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個秋老虎肆虐的日子。
我值班的時候來了一個學生家長。她四十多歲,長得很瘦,臉上冒著汗。她問我她的兒子王偉咋樣,可我還不認識。
她說孩子往家打電話,有哭腔,問了半天才知道,來這上學一個月,已經瀉肚一個月了。吃氟哌酸已經不管事了,貴點的藥又舍不得買。孩子不讓她來,嫌花路費,可她放心不下,咬咬牙還是來了。
我問她是哪里人,才知道和我老家并不遠,可往返的路費也要8塊錢哪!
她說家里沒條件,就靠她一個人打工,一個月掙300塊錢。王偉沒考上大學,在家哭了好幾天,原來學校的老師去找他復課(沒有老師不喜歡他的),免收復課費,可他們想換一個環(huán)境,還是花3000塊錢到這來了——這還是重點中學,教學質量高啊!
她說王偉特懂事,這么大了,正是愛美的時候,可總揀爸爸的舊衣服穿,也不嫌棄。吃飯總是吃到八分飽。臨來囑咐媽媽別什么都舍不得,也看看電視。平時家里一個月的電費是4塊,暑假王偉看電視了,他心情不好,她也沒管他,一個月就花了十塊。
原來在她三十五歲時,丈夫遇車禍死了,因為思念,因為孩子,她沒有再婚。多不容易的女人!多懂事的孩子!
快下課時,我到班里找到王偉,告訴他,他媽媽來了。這個男孩是不錯!作文講評時他發(fā)過一回言,很莊重、很淳樸的一個人,只是說話稍有點像女孩子。
善良、要強、淳樸、正直的孩子,我不知道在貧窮的陰影下,他的將來會怎樣,祝他順利。
作為一個科任老師,上課來了,下課走了,自習課時走一趟,也幾乎沒人問問題——教語文嘛,所以和學生很隔膜,因隔膜感情也淺。和家長的一番話,讓我的心激動起來。孩子在我的眼前也一下子親切了,可憐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活潑生動,有血有肉。生活需要這樣的談話,這樣,我們對工作才會有一種溫情。
我喜歡和家長談話,尤其是農村家長。他們更讓我意識到一種責任——遠遠勝過空洞的說教。他們粗笨的服裝,黧黑的臉龐,滄桑的皺紋,指間的泥土,質拙的話語,讓你看到和感到生活的種種艱難,體會到他們熾熱的希望,心靈得到震撼和升華。
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華的社會里,學得功利的我曾一次次輾轉難眠,為自己的工作抱委屈。十九年的教齡,夜以繼日的工作,日益艱難的管理環(huán)境,精湛的教學水平,換來的卻是每月不足千元的工資和平平淡淡的位置。與別的行業(yè)工資水平、辛苦程度的比較,與大城市教師福利待遇的比較,讓我的心理嚴重失衡。我彷徨動搖,往日對這份工作的浪漫情懷消失殆盡。但是,一次次在學生家長面前,尤其在農村家長面前,我的種種抱怨蕩然無存,我的不平衡轟然倒塌——我遠比他們幸運,我遠比他們富足!我的靈魂幸運的由功利境界提升到道德境界。我想起童年時學過的白居易的《觀刈麥》中的幾句: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是的,和他們相比,我還有什么不滿的呢?我感謝他們,過濾了我浮躁的心,讓我的靈魂沉靜下來。我深深地懂得,學生交到我們手里的每一分錢都浸透著他們父母的血汗,我升騰起一種質樸崇高的責任感和悲憫的情懷,可我有什么權力悲憫他們——我的父老鄉(xiāng)親呢?
和家長談話——用這種方式,給心靈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