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不停運動,萬物在不斷變化,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人的觀念也隨之改變了。現(xiàn)在是太平盛世,革命時候的崢嶸歲月已經過去了,我們可以悠閑地坐下來,看著藍藍的天,喝上一杯香濃的咖啡,生活十分愜意??晌覀儾粦?,沒有危機感就是最大的危機。在這大浪淘沙、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可能面臨太多的意外和變數。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只青蛙投入熱水鍋里,青蛙受到強烈的熱刺激后,居然能夠奮力一躍,死里逃生。然后又將這只青蛙放在慢慢加溫的冷水鍋里,開始青蛙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緊接著出乎人們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了,盡管試驗人員并沒有在慢慢加溫的冷水鍋上面,加上蓋子一類的東西阻止青蛙跳出,可是這只青蛙卻不肯跳出,最后被活活煮死。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生物學家的解釋是青蛙體內感應生存危機的器官只能感應環(huán)境中強烈的變化,而無法感應環(huán)境中緩慢漸進的變化。因此,青蛙對緩慢漸進的危機降臨無動于衷,最終成了實驗的犧牲品。
舒適使人遲鈍,安逸令人忘憂。“青蛙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一個人而言,最可怕的是緩慢漸進的危機降臨,而不是突然的危機降臨。因為突然的危機降臨可以使人激發(fā)自身全部的潛能,并迅速地做出各種應變反應以擺脫危機;緩慢漸進的危機降臨往往使人無法感覺到,甚至到了死的門檻也毫無反應,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p>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無數事實累積出來的真理。憂患激勵人們發(fā)奮圖強,抗爭命運;而安樂則消磨人奮斗的意志,使人不思進取。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就是“先苦后甜”,年輕時吃苦受罪都無所謂,因為年輕,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晚景不佳,那就讓人覺得可憐了!歷史上,曾經有多少人在逆境中的時候,不懈努力達到了一定的目標,但又終因為滿足成績、不思進取而遺憾終身。
困難對人是一種磨練,它常以一種人們不喜歡的模樣出現(xiàn)?!肮沤裼⑿鄱嗄ルy”,不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奮發(fā)進取,勇于求索才能獲得最有價值的人生。所以,置身在不如意的環(huán)境中的人們,不但不應該消沉停頓,反而要拿出加倍積極樂觀的精神來面對目前的環(huán)境,一片更廣闊的藍天在前面等著你??催^一則報道:有一個靠撿拾易拉罐為生的人,日子過得很艱難,一天他從廢報紙上知道了鋁錠的價格,便突發(fā)奇想,把易拉罐化成鋁是不是可以多賺錢?他召集了幾十個揀破爛的,從原料供應到冶煉行成了一條流水作業(yè),短短的時間,他成了百萬富翁,周圍的人也都發(fā)財致富。說起來像個奇跡。他就是在憂患中,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的東西,他也很幸運,最后成功了。不過,如果他要是覺得這樣已經足夠了,從而開始享樂不再進取,那么他總有一天會被打回原點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話也決不是讓人每日愁眉緊鎖,怨天尤人或者是杞人憂天?,F(xiàn)在的這一代,是獨生子女。安樂的成長環(huán)境,使他們中的多數人普遍地存在著對挫折困難的適應能力較差的弱點,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細小的挫折而犯罪甚至自殺。所以既不能過分憂患,更不能只想著及時享樂。
生和死,在精神世界或者物質世界都是不滅的話題?!皯?zhàn)爭”其實從未停止過,現(xiàn)在對于我們而言“戰(zhàn)”就是競爭,只有在“安”之時,還懷有憂患和警醒,才可能不落伍。如果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那只會耗費自己的人生,沒有生活的方向,其結果與那只死在悄然升溫的油鍋里的青蛙又會有什么區(qū)別。
編輯于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