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生干部的選拔
1.選拔原則。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應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完全由同學選舉產(chǎn)生的干部,雖然群眾基礎較好,但往往存在人緣好、能力弱現(xiàn)象,或者是“老好人”現(xiàn)象,真正做起事來不講原則或只憑個人感情親疏做事。自我推薦或者同學推薦可以使一些自己想干,同學認為能干,實際上也會干的同學進入干部隊伍。完全由直接任命產(chǎn)生的干部,往往會造成群眾基礎薄弱問題,以致阻礙正常的學生工作的開展。因此,在選拔學生干部時,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
2. 選拔標準。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應該高標準、嚴要求,可概括為四個字,即好、能、勤、巧?!昂谩笔侵妇哂懈呱械牡赖虑椴俸土己玫牡赖缕焚|(zhì)。“能”是指,具有較好的領導才能、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良好的交際溝通能力、突出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扒凇笔侵?,具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和任勞任怨的道德品質(zhì)?!扒伞笔侵?,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應變能力。如果四個字都能做到,那就是很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了。
3.選拔模式。選拔模式應根據(jù)不同層級學生干部進行靈活運用。對于一般班團干部,可采用推薦——選舉——考察——任命這一模式。對于系級以上學生會主要干部,包括正副主席各部正副部長,則由輔導員推薦侯選人,進行公示,由各級學代會通過無記名投票差額選舉產(chǎn)生學生委員會常委,具體職務應視個人特長、性格、能力由學生工作領導組最后確定。對于系級以上學生會各部委員、干事,則由同學自薦經(jīng)部長自行挑選后報學生工作領導組審核確認即可。對于任何級別的選舉都必須堅決杜絕票數(shù)最多者就一定當選最高職務的思想。
二、 學生干部的任命
學生干部的任命也是一門藝術,任命得當與否不僅可以反映出學生工作者的用人水平,甚至關系到學生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筆者認為,學生干部的任命應在遵守一定原則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式。
1.任命原則。任命應把握好以下四個原則:公開公平原則。選拔應該是公開的,那么任命也必須是公開的。德才兼?zhèn)?,任人唯賢原則,即有德無才不用,有才無德慎用,德才兼?zhèn)渲赜?。揚長避短,量才使用原則,學生干部的任命應對中選者本身的性格、特長、能力、生活閱歷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察,用其長避其短,因才任命。結(jié)構(gòu)優(yōu)化原則,這一原則把握的好壞也是很能反映學生工作者的用人水平的。學生干部的任命應有一定的男女比例、地區(qū)比例和不同群體比例。
2.任命方式。高校學生干部的任命主要有四種方式,分別是張榜公布、大會宣布、文件任命和發(fā)給聘書。他們分別適用于不同層級的學生干部。
三、 學生干部的培訓
對學生干部進行培訓是提高學生干部素質(zhì)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徑。它可以依托一定的培訓機構(gòu)通過不同的形式將培訓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干部。
1.培訓機構(gòu)。主要依托黨團校和政工干部隊伍。前者適用于集體的定期的系統(tǒng)的培訓。后者主要適用于個別的平時的局部的輔導。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干部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干事、委員編入初級班培訓,部長、班長、團支書編入中級班培訓,正副主席、書記編入高級班培訓。
2. 培訓形式。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可以有多種形式,如舉辦培訓班、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研討會和個別談心輔導等。
3. 培訓內(nèi)容。無論采用何種形式,其培訓的內(nèi)容大致都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基本素質(zhì):思想政治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基本能力:組織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溝通能力、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文書處理能力等?;疽庾R:大局意識、民主意識、服務意識、人本意識、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境WR:禮儀常識、組織常識。這方面內(nèi)容往往被忽略了,但是它卻是最能直接反映學生干部素質(zhì)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筆者認為禮儀常識和組織常識一定要列入學生干部的培訓內(nèi)容。
四、 學生干部的管理
對學生干部的管理是學生干部選用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干部的管理加強制度建設是必要的,人文關懷更是不可或缺的。
1.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學生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嚴格的考評機制和相應的激勵機制等。
2.人文關懷。制度是無情的,管理是有情的。對學生干部的管理,單靠制度的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制度約束和人文關懷并重才是合理的。
五、 學生干部的考核
考核學生干部是用好學生干部的重要保證,是對學生干部進行監(jiān)督的有力保障。
1.考核內(nèi)容。主要應包括思想政治方面、學習方面、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等四個方面。因為學生干部既是干部更是學生,他們來源于學生群體,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普通同學對他們的印象以及評價進而影響到工作的開展。所以,筆者堅持認為應對學生干部進行全面考核。學習方面,應著重考核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工作方面,應著重考核工作作風、工作態(tài)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業(yè)績等。生活方面,應著重考核生活作風、遵規(guī)守紀和干群關系等。
2.考核方式。對學生干部的考核主要包括公開述職、干部互評和群眾評議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交叉使用。公開述職可以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學生干部的演講水平,樹立學生干部的威信,展示學生干部的風采。干部互評,可以讓干部之間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群眾評議,則可以考察干部的群眾基礎,群眾基礎是學生干部開展各項工作的必要條件。
對學生干部的考核,除采用一定的考核方式根據(jù)考核內(nèi)容逐項考核外,還應制定一定的考核等級。大致可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當然,這可根據(jù)不同需要制定。
六、 學生干部的獎懲
對學生干部的獎懲,是根據(jù)大自然“優(yōu)勝劣汰”原理制定的,它是對考核結(jié)果的應對,也是保持學生干部隊伍先進性的必要保證。對學生干部的獎懲,應遵循“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原則。當然,對學生干部的獎懲不應只是簡單的獎懲,更應做好隨后的思想工作。
總之,高校學生干部的選用過程是個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我們每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jié)、探索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zhì)的學生干部,才能使我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進展,才能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