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忠
1964年底,中國新聞媒體報道大慶石油會戰(zhàn)英雄事跡后,獲得“鐵人”稱號的1205鉆井隊隊長王進喜,被譽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代表”,成了神州大地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1970年王進喜去世后,名字被編入《辭海》。筆者與王進喜是鉆井同行,曾在大慶有過接觸,時光雖已過去40多年了,其形象仍歷歷在目。
1960年秋,我還是北京石油學院三年級學生時,參加大慶石油會戰(zhàn),在1250鉆井隊做實習鉆工。當年冬天住大慶北線星火牛場,比鄰1205鉆井隊。王進喜那時已是赫赫有名的“英雄標桿鉆井隊”“鐵人”隊長,而我只是個寂寂無名的實習鉆工。因有同學在1205隊實習,我時而去那里串門,常見到王進喜。在崇尚英雄的年代,對這個身材魁梧、精力充沛的西北漢子,我既感到神秘,又充滿崇敬。
我1962年畢業(yè)留校任教,次年初夏帶領鉆井59級學生去大慶實習,學生被安排在王進喜任大隊長的南線鉆井二大隊跟班勞動,我去聯(lián)系學生實習事宜,與王進喜有了進一步接觸。當時大慶未建市,油田指揮部在黑龍江省安達縣薩爾圖鎮(zhèn),南線鉆井二大隊隊部在鎮(zhèn)南幾公里外的草原上,又叫南線指揮部。我懷揣指揮部教育處批轉的介紹信,乘坐油田交通車直奔南線指揮部。到達目的地一看,眼前是一片十分簡陋的蘆席棚。在“大隊長辦公室”,我見到了王進喜。他看了介紹信后,熱情地與我握手,爽快地說道:“北京石油學院師生都是好樣的,歡迎到這兒實習?!彼鲃訂柶鹚睦吓笥亚赝?、田德連的情況。我在學院早就聽說,開發(fā)系主任秦同洛教授,解放前在玉門油礦工作時,與王進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學院鉆機技工田德連師傅,是玉門油礦的老司鉆(鉆井班長),1938年王進喜初到玉門油礦時,在他手下當學徒。王進喜每次去北京開會、辦事,只要時間允許,都要去看望秦、田二人。當?shù)弥亟淌诓蝗諏⒌酱髴c的消息,王進喜激動地說:“好久沒見秦教授的面了,他到大慶后你一定告訴他,請到我這兒吃正宗西北大肉(豬肉)寬面?!蔽艺埻踹M喜給學生作“入礦教育”講話,他也欣然應允
學生到鉆井二大隊的第一天,在大隊食堂里,王進喜用親身經(jīng)歷,對學生進行了生動的“入礦教育”。王進喜講到,自己出生在玉門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很小就跟著父親在戈壁灘上當腳夫趕駱駝,終年勞碌難得溫飽。15歲進玉門油礦做學徒,住的是山洞,穿得像叫花子,吃的豬狗食,還常遭工頭打罵,直到玉門解放,才翻身做了主人。1959年底,中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因蘇聯(lián)停止供應石油,國內(nèi)燃油吃緊,北京公共汽車用煤氣作燃料,車頂背個大煤氣袋,很不雅觀。他路過北京去學院看望老朋友,在天安門前的長安街上見到背煤氣袋的汽車,對他刺激很大。在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各條戰(zhàn)線都超額完成任務,就是石油生產(chǎn)沒完成指標。外國專家都說“中國貧油”,他就不信這個邪。作為新中國的石油鉆井工人,他發(fā)誓“不把‘中國貧油帽子扔到太平洋,不改變首都公共汽車背煤氣袋的現(xiàn)狀,死不瞑目”。他抱定“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決心參加了大慶會戰(zhàn)。他還用“鉆井是龍頭,不鉆哪來油”、“采油比鉆井輕松,不鉆井采個球”的淺顯道理,教育學生要熱愛石油鉆井專業(yè)。他還講述了秦同洛教授當年在玉門油礦同情、幫助工人的情況,號召學生向“同工人打成一片”的秦教授學習,走“又紅又?!钡牡缆贰Vv話中他還批判了“不同工人階級結合”的“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指名道姓地斥責盧××教授是“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盧××是中國最早公費留學美國、學習石油鉆井技術的人員,也是我國最早的鉆井教授之一,原在清華和北京石油學院任教,1957年10月調(diào)走。我雖久聞其名卻未曾謀面,王進喜的講話,使我記住了他的名字。在崇尚英雄的年代,英雄的現(xiàn)身說教,是治療年輕人思想問題的良藥。聽了王進喜的講話,一些懼怕鉆井艱苦、愁眉不展的學生,都積極去井隊實習;個別想改學采油的學生,也打消了改行的念頭。
一個月后,秦同洛教授代表石油學院到大慶看望各專業(yè)實習師生。一天,由我和巫云松老師陪同秦教授乘坐“大慶鉆井指揮部”領導李進(后任石油工業(yè)部副部長)的蘇制嘎斯-69越野吉普車去鉆井隊看望實習師生。原計劃在南線指揮部吃午飯,沒想到半道汽車彈簧鋼板斷了,只得在采油大隊吃飯并等待換車,晚飯時才到達南線指揮部。王進喜一見秦教授就涮開了壇子:“秦教授,一年多沒見,您比原來更胖啦!那年訪問東歐,您把人家羅馬尼亞石油部長的汽車壓爆了胎。我的乖乖!今天又壓斷了李進指揮汽車的彈簧鋼板,以后沒人敢借車給您坐啰!”秦教授詼諧答道:“您錯怪人啦!不是我太胖,是汽車質(zhì)量太差?!闭f得大家哈哈大笑。王進喜兌現(xiàn)諾言,晚飯請吃手搟大肉打鹵寬面。面條薄如綿紙,寬似系腰皮帶,用直徑一尺多的“撈碗”盛面,澆上豬肉、冬菇、木耳、黃花熬制的鹵汁,香味四溢,令人胃口大開。我從未見過如此寬的面條,也從未用過如此大的碗,長了見識,飽了口福。王進喜邊吃面邊向秦教授夸耀:“做寬面的是西北廚師,不是我吹牛皮,除了這兒,您跑遍大慶,都吃不上如此正宗的西北寬面?!?/p>
晚飯后秦教授準備告辭時,正好有汽車送牛奶到大隊部。王進喜打趣地用手指著肚皮問秦教授:“這兒還有空隙沒有?喝兩碗鮮牛奶再走吧。”秦教授拍拍肚皮用專業(yè)術語答道:“這里的孔隙率很大,油水也沒飽和,吸收兩碗牛奶沒問題?!彼吅扰D踢厗柾踹M喜:“這是哪里產(chǎn)的牛奶?味道真好?!蓖踹M喜回答:“這是我們大隊喇嘛甸家屬農(nóng)場自產(chǎn)的牛奶,您想喝隨時到我這兒來,管您喝個夠!”然后感慨地說道:“前兩年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漢子們鉆井,婆姨們開荒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牛,既解決了家屬安置問題,又解決了工人副食供應,現(xiàn)在日子比過去好過多啦!”
為期三個月的實習結束后,我?guī)W生回北京,此后很長時間沒機會再去大慶,也無緣再與王進喜見面。
轉眼間進入了史無前例的“文革”年代。1967年春,林彪、江青等人刮起“反擊‘二月逆流”妖風,為了打倒“二月逆流黑干將”余秋里(石油工業(yè)部部長、大慶會戰(zhàn)總指揮),進而打倒周恩來總理,江青一伙唆使北京師范大學“井岡山造反兵團”頭頭譚厚蘭,煽動不明真相學生去大慶造反,顛倒黑白,歪曲歷史,胡說“大慶是劉少奇、鄧小平蒙騙毛主席樹起來的假典型”、“大慶是黑旗,不是紅旗”,進而污蔑王進喜“不是英雄,是工賊”。譚厚蘭的爪牙逼王進喜否認大慶會戰(zhàn)的歷史功績,否認自己在會戰(zhàn)中的英雄事跡,遭到王進喜嚴詞拒絕。黑爪牙們煽動大慶一些乳臭未干的學生對王進喜進行無情批斗,使他身心受到了巨大摧殘。但他一直表現(xiàn)出錚錚鐵骨的“鐵人”本色,不管承受多大痛苦,都不講給大慶紅旗抹黑的違心話。
在大慶沒撈到政治稻草,譚厚蘭的爪牙和受蒙蔽的大慶學生挾持王進喜到北京。一時間“打倒‘二月逆流黑干將余秋里”、“大慶是劉、鄧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產(chǎn)物,是余秋里一伙蒙騙毛主席樹起來的假典型”等大幅標語貼遍北京城。大慶學生開著宣傳車,載著王進喜在北京鬧市游街示眾,甚至到中南海墻外用高音喇叭狂呼亂叫:“王進喜是工賊,不是英雄!樹他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代表,毛主席受騙啦!”鬧得烏煙瘴氣。親自參加大慶會戰(zhàn)的石油學院廣大師生憤怒了,他們對顛倒黑白、歪曲歷史的卑鄙行為忍無可忍,砸了大慶學生的宣傳車,救下王進喜,將他保護起來,并針鋒相對地貼出“余秋里是毛主席司令部的紅干將”、“大慶是毛主席樹起來的紅旗”、“污蔑大慶紅旗罪該萬死”等標語。
后在周恩來總理干預下,王進喜回到大慶,并在新成立的“大慶革命委員會”里擔任副主任,在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但是,“文革”無情的批斗摧殘了他的健康,不久他就被癌癥奪去了生命,47歲英年早逝。
1976年秋“文革”結束后,我由石油學院借調(diào)到基地在湛江的南海石油勘探指揮部,主持培訓“南海一號”鉆井人員,在這兒見到了被王進喜斥責過的盧××教授,他在指揮部“引進辦公室”負責翻譯審核資料。因工作關系,我同盧教授接觸較多,也常向他請教一些問題,晚飯后有時陪他去海邊散步聊天。后來在“南海一號”上與他并肩工作過一段時間,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我發(fā)現(xiàn)他是個工作責任心很強,對人熱情誠懇,誨人孜孜不倦,處世超然的好老頭,當時雖還背著“歷史復雜”的政治包袱,卻能全心全意地工作??箲?zhàn)時他在玉門油礦任鉆井工程師,曾對工人有過體罰行為。解放后他為此多次做過深刻檢討,向工人們道歉,但一直未得到王進喜等人的諒解,使他抱愧終身。1979年7月,組織上給他落實政策,實事求是地對他一生做了公正的評價。
王進喜生前對秦、盧二教授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充分反映了“有恩當報,有仇必記”的西北漢子性格。他至死也未諒解盧教授,說明他也受到極左思潮影響,但這并不能掩蓋他為中國石油工業(yè)振興作出的卓越貢獻。
(組稿、責編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