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區(qū)馬坊鎮(zhèn)的北京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蔬菜保鮮加工廠內,前來交售甜豆、荷蘭豆的農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廠里的蔬菜經過保鮮加工后將出口到日本、加拿大、西歐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北京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是平谷區(qū)蔬菜產業(yè)里最大的農民合作組織之一,擔負著向農民提供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試驗、推廣、技術培訓和銷售服務的任務。在平谷有出口蔬菜基地130多公頃,年出口蔬菜5000多噸,出口額3000多萬元,現(xiàn)有社員1000多戶,入社社員的菜地每667平方米(1畝)純收入比其他農戶多1000多元。由于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在促進農民增收和蔬菜出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其帶頭人張永利也獲得了多項榮譽稱號:2002年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2003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獲得了北京市五四獎章,2003年被平谷區(qū)授予第一屆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1999年10月,一直想干一番事業(yè)的張永利毅然放棄了鐵飯碗,辭去了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開始了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他從英城鄉(xiāng)果各莊村租了11公頃地,建立了“北京華利豐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剛剛起步的張永利首先面臨的就是資金不足問題。建設11公頃地的出口蔬菜基地至少需要30萬元的投資,可他只有不到10萬元。資金不足怎么辦,只能去借。對于剛剛起步的毛頭小伙子,銀行拒絕了他,只剩下了向親戚朋友借這一條路。有一次為了拿到2萬元錢,他在一個朋友家的樓道里從頭天晚10點 直等到第二天早上6點。2000年項目起步了,為了節(jié)省開支,張永利能自己干的就不雇別人。拖拉機他自己開,為了省油,他絕不讓拖拉機空轉一分鐘,為此他每天要多搖車幾十次,有時胳膊都累得抬不起來。春寒時節(jié),他自己一個人澆地,濕透了的褲子綁在腿上,寒風一吹,涼氣都鉆到了骨頭里。
辛勤的勞動終于迎來了收獲的季節(jié),看著地里的荷蘭豆、甜豆掛滿了豆角秧,張永利心中充滿了豐收的喜悅??墒?月下旬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砸破了他豐收的希望,但是干一番事業(yè)的信念支持著他,他咬緊牙關,繼續(xù)播種著綠色的希望。
他執(zhí)著勤勞的精神感動了客戶,北京一家蔬菜出口公司經過考察了解后與他簽定了長期出口蔬菜種植合同。有了固定客戶,2001年張永利大膽地提出以華利豐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為核心建立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帶動周圍菜農共同發(fā)展出口蔬菜生產。在鎮(zhèn)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他和800多戶菜農簽訂了種植170多公頃出口蔬菜的購銷合同,實現(xiàn)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yè)生產方式。當年出口蔬菜1050噸,整個合作社收入1000萬元,會員戶均收入1萬多元,每667平方米增收1000多元。
2001年的成功,進一步堅定了張永利發(fā)展出口蔬菜的信心。根據(jù)國際市場的需求,他通過客商、研究院所等多種渠道先后從日本、臺灣等地引進了芥蘭、菜心、奶白菜、綠菜花、豆苗等市場搶手的新品種,現(xiàn)在這些特菜已在平谷區(qū)火斷積種植。公司的種植園已經成為平谷區(qū)新品種引種實驗基地,在平谷區(qū)蔬菜種植業(yè)服務中心的支持下,擔負起了平谷區(qū)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試種、推廣和植保等新的栽培技術試驗任務,每年都引進試種20~30個新品種。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也成為向農民提供培訓、技術服務和銷售服務的綜合性農民合作組織。
張永利的發(fā)展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2003年4月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給正在成長壯大的公司和合作社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訂貨商都取消了合同??蓵r間不等人,5月份正是荷蘭豆、甜豆大批量成熟的時節(jié),如何不讓菜農受損失的問題擺在了張永利的面前。他果斷地決定停止采收自己公司的豆角,以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的豆角。短短的幾天,300噸冷庫裝滿了,辦公室裝滿了,包裝箱用完了,有的豆角甚至要裝進麻袋堆到路上,銷售成了大問題。在當時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電話、傳真聯(lián)系客戶,運輸還要通過層層關卡,嚴重影響了出口數(shù)量。
出口受阻,張永利就臂著被“非典”感染的風險,去敲北京的大超市、大飯店的門,一遍遍地介紹著他們的綠色蔬菜。張永利為了大家甘冒風險的精神感動了客戶,長城、王府、香格里拉等大飯店向他敞開了大門,市場終于被打開了,減少了損失。
以誠待人和甘于奉獻的精神,使張永利在客戶和菜農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也促進了北京華利豐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和北京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的大發(fā)展。到2004年年底,華利豐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已擁有出口蔬菜基地160多公頃。其中在平谷區(qū)有100公頃,廣東和山東共有66公頃的基地。該合作社社員也發(fā)展到3500多戶,種植蔬菜面積830公頃,除去133公頃在平谷區(qū)外,其他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石家莊、承德、秦皇島等地區(qū)。種植品種有甜豆、荷蘭豆、西蘭花、芬蘭、菜心等十多個品種。年出口蔬菜6000噸,收入3000萬元。為此華利豐出口蔬菜合作社被評為北京市先進農民合作組織,張永利電被推選為北京市出口菜協(xié)會常務理事。為了繼續(xù)擴大出口,占領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2005年,張永利投資260多萬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現(xiàn)代化的保鮮庫和與之配套的蔬菜加工場。在寬敞的加工場房里,張永利自豪地說:“現(xiàn)在我們出口蔬菜剛剛邁出了一小步,將來我們還要發(fā)展深加工、精加工,出口蔬菜食品,蔬菜飲料,把華利豐打造成世界名牌。”(共青團中央青農部農村發(fā)展處 郵編: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