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落雪洗禮的新年,讓人縮緊脊梁,再抖擻精神。1936年初,就是這樣一場北國雪讓毛澤東填過一首他一生中最得意的詞《沁園春·雪》。
三年前的今天,《人力資源》雜志在一場亮著顫音的雪中誕生。一捧體溫一捧雪,我們堆起一個凝視愿景的大雪人。編輯部的故事一直在發(fā)生著,似雪人融化的一脈春水,一路彎曲涌動著成長的快感。
沒有一種刊物剛一面世就會玉樹臨風。在定位《人力資源》的價值取向上,我們曾走過偏左、偏右的兩條路。偏左的路太激越,追求時尚的熱點大觀,編織起“合并同類項”的大筐,連為誰作嫁都拎不清;偏右的路太保守,形而上的純學術的宏觀的高論,嚇跑了一批半路出家的HR。
終于在三年前的中后期,我們意識到這種左擺右搖的作秀,且不知秀給誰看的盲與忙,是媒體資源的最大浪費。經(jīng)若干讀者點撥,我們確定了以受眾需求定位選題的辦刊方針,即服務于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者,內(nèi)容上弱化新聞性、學術性,突出工具、方法、規(guī)律的HR解決之道。我們在追求“大氣、沉實,又眉清目秀”的應用管理型期刊風格中,廣大讀者、作者的批評指正和殷切關愛,讓我們?nèi)玢灏}皚銀妝、燦燦韶光,冷暖自知,不勝感叨之至!
在一波又一波傳媒變局中,我們以示弱的、錯位的、不完美的姿態(tài)展示著一種“專業(yè)制造”的存在。因為我們知道,中國改革開放的晚生代HR一族是亟待“業(yè)務掛帥”的管理新軍。他們在混沌中呼喚明澈,喜歡雪花一樣小而認真的白。他們在無序中呼喚有序,渴求變革似傾聽冰河的裂隙傳遞春的消息。在HR實踐中,他們擔心被大洋彼岸的拷貝風吹得東倒西歪,也享受不了列位“風流人物”酒后亂點江山。他們更在乎低頭做事,抬頭做人,將寫在紙上的規(guī)則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規(guī)則叫文化,上手操作的規(guī)則叫流程。
2006年的《人力資源》會更在乎HR的聲音,向辦人事的讀者供給更實際的“注意力資源”;會想著我在這頭,你在那頭,祈愿你的心情永遠占據(jù)明媚的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