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于40歲那年赴鄉(xiāng)試,得中舉人。當“南闈捷音”到達門籬時,他悲喜交集,用二兩銀子打發(fā)走了報喜人之后,他反而傷心了起來:當了20年的窮秀才,靠舌耕、筆戰(zhàn),仍不能養(yǎng)家糊口,常常還要寄人籬下度春秋。
中舉之后,雖是名號翻身,貧困依然。第二年是丙辰科會考之期,他決定躲在長江中流的鎮(zhèn)江焦山,閉門苦讀,以爭取一戰(zhàn)告捷,實現(xiàn)他二十多年夢寐以求的理想。
行前,他忙里偷閑到雷塘去探尋玉鉤斜遺跡。雷塘又名雷陂,在揚州城北15里處。玉鉤斜在雷塘附近,是隋朝大批宮女殉葬之地,所以又被人稱作“宮女斜”。對于那些年輕美麗無辜的殯葬者,歷代文人墨客于感嘆之余,不知寫過多少哀傷的詩文。唐代孟遲浩作過一首《宮女斜》:“云慘煙愁苑路斜,路旁近冢盡宮娃,茂陵不是同歸處,空寄香魂若野花?!?/p>
那年是雍正十三年,二月初的一天,板橋懷著吊古的幽情出了城,穿過傍花村跨過虹橋,向雷塘走去。
一路上,晚風(fēng)拂面,柳絲染綠,鳥語花香。板橋為春色所迷,不由放慢了腳步,等覓到了玉鉤斜,逗留了一陣之后,已經(jīng)將近中午。他覺得口干舌燥,想找個地方,喝杯茶水。四下一看,在不遠處有戶人家,那人家的房屋面對池塘,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柴門,矮矮的粉墻內(nèi),露出一株成型的杏樹,滿樹繁花,搖曳在竹叢綠樹之間。板橋推開虛掩的柴門,走進院中,但見竹木扶疏,幾方花圃中繁花似錦,環(huán)境十分優(yōu)雅,不像普通的農(nóng)家模樣。他正在詫異,從屋里走出一位年約六旬,身穿粗布衣裙的老婦,板橋上前拱手施禮,討一杯清茶解渴。老婦人將客人請進客廳,端出一杯香茶,請客人品嘗。板橋一進客堂,便見墻上懸掛的都是自己所作的詩詞,不由驚問道:“這是誰抄寫的?”
老婦回答說:“是小女所寫?!?/p>
板橋指指上面寫的“鄭板橋”三字問道:“你們認識鄭板橋嗎?”
老婦搖搖頭答道:“久聞鄭舉人大名,但鄉(xiāng)野人家無緣相識?!?/p>
板橋聽罷,頓時就有一種偶遇知音之感,便指指自己笑道:“在下就是鄭板橋?!?/p>
“啊!你就是板橋先生?”老婦人吃驚地上下打量著這位其貌不揚的不速之客。
“鄙人正是?!?/p>
“小女有幸?!崩蠇D高興地說著,轉(zhuǎn)身向室內(nèi)興奮地喊叫了起來:“五姑娘快來!五姑娘快來!你最敬重的板橋先生來啦!”
過了一會,并不見女兒出來。老婦說:“日已近午,如不嫌棄,就請先生在舍下用點便飯。”
板橋走了許多路,早已饑腸轆轆,便滿口應(yīng)承道:“打擾!打擾!”
不一會兒,老婦端來一碗辣豆腐花,一碗炒筍尖,一碗白米飯,板橋連聲稱謝著坐下來吃飯,一邊與老婦人攀談了起來。
這老婦人好像見了故人,與鄭板橋拉起了家?!瓉硭麄兪谰訐P州,主人饒宏做過一任縣令,因她的丈夫生性豪直,厭惡官場爾虞我詐,憤而辭去官職,賣掉城內(nèi)房屋,來到雷塘隱居,靠種植花木度日。膝下無兒,只有五個姑娘,四個姑娘都已出嫁,幼女五姑娘剛剛17歲,待字閨中。五姑娘白日幫助父母蒔花,夜晚跟父親讀書、學(xué)琴。兩年前,他的父親突然去世,只剩下寡母弱女,不能外出賣花,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生活日見窘迫,老母日夜憂愁,五姑娘只埋頭于詩詞古琴之中……
“咳!”老婦人嘆息著說:“昨夜練琴直到更深,先生到時,她還未醒呢!”
“荒郊村野,想不到有如此高雅女子?!卑鍢蛐睦锇蛋稻磁迤饋?。
這時,只見室內(nèi)簾影拂動,款款走出一位妙齡少女,她衣色淡雅素凈,上身穿一件淡茄花色寬袖夾衫,下身是一條淺豆青壓絳散腿褲,頭綰雙髻,齊眉的劉海下,閃動著一雙清澈深邃、眼稍微微上翹的明眸。板橋望過去,她便微紅了臉,低下了頭,愣愣地站在里間房門口,好像很害羞的樣子。一時間倒使大家都很尷尬。過了一會兒,她定了定神,輕步向前,向客人道了一個萬福,微微一笑,說道:“不知尊客光臨,有失遠迎,請恕村女慵懶?!?/p>
五姑娘那明目皓齒的形象和落落大方的語言,倒使板橋拘束起來,他匆忙答道:“豈敢,豈敢,無端打擾,望姑娘海涵。”話一出口,又覺得有些失禮,連忙又向老婦拱手道:“也請老人家海涵?!?/p>
五姑娘站在母親身邊,繼續(xù)說道:“村女有一事相煩,不知能應(yīng)允否?”
“這個么……一定從命?!?/p>
“村女酷愛先生詩詞,尤其喜愛《道情》十首,不知先生能否為村女書寫?”
板橋平靜地一笑道:“這有何難,只是……”說著往桌上看了看。
“筆墨紙硯都有,請稍候。”五姑娘說著進房取來淞江密色花箋和湖筆、紫端石硯擺在桌上。接著,她錦袖輕挽,纖手磨墨,那姿勢,那神態(tài),如清風(fēng)拂柳,如行云弄月,如三月桃花,如絕璧幽蘭。板橋直看得如癡如醉。五姑娘墨研好,輕輕遞過筆來。板橋理好紙,即開始大筆揮灑。只見他時而如疾風(fēng)驟雨,江湖翻卷;時而如小橋流水,微風(fēng)細雨,腕下似有神助,不知不覺間,已似風(fēng)卷殘云,洋洋灑灑揮成一幅長卷。寫完駐筆一看,自己也暗暗吃驚,近些年來,不知寫了多少遍,自己都不稱心,沒想到平日萬般追求不到的,今日竟在腕下表現(xiàn)出來了。他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接下來是題款,板橋笑問道:“請問姑娘尊姓大名?”
姑娘輕啟朱唇說:“就題饒五姑娘好了。”
板橋落好題款,剛要放筆,五姑娘又說道:“先生盛日壯游,必有所吟,村女再請先生可否即興一首?”
板橋心里高興,不加思索,脫口應(yīng)道:“既如此,就妄吟幾句罷。”
五姑娘立刻遞過一方花箋,板橋略一沉吟,提筆寫下了一闋《西江月》:
微風(fēng)曉雨初歇,紗窗旭日才濕,繡幃香夢半朦朧,窗外鸚歌未醒。
蟹眼茶聲靜悄,蟲下織簾影輕明,梅花老去杏花勻,夜夜脂胭怯冷。
贈饒五姑娘 乙卯仲春 板橋并書
寫罷板橋雙手將詩箋遞給饒五姑娘母女,她倆讀完這幾句詞,都明白了其中含義。接著老婦向女兒暗示一眼,姑娘心領(lǐng)神會,臉色一紅,匆匆進房去了。
老婦等女兒進了房,鄭重其事地向客人說道:“板橋先生,老婦也有一事相請,先生萬勿推辭?!?/p>
“一定,一定,老人家請講。”
老婦近前一步,鄭重地說道:“小女敬重先生,愿以身相許?!?/p>
板橋說:“我是貧寒的讀書人,如何能娶上這樣的美女呢?”
老婦說:“村婦不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只求幼有所歸,老有所養(yǎng)?!?/p>
板橋心想:元配夫人徐氏去世后,續(xù)娶郭氏,因不會體貼人而不稱心,如今這個姑娘懂詩善琴,何不要來為妾,于是就答應(yīng)說:“今年是乙卯年,明年丙辰年,我去京城參加進士考試,到丁已年,若能高中,再來迎娶,能否等待?”
老婦與姑娘都說:“能!”
板橋高興地說:“由于身邊沒帶什么貴重物品,就以所贈詞為訂婚信物?!?/p>
母女倆都欣然同意。
板橋回揚州后不久,饒氏家中因貧困而變賣了能賣的所有東西,包括屋前的五畝小園。這時,有一個富商趁人之危,提出愿出七百兩銀子為聘禮,迎娶饒五姑娘。因被貧困所迫,母親有些動心,但饒五姑娘堅決不依,正氣凜然地說:“已同鄭公有約,背之不義。況七百兩銀子也有用盡之時。不過一年,鄭公必歸,請母耐心等待。”
且說江西蓼州有個名叫程羽宸的,生性好游,多年來足跡幾乎踏遍了大江南北且也善于寫詩,寫下了不少歌詠名山大川之作。去年遠游路過真州,看到板橋?qū)懺诩t閣上的“山光撲面因新雨,江水回頭為晚潮”那副對聯(lián),十分驚異那奇特的書法,工整的對仗,他問茶肆主人,板橋是誰?主人故意拐彎抹角,并不直說,告訴他只要到揚州,你就知道板橋的為人了。程羽宸到揚州后,知道了板橋的人品學(xué)識,他十分佩服,便想和板橋見面,誰知此時板橋進京應(yīng)試,使程羽宸很失望。繼而又聽說板橋與饒氏一事,這位俠肝義膽的羽宸,便產(chǎn)生了成人之美的念頭,他當即趕至饒氏家中:“板橋來給饒氏姑娘送聘金?!闭f罷取出五百兩銀子遞與饒氏。這真是雪中送炭,使饒氏母女萬分高興。
程羽宸后來與板橋見面,就將此事告訴了他,又從隨身所攜的包內(nèi)取出了五百兩銀子放在桌上,請他權(quán)充迎娶之資。
板橋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人慷慨解囊,資助成就他與饒氏姑娘的婚姻,所以使他對程羽宸感激不盡。
后來,鄭板橋買下了揚州有名的李氏小園作為新房,把饒氏姑娘熱熱鬧鬧地娶了進來。
【責(zé)編 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