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是古樂府名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犊兹笘|南飛》以其藝術上的成就和思想的教育意義,被高中語文新舊教材都收入。盡管教材幾度重新編訂修改,但本人對這篇課文的一些詞句注釋始終存在疑惑,所以希望在此與大家共享商榷。
《孔雀東南飛》中有此句:“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注釋這樣說:這里可能有文字脫漏或錯誤,因此這四句沒法解釋清楚。有人認為……意思是蘭家之女,出身于做官人家,可配太守之子,而自己的女兒出身微賤,不能相配。但學生就指出,為什么突然要提到蘭家呢,和劉蘭芝是何關系?本人也對此蘭家女的解釋有疑問。最近看了黃靈庚先生《訓詁學與語文教學》一書才豁然開朗。原來徐復先生發(fā)現(xiàn)《列子·說符》中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張諶注說“應劭曰‘蘭,妄也?!怂鶠樘m子者,以技妄游者也?!踩宋锊恢稣咧^之‘蘭’也?!备嬖V我們“蘭子”是一種虛擬的說法,相當于“某家的孩子”。那么“蘭家女”也就是“某人家的女兒”,這樣就好理解了。
又有此句“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注釋道“迎取,迎接你回家。”但它沒有注明“取”字。那么到底這個“取”字是不是通假“娶”字呢。《說文》“取,捕取也,從又、耳?!?古代割取俘虜左耳為“取”,而婚姻在古代也是一種暴力行為,它捕取的對象是女人。所以說古代娶親用的就是“取”字,后來才有了“娶”。所以《孔雀東南飛》里的“取”用的是古字,就是娶親的意思。因為說這句話時,劉蘭芝已經(jīng)被休,焦仲卿若要接她回家就必須重新迎娶。
課文中還有一些常用詞,編者并沒有解釋,但卻容易誤解。比如詩句“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薄笆肌弊譄o注,但很容易理解為“開始、始初”。后來查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才知道“始”還有“正當,正好”的意思。那么“正當十八九歲”就解釋通了。還有“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薄扒凇弊譄o注解,又容易理解為“勤勞”。再查就發(fā)現(xiàn)了原來它還有“盡”的意思。那么“盡心、竭力”就解釋通了。又有“奄奄日欲暝,愁思出門啼?!薄俺钏肌币矝]有注釋。我們就容易理解“思”為“思想”。但我們考證于唐詩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真義。陳子昂詩句“客思浩方亂,洲浦寂無暄?!?“思”一作“愁”。羅隱詩句“霸橋酒餞黔巫月,從此江心兩所思。” “思”一作“悲”?!杜眯小贰跋蚁已谝致暵曀?,似訴平生不得志。”注曰“思,思緒,這兒指愁思。”所以《孔雀東南飛》中“愁思”其實是同義復用,“思”即“愁”也。
《孔雀東南飛》中還有一些典型的偏義復詞,互文見義等現(xiàn)象,這些課文有時作注有時卻無。象上面所舉的例子亦有即使作注卻避重就輕,或對某些常用詞的輕視都會對中學文言文教學產(chǎn)生一定的困擾。希望編者、學者和我們教師能多多地互相交流學習,不要誤人子弟才好。
(馬慧芳,浙江省奉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