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清
中學生寫作文常常為文章不能出新而犯愁。有時盡管語言流暢,內容也有意義,但大家都讀過、寫過,就顯得平淡無奇了。特別是寫父親、母親、老師、同學以及校園生活的文章,更是如此。此時,若在結構上下些功夫,如采用冰糖葫蘆式結構——小標題結構,則不失為提升作文檔次的一種好方法,筆者將這種結構法歸納為以下七種。
1. 時間串聯(lián)法。即按時間先后安排材料。
(1)將幾則材料濃縮于一日之中。如表現(xiàn)師生情的小標題“晨練”“午睡”“晚自習”。通過清晨、中午、晚上三個特定時間段來表現(xiàn)師生之間的關愛之情?!兑蝗杖徒豁懬返男祟}“晨曲”“午唱”“暮歌”,通過一日三餐的喜與憂,表現(xiàn)學生生活豐富多彩的一面。
(2)將材料分化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由大的時間段間隔剪輯而成。如表現(xiàn)環(huán)保主題的作品《畫家的一生》,其小標題分別為“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選取畫家一生中的四幅畫作為內容,巧妙地表現(xiàn)了環(huán)保主題,構思新穎獨特,令人眼前一亮。
(3)將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表現(xiàn)交友活動的文章,小標題可擬為“春”“夏”“秋”“冬”。以季節(jié)的特點暗示友情的發(fā)展、變化,內容雖舊,但一定會吸引讀者眼球。
(4)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如還是寫交友,其小標題可以列為“相識”“相知”“離別”……
2. 空間排列法。即按不同空間地點安排材料。材料可按由主到次、由近到遠、由實到虛等方式排列。如《“神六”,中國之驕傲》一文,小標題可擬為“熒光屏前”“發(fā)射場上”“太空中”“發(fā)射指揮大廳”……
3. 層層遞進法。即作者敘述事情或由輕到重、或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安排材料。如《青春》的小標題“感悟人生”“學會放棄”“追求理想”。又如反映中學生內心苦悶的習作,其小標題可列為“五月二十日,陰”“五月二十二日,雨”“五月二十四日,狂風暴雨”等,以天氣的變化,層層遞進地寫出考試后的苦悶與彷徨。這樣安排結構比那些平鋪直敘的文章,高明之處不言而喻了。
4. 并列組織法。就是把材料用分鏡頭的方式組織起來的方法。如《我的歡樂》一文,有同學就用了如下小標題:“靜思之樂”“鏖戰(zhàn)之樂”。一靜一動相映成趣,顯示出歡樂的內涵。又如學生習作《幽默的校園生活》,小標題為“豬題與豬蹄”“都是電話惹的禍”“雨后的玩笑”“站著睡覺”。這些文章都通過不同側面的幾件事來表現(xiàn)生活的主題,條理清晰,內涵豐富,小標題給平淡的文章增添了幾分光彩。
5. 顏色串聯(lián)法。一同學在《眼中的世界》一文中,分別以“橘紅”“新綠”“雪白”“水藍”為小標題,為我們描繪了十四歲的少女被愛、智慧、夢想和勇氣裝飾的天空。
6.情感串聯(lián)法。中考中有同學曾以“喜”“怒”“哀”“樂”為小標題,寫出了老師豐富的情感世界,而大獲成功。
7.形狀串聯(lián)法。有同學曾以“多邊形”“正方形”“圓形”為小標題,寫自己從初一到初三的生活,寫自己由懵懂的頑童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初中畢業(yè)生,而新建的校園,在這三年中,也由沒有圍墻的“多邊形”到有模有樣的“正方形”,到現(xiàn)在師生共建綠色足球場的“圓形”,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熱愛母校,感恩母校的思想感情。
當然,小標題的結構形式還遠不止這些,同學們平時要活學活用,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編輯 孫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