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吉·沙瑞 譯/李俊濤
“有意義的教學”意味著什么?當我讓在教學監(jiān)督與課程發(fā)展協(xié)會的同事們描繪一堂有意義的課堂學習經歷時,他們講述了以下的故事:
我的政治學老師,楊先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他非常風趣,曾經在空軍服過役。他總是能使課堂充滿樂趣。除此之外,他在課堂上經常談論時事,即那些明顯地影響著我們及整個世界的事情。有一次課上,我們觀看了兩部關于福利制度的短片。在其中的一部片子中,這個制度被稱為“上帝拯救靈魂的恩典”;而在另一部片子中,它卻成了懶漢們的依靠。楊老師讓我們就對這個制度的理解展開辯論。
我要提到的一門課是等差級數微積分,老師是德利亞先生。現在想起來,我想我不能說我喜歡他的課。那是一門晦澀難懂的微積分。但我能說的是,從我走進教室到我聽到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我一直都是保持警覺的。有的時候,他會繞著教室跑,因為他是那么的匆忙。他把他自己,還有我們,推到了極限。由于他對這門課程是如此地熱衷,他總是會吸引你的注意和尊敬。在他的課堂上,我學得又快又多。
我的英語老師是巴斯德博士,一位年紀較大的先生。他是荷蘭移民。作為完成他這門課學分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要選一位美國文學人物作為我們在整個一學年中研究的對象,并要成為研究這一人物的權威。我選擇了劇作家尤金·奧尼爾。我閱讀了他所有的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我已經不記得當時所呈遞的最終作品,但是我確實記得的是深入地鉆研這一課題并感受自己知識淵博所帶來的樂趣。
我的一位老師,奧康納小姐,在上課的頭幾天對我們進行了一次測驗。她讓我們說出在從學校的大門到她的教室的這一路上我們都注意到了什么。我也許只注意到了兩樣,最多三樣。在整個一年的時間里,她都在教我們要走出課堂并要注意周圍的世界。
我要講一個關于我女兒的故事。女兒四年級的老師,赫利格先生,在他的課堂上強調寫作。他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對全班同學朗讀自己的作品,并且鼓勵學生給予建設性的反饋意見。有一天,他對我的女兒說,她是一個非常有天分的作家——實際上,他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她的作品發(fā)表。那就足夠了,從那以后,我的女兒一直在寫作,并把自己當成了一名作家。她最喜歡寫的是小說。
我的同事所講述的這些有意義的課堂的故事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所提到的老師都具有很高的期望,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給予鼓勵性的反饋,在課堂上帶來驚喜,甚至是戲劇性。他們都能叫出那位在某一時刻或某一學期無論是憑借人格的魅力,愛心,專業(yè)知識,或是教學方法給他們留下永久的記憶的老師的名字。有些故事是非常具體的,例如說,老師把一株花帶到了課堂;而有些則是僅憑印象的“我不知道為什么喜歡那門課。并不是課堂上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我難忘,就是那個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作為新的學年與出版年的開始,我們選擇了“有意義的教學”這一題目被作者杰奎琳·格蘭諾·布魯克思稱之為“教育的毫無爭議的目的”。
在《真正的成就:重新構建智力才能學?!罚?996)一書中,弗雷德·紐曼和同事們寫到:真正的成就代表著有價值的、重要的和有意義的智力成就,例如那些成功人士所取得的成就:科學家、音樂家、企業(yè)家、政治家、工藝師、律師、小說家、醫(yī)生、設計師等等……對學生來說,重要的智力成就有三個關鍵的標準:知識的構建、受過訓練的探索及對學校外的成就的評價。
我們的作者承認:為真正的成就去教學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這項任務已經超越了傳授技能和事實;這項任務涉及與學生們進行溝通以及教給他們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去運用所學的知識。
作家杰·麥克狄修、伊利亞特·塞夫和格蘭德·維金斯認為,有時挑戰(zhàn)會影響有意義的教學,尤其是讓學生們通過標準化的考試的要求。他們認為老師確實可以做到全部——即教會學生通過考試所應該知道的一切,又讓他們懂得在學校所學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但是前提是他們要記得哪一個具有優(yōu)先權。
歡迎新學年的開始。為什么不去問一問你的學生和同事他們迄今為止最有意義的課堂經歷呢?你要提醒自己,這也許會成為他們,也會成為你,最美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