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五點,演員休息室里,話劇《在床上》的導(dǎo)演兼制作人楊昕巍正在調(diào)整演出的細節(jié)。“天放,這里要加一句話‘我從來不吃夜宵……(是紅燒排骨味的嗎)’,方婷和大路的床單這回一定要鋪整齊嘍……”據(jù)說這是每場演出前必經(jīng)的程序,作為一部要讓觀眾微笑著回家的喜劇,《在床上》的導(dǎo)演與演員對每一個出彩的地方如琢如磨,雖然已是第四場演出,但是本子仍在不停地接受打磨。
楊昕巍:亮出生活底色
憑借著《今夜請將我遺忘》和《天堂——打左燈向右拐》,楊昕巍的“青春殘酷”系列已連續(xù)兩年贏得“賀歲”票房的成功,今年他推出了第三部賀歲劇《在床上》。
雖然已有兩年的成功運作,但是楊昕巍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作品,尋找風格和樣式的突破,在透著沉重的《今》劇和涂滿蒼涼的《天》劇之外,賀歲劇還可以是怎樣的?“在看了太多的有關(guān)‘世紀病’的作品之后,我開始反省,我們有太多關(guān)于婚外戀的作品,但卻忽視了生活本真的底色——一種基本的、溫暖的生活狀態(tài)。我很喜歡《金色池塘》,我在想為什么我們不能有一部這樣的作品?把生活里的湯湯水水透析出來,有一些小樂趣,有一些小煩惱,還有一些小小的溫情。所以今年,我試圖導(dǎo)演一部純粹的賀歲話劇,讓人愉快、輕松,一如新年這個節(jié)日的本色?!庇谑?,《在床上》嘗試用輕快的調(diào)子表現(xiàn),用喜劇的形式思考,把都市知識青年遭遇的情感、住房、求職和婚姻的煩惱用笑和溫情化解。“這是我嘗試的另一種賀歲劇——帶著對逝去一年的總結(jié)和對新一年的期冀,給予希望和美好,沒有說教,沒有故弄玄虛,只有整場不停的笑聲。我把它作為‘青春溫馨’系列的第一部?!?/p>
如果說楊昕巍的《今》劇和《天》劇還帶著濃厚文藝色彩的話,那么新作《在床上》從名字到情節(jié)都“實在”得與上述兩劇格格不入。兩小時的表演里綴滿了讓人會心與忍俊不禁的細節(jié),使這部勾勒平淡生活的話劇具有了濃縮快樂的魔力。正如《題記》所說:“讓你笑,讓你惱,讓你嗔,讓你會意……”,從“實在”中發(fā)現(xiàn)、感受容易錯失的簡單快樂?!半m然和以往的作品有風格上的差異,但是它所帶來的戲劇美感是相同的”,讓楊導(dǎo)興奮的是,不少跟隨了他兩年的戲迷對這出新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郝平:扣準喜劇脈門
《在床上》的演員中不但有年輕一代,也有“少壯派”,剛獲得第二十二屆戲劇“梅花獎”的郝平就是其中一員。談起這次獲獎,郝平謙虛地將其歸結(jié)為運氣,但是面對獲獎后觀眾更高的期待,他也感受到了不小壓力。這次加盟話劇《在床上》,是他與楊昕巍導(dǎo)演的首次合作,對于這次參演,他感受良多:“這部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沒有大段的獨白和夸張的肢體語言,相反,為了呈現(xiàn)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我經(jīng)常一邊和戲中人物對話,一邊手里操持著瑣瑣碎碎的事,好像置身于生活的原生態(tài)中,給人感覺特別‘生活’,臺詞看似隨口說出,其實在排練中我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p>
這次郝平飾演的新婚丈夫郝天放,憨直可愛,頻頻贏得觀眾的笑聲。郝平說,每個精彩“笑點”的背后都是一段痛苦的“創(chuàng)作”和“打磨”過程,“因為我們首先必須讓自己滿意,才有信心得到觀眾的共鳴。”雖然郝平飾演過不少喜劇人物,比如此次獲獎的伊萬(《藝術(shù)》)和獲得第十三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配角獎的博勝之(《正紅旗下》),“但是這次我仍然嚴陣以對,因為喜劇比正劇和悲劇難演得多。飾演喜劇角色首先要有一個很關(guān)鍵的心理基礎(chǔ),就是對劇本、情節(jié)的充分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把喜劇這種反生活常態(tài)的戲劇效果表演得流暢自如其次,要講求技巧,在常態(tài)和非常態(tài)間進出自如,前一分鐘還是正常的談吐,后一分鐘就要迅速轉(zhuǎn)換扔出‘包袱’,不動聲色間地將喜劇效果發(fā)揮到極致最后,說臺詞必須集中精神,踏準節(jié)奏,在觀眾笑的預(yù)期達到最高值時將其呈現(xiàn)出來?!?/p>
許多人認為喜劇好演,其實不然,在郝平看來,每演一部喜劇都是一次大檢閱,它迫使你調(diào)動所有的儲備?!把萃辍端囆g(shù)》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儲備都用完了,為進一步提高,我參演了不少正劇,從中積累技巧,這次演《在床上》就派上了不少用場,這種交錯扮演對提升演技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