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劇歷史上,袁濱忠是個值得書寫的優(yōu)秀表演藝術家。他的一生,短暫而燦爛。由于十年動亂的悲劇,他僅僅活了36歲就離開人世,但卻給滬劇舞臺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貴的藝術遺產(chǎn)。他創(chuàng)造的滬劇袁派藝術,至今魅力不減,他傾注了無數(shù)心血的《苗家兒女》、《紅燈記》等優(yōu)秀劇目至今盛演不衰。
這次為紀念他逝世38周年舉行的演唱會盛況更讓人感動。逸夫舞臺門前連續(xù)三天車水馬龍,人們驚嘆,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看到戲曲演出如此火爆的場面了。
紀念袁濱忠的演唱會之所以引起轟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它獨特精巧的構思?,F(xiàn)在各種各樣的演唱會開得很多,但有特色的卻不多,往往是羅列幾個唱段、幾個折子戲。而這臺演出的可貴之處是把袁濱忠的曲折人生經(jīng)歷和他的藝術創(chuàng)造非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演唱會一開場就展示了袁濱忠出生的上海里弄小閣樓,敘述了他辛酸的童年。他從小寄人籬下,由于天資聰慧,考取了上海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境貧寒,不得不中途輟學,拜師學藝。這些鮮為人知的往事,引起了觀眾的唏噓慨嘆。
對袁濱忠愛情生活的展示是這臺演出的又一亮點。他當年與豪門千金鄭威娥相愛,曾受到女方家庭的強烈反對。鄭威娥不顧一切,只身出走來到小閣樓,投入袁濱忠的懷抱。他們心心相印,建立了貧窮而又幸福的小家庭,并很快有了三個女兒。美滿的婚姻生活成為激發(fā)袁濱忠在藝術上不斷進取的重要力量?!拔母铩焙平賲s使袁濱忠遭到滅頂之災,演唱會上敘述的那場袁濱忠和妻子在小閣樓的訣別感人肺腑,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38年過去了,袁濱忠的骨灰盒至今仍放在已定居美國的鄭威娥的臥房內。演唱會上,當主持人問這位風塵仆仆從海外趕來的老婦人,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孑然一身時,她說,我沒有忘記在那個使人肝腸寸斷的夜晚,我曾答應過永遠永遠不會離開他。忠貞堅毅的愛情、相約相守的誓言,使場內的很多人熱淚盈眶。
這臺演出之所以引起熱烈反響,最根本的原因當然還是滬劇袁派藝術自身的動人魅力。不僅觀眾熱愛袁派藝術,上海文藝界很多著名藝術家也十分懷念這位創(chuàng)造了清新瀟灑的袁派藝術而又英年早逝的優(yōu)秀演員。
當今滬劇舞臺最耀眼的幾位明星——茅善玉、馬莉莉、汪華忠、孫徐春、錢思劍、張杏生和王姍珠聯(lián)袂登場。他們演唱的《紅燈記》、《苗家兒女》、《少奶奶的扇子》、《年青的一代》和《桃李劫》的選場和選段都是袁濱忠生前代表劇目的精華。這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很好地層現(xiàn)了袁派藝術清脆明亮、聲情并茂、剛柔相濟的風格和特點。特別是錢思劍的演唱,將袁派學得惟妙惟肖——那種運用鼻腔共鳴形成的特別韻味,贏得了觀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更使人感動的是趙志剛、方亞芬這兩位著名越劇演員的加盟。他們對滬劇袁派藝術素來十分喜愛,這次推掉了不少演出活動,來參加袁派演唱會的排練。趙志剛在《恩仇記》中那幾句圓潤軟糯的滬劇基本調,唱得袁味十足,觀眾聽得過癮,很多人叫好不絕。方亞芬飾演《苗家兒女》中的邁香,不僅扮相靚麗,表演細膩,還學起了與袁濱忠長期合作的著名滬劇演員韓玉敏的唱腔,韻味濃郁,連她特有的半音技巧也模仿得滴水不漏,真叫人驚喜不已。一些觀眾說,沒有想到這兩位越劇演員能把滬劇唱得這么地道。
另一位越劇前輩藝術家畢春芳也來參加了這次活動,她在演唱會上回憶起袁濱忠的一件往事。有一次,她所在的合作越劇團正演出越劇《白蛇傳》,忽然有觀眾發(fā)現(xiàn)袁濱忠也來看戲。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趕去圍看袁濱忠,結果場子里亂了起來,臺上的戲也演不下去了。越劇團的領導只好把袁濱忠從觀眾席請到后臺,說明情況,抱歉地請他離場,戲才得以繼續(xù)演出。畢春芳老師動情地說,由此可見袁濱忠在觀眾中有多大的影響。擔任這臺演出主持人的馮淳超和袁濱忠是同時代人,對袁派藝術的魅力有很深的了解。他對人說,我也是一個袁迷,這次是再三要求,主動爭取到這個演出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