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佩瑜
每看到身邊學生的點滴進步和健康成長,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她——維,兩年前我曾經(jīng)最喜歡、最關(guān)心的一位學生。
當年的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邁入高中大門。她不僅成績優(yōu)秀,而且組織活動能力強,善解人意,是個勤奮懂事的學生。開學初,在了解學生的家庭、父母等各方面情況時,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維的家境十分貧寒,多虧一位好心人的援助才使她得以圓了高中夢。良心和職責告訴我:一定要幫助家貧志堅的維順利考上大學。從那以后,我對維格外關(guān)注。不久后,家庭的困境使維的學習、生活再次陷入“危谷”——她甚至無力解決在校的溫飽問題。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在班級開展送“愛心”活動,為她捐助生活費,同時代她申請校助學金,以解她的后顧之憂。我告訴她,只需要她安心學習,其他不要去多想,有困難老師和同學們會頂著。面對這一切,維感激萬分,我也認為,本就優(yōu)秀的她一定會更出色??删S的成績卻令人意外地直線下滑……我不斷安慰她,鼓勵她,以朋友的身份勸說她別對偶爾的失誤太在意,人生需要向前看。可一年后,維還是拒絕了老師、同學們的再三挽留一她輟學了。
幾天后,我收到維的來信。信中說:“我無顏向老師道別,一年來,老師、同學們的幫助很多很多,我十分感激,唯有用優(yōu)秀的成績才能回報你們??晌覅s總也控制不了自己胡思亂想,我怕成績下滑,怕考試的結(jié)果令大家失望,怕無法把握自己……”
唏噓之余,我開始反思:我們對維的幫助錯了嗎?本著教師的天職和人性的道義,我們并沒錯。但為啥想幫一把卻反而使她走向希望的另一端呢?細細思索,我若有所悟:在關(guān)心、幫助弱者時,僅有愛是不夠的,愛只是外在施與的,重要的是要讓她的內(nèi)心學會堅強。維的自尊心很強,外表堅強的她內(nèi)心卻非常脆弱。面對幫助,她認為只有用優(yōu)秀的成績來回報大家。因此,她學習更努力更勤奮了。殊不知,這種動力背后其實更多的是壓力。在沉重的壓力之下,她太在乎成績的得失了。于是,患得患失間,心理包袱越背越重,無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最后形成惡性循環(huán),讓心靈脆弱的她再也無法承受了,只能以輟學的方式逃離。
現(xiàn)在的我,也漸漸明白,對于這類貧困但自尊心特強的學生,除了愛之外,別忘了心理輔導,加強心理素質(zhì)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讓他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幫助并不是都要回報的,只要努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