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中國教育已經(jīng)進入全面素質教育時代。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適應新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高校教師隊伍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國家人才的培養(yǎng),對國家的未來,對民族的振興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和關注的問題。
一、以調查為依據(jù)了解教師素質情況
教師的直接工作對象是學生,自然,學生的回答應是重要的參照?;谶@種考慮,筆者對我院2004級外語系的54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你認為高校教師應該具備那些素質?當前高校教師的素質如何?希望了解到學生看到該問題時的第一反應。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這應是學生心目中老師最應具有或最缺乏的東西。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從整體上看,同學們更關注的是教師知識含量、師德、公平和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你認為高校教師應該具備那些素質?),我們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九個答案:
1.一視同仁,與同學相互交流,了解自己的同時,給予學生課外視野,談吐文雅,善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具有扎實的專業(yè)課知識,能夠隨時調整授課方式,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3.具有專業(yè)精神及道德,高校教師不僅引導學生走向知識海洋,最重要的是還要培養(yǎng)學生怎樣學做人,所以要有“德”。4.最重要的是師德,對學生一視同仁,盡量用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授課。5.高校教師應具備高學歷、高水平,切合實際,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德才兼?zhèn)洹?.高校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知識量,知識廣博,只有這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同時應具有職業(yè)道德。7.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熱愛自己的事業(yè)。8.耐心、愛心、學識、精力、信心、樂觀、品德良好。9.有教無類、多體察學生、言談舉止高雅、不打官腔、笑臉。
同學對老師知識、能力和師德的期待也許是每一位教師會自然想到的,但同學提出的“一視同仁”問題,確實有些意外。
針對第二個問題(當前高校教師的素質如何?),多數(shù)同學回答較簡潔,現(xiàn)選十個答案做參考:
1.素質還行,但與學生交流太少。2.我認為大部分高校教師素質良好,小部分素質有待提高和改善。3.現(xiàn)在高校教師一半以上素質一般,不能完全勝任自己所在之職,缺乏責任心,有些甚至不能平等對待他的學生。4.還可以。5.現(xiàn)在高校教師的素質整體挺好,但個別雖然有學歷,但沒能力。6.現(xiàn)代高校的教師還沒有完全脫離給學生“填鴨式“教學的方式,充當各方面的保姆,給學生留的自由空間不夠多。7.基本滿意。8.總體還算可以,但有一些不怎么樣。9.大部分不錯,小部分差勁。10.責任心不夠強,活躍課堂能力不夠強。
從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當前高校教師的素質與學生的期望值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提醒廣大教師要不斷進取,努力向上,來不斷縮小差距,做高素質的新時代教育工作者。
二、從我做起提升高校教師素質水平
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必須正視的問題,也是每個教師必須“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的責任。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價值。
1.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提升親和力與責任心
作為學術主體和學術道德的維護者、建設者,高校教師必須自覺融入“以德治國”的偉大方略,落實到“以德治學”的行動中。江澤民同志曾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堅持嚴謹治學、事實求是、民主求實的學風。要甘于寂寞、淡薄名利、力戒浮躁、潛心鉆研;要認真讀書、多思慎想,關注現(xiàn)實世界,注重學術積累;要厚積薄發(fā),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強團結,通力合作,在學術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進步……”這段話正是高校教師應努力追求的思想道德水準和行為準則,也是教師對學生一片愛心與責任心的源泉,當教師具備了這些素質時,他的親和力自會油然而生。
2.培養(yǎng)業(yè)務素質,提升自信心
業(yè)務素質是教學實踐活動中最基本的素質。它要求教師必須切實地、嫻熟地掌握專業(yè)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且要努力達到精通的程度。要了解掌握本專業(yè)(學科)知識的過去歷史、現(xiàn)金動態(tài)和今后的發(fā)展趨勢;能掌握和運用本專業(yè)現(xiàn)已獲得的最新科學成就,熟知本專業(yè)正在解決以及尚未解決的學術問題。并隨時掌握和更新知識結構,研究新的方法和手段,跟上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師要對本專業(yè)(學科)相關的專業(yè)(學科)有所了解,因為各個專業(yè)(學科)知識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它可使我們開闊思路,把握學科發(fā)展方向,增強各專業(yè)(學科)間的聯(lián)系,以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同時也是培養(yǎng)適應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能力是業(yè)務素質的綜合反映,是能否完成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毋庸質疑能力是有差異的,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與所從事的教學活動相適應的能力水平,這樣才能順利地、迅速地、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實踐活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學方法與手段在不斷更新,因此,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才能真正提高業(yè)務素質。業(yè)務素質的提高會使教師在講臺上更充實和自信,是贏得同學尊敬的重要前提條件。
3.改善心理素質,提升外表氣質
健康的心理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師對心理挫折的承受力。思想道德、知識能力等素質都是建立在心理素質之上的。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個人的心理素質:建立“事業(yè)型”的心理,要具有追求事業(yè)成就感的強烈愿望和決心;善于控制自我情緒,努力保持高興、熱情、爽朗、幽默、興奮的積極情緒,克服悲觀、苦悶、冷淡、惆悵、憤怒、失望、沮喪的消極情緒,這也正是同學所期望的“笑臉”;具有高尚的情感品質,要善于控制、支配和調動自我情感,根據(jù)一定的目的、具體的環(huán)境和狀況,決定情感表達的傾向、方式和分寸;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意志是教師自覺的根據(jù)目的來支配、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xiàn)目的的心理活動,是教師順利有效地進行教育活動的保證。事實上,良好的心理素質會使教師更具活力、魅力和對學生的吸引力、親和力,更是提升外表氣質的內(nèi)在決定因素。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的重要條件。教師、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應為此去作出努力,從而不辜負廣大學生的熱切期待?!吨袊逃母锱c發(fā)展綱要》指出:“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zhàn)略主動地位。”中國的發(fā)展關鍵在教育,教育的發(fā)展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從多方面修善和塑造自己,全面提高和完善個人素質,在新的歷史時期,努力成為道德高、業(yè)務精、心態(tài)好的高素質教師,為祖國的發(fā)展和振興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