映了陳小玲在申請調動不成后,滋生出報復心理。
2005年11月18日,重慶市巴南區(qū)人民法院對此案依法進行了審理。北京相關的律師專程趕到重慶,為陳小玲提供法律援助。法庭上,雙方都拿出了有力的證據。原告陳小玲出示了手機上的19條短信和根據19條“淫穢”短信形成的專家意見書,上面有北京大學法學院、中華女子學院等單位的8名法律專家簽字。該意見書認為,綜合19條短信內容來看,發(fā)信人侵犯了陳小玲的人格尊嚴權,其行為構成性騷擾。
在經歷了近3個小時的不公開審理后,第一次開庭結束.但法院未當庭作出宣判。2006年2月7日,重慶市巴南區(qū)法院對這起案件的爭議事實作出認定:1.……雙方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的短信內容真實,來源合法,予以采信。2.根據本案雙方往來的短信內容分析,原告所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反感、拒絕被告發(fā)送的短信。原告提供的專家意見書僅依據原告單方陳述,沒有相應證據支持,也不能作為認定被告行為構成性騷擾的依據。本院認定被告向原告發(fā)送短信的行為不構成對原告的性騷擾。……
為此,重慶市巴南區(qū)法院判決:“駁回原告陳小玲的訴訟請求”。吳玉剛說從這場訴訟中得到的教訓是“不要隨便和人發(fā)短信?!标愋×釀t表示不服判決,“要上訴!”
2006年6月20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開庭二審,陳小玲仍當庭表示拒絕和解。
2006年9月26日,二審法院認為,性騷擾是一種以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為特征的民事侵權行為,它以不受歡迎的,與性有關的語言、信息、行為、環(huán)境等方式侵犯他人的人格權。從本案雙方發(fā)送的信息來看,是雙向的、互動的;從所發(fā)信息內容來看,原告陳小玲并未反感和拒絕,故陳小玲的上訴請求缺乏充分的事實依據,法院不予支持,判其敗訴。
編后:
1.性騷擾的概念。性騷擾一詞是從上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在此之前將其歸為道德和社會治安問題。有調查顯示,遭遇過性騷擾的女性達71%,且性騷擾的地點大多發(fā)生在工作場所,少部分發(fā)生在公共場所。在我國,目前性騷擾還不是一個明確的法律概念,現(xiàn)行法律沒有關于性騷擾問題的具體規(guī)定。我國法律現(xiàn)有的規(guī)定中體現(xiàn)了保護婦女、兒童不受性騷擾的精神,但從我國性騷擾問題的現(xiàn)狀來看,這樣的法律保護是遠遠不夠的。許多受害者在遇到性騷擾這類問題時無能為力。何為性騷擾,肢體的騷擾、語言的騷擾、還是信息的騷擾?到什么程度叫騷擾?這些問題仍需要法律的進一步界定。
2.短信取證。在本案終審宣判結束后,很多人也像陳小玲一樣,對吳玉剛從通訊公司提取80余條短信是否合法提出了疑問,并詢問自己今后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去取?為此,記者從重慶移動通訊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了解到,遇到此類糾紛時,到通訊公司提取短信的原始記錄內容,須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前去取證,一般用戶是無法提取的。同時,他們還提醒大家,申請取證注意不要錯過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