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最早是老教育家陳鶴琴說的。
在把這句話“老調重彈”之前,我們先來看幾份“黑色檔案”:
1.牛頓讀小學時成績一團糟。
2.彼德·丹尼爾小學四年級時常遭到老師菲利浦大大的責罵:“彼德,你功課不好,腦袋不好,將來別想有什么出息?!?/p>
3.丘吉爾小學六年級被留級,而他的前半生也充滿了失敗和挫折,直到62歲。
4.小時候,所有老師和長輩都認為達爾文資質平平,和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5.李昂·尤里斯高中時3次補考。
6.托爾斯泰大學時因成績大差而被退學,老師認為他既沒有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的意愿。
7.巴斯德讀大學時,他的化學成績在22人中排第15名。
8.邁克·福布斯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無緣成為校報的編輯。
9.伍迪·艾倫在紐約大學與紐約市立學院的電影制作科目不及格,英文也不及格。
10.艾里森從小有“壞男孩”之稱,曾被耶魯大學開除。
11.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且,他曾被要求退學。
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看幾份“成功記錄”:
1.牛頓:英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創(chuàng)建了微積分和經典力學。
2.彼德·丹尼爾:發(fā)跡后,他買下了當初經常打架的街道,并出版了一本書《菲利浦太太,你錯了》。
3.丘吉爾:英國政治家,兩任英國首相。
4.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
5.李昂·尤里斯:暢銷書作家,其代表作為《出埃及記》。
6.托爾斯泰:俄國最偉大的作家,《戰(zhàn)爭與和平》是其創(chuàng)作的一部史詩性巨著。
7.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8.邁克·福布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yè)雜志——《福布斯》的總編輯。
9.伍迪·艾倫: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作家、制作人以及導演。
10.艾里森:曾名列世界第四大富豪。
11.愛因斯坦: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chuàng)建者。
把這11份“黑色檔案”和“成功記錄”比較一下,我們會覺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這11個人在“黑色檔案”階段,當屬令家長揪心、老師頭疼的角色,可在“成功記錄”階段,卻是令世人難望項背的佼佼者。把這11個例子前看看后看看,誰還敢再對孩子說“你這輩子都別想有什么大出息”這句話呢?
可為什么一句很有哲理的話,現(xiàn)在卻被異化為套在老師頭上的“緊箍咒”?我看,主要原因還是我們扭曲了“教好”的標準,“成績好,分數(shù)高”的單極目標、淺表層目標、功利目標,是使“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異味的“罪魁禍首”?,F(xiàn)在,世人的視神經、腦神經中,分數(shù)這根神經潛滋暗長,瘋狂膨脹,“教好=考高分”的評價標準,在把老師往死胡同里逼,把學校往死胡同里逼,把教育往死胡同里逼。
所以,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溫這幾份“黑色檔案”、“成功記錄”,重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我想告訴普天下的父母:會種大豆的大兒子和做總統(tǒng)的二兒子都一樣地優(yōu)秀。也想告訴所有的老師:鄙夷的眼神里有未來的牛頓、丘吉爾,斥責的唾沫星里有將來的托爾斯泰、愛因斯坦,任何人都不能裁斷孩子的將來,千萬不能被世俗左右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和行為。
(作者單位:東臺市三倉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