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濟的世界獲得新生
我看過太多從監(jiān)獄服刑后出獄因生活無著落而重新犯罪的例子。我相信許多人也知道這個事實。但臺灣的一個人,一個從監(jiān)獄服刑后出獄的人卻很幸運。這個人在即將出獄的時候,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的《靜思語》。書中那富有哲理、又特別貼近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使人人都會感到溫暖感到親切感到有信心的警句,就像一陣陣春風、一滴滴春雨,進入了他干裂的心田。他特別讀到了證嚴法師那句很著名的話:“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這時,他的眼前一亮。他久久地捧著那本書,雙手微微顫抖。他看到自己往后生活道路上的光亮,不再為出獄以后的生活感到茫然。其實,這個人也不是第一次服刑了。上一次被釋放以后,他就因為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生活無保障,而重新犯罪,重又走進囹圄的。他很清楚,像他這樣的人能夠被社會容納、接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次服刑期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就曾為出獄后怎樣生活為難、不知所措。可《靜思語》使他相信,證嚴法師、慈濟人一定會接納他的。
他出獄了,他一出獄便踏上了找尋慈濟的道路。他找到了,慈濟原來這樣容易找到。在臺灣,太多的人知道慈濟、了解慈濟了。太多的地方有身著藍天白云服裝的慈濟志工了。
慈濟的師哥師姐熱情地接待了他。說實在的,在走入那個門之前,他的心跳得很厲害。因為以往遭拒絕、遭冷遇、遭回避的情景突然又無法遏止出現(xiàn)在了眼前。但是,慈濟人滿臉的春風一下子就把他的顧慮吹得九霄云散了。真像證嚴法師說的那樣,慈濟人沒有把他當成罪犯看待,甚至沒有把他當成施舍的對象,而是把他當親人、當朋友。熱淚在他眼眶里轉動,要知道他可是很少掉淚的。很快,他就走入了慈濟的世界。我看到了他那以后的眼神,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看到他怎樣愉快而努力地和慈濟志工一起做環(huán)保。他真的變了一個人,變得有幸福感又有信心。在慈濟的世界里,他真的徹底地摒棄了他多年的惡習,脫胎換骨成了一個新人。在慈濟的世界里,他時時處處都被善、愛、寬容、信任、責任包圍著。他有了自己的工作,他認真努力地做著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又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最好的伴侶,建立了自己的溫馨家庭。他親愛的妻子就是一個慈濟志工慈濟人。這在過去是他連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
在慈濟的世界里,像他這樣被接納的刑滿釋放或有過罪錯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慈濟的世界,真是一個比天堂還好的地方。
2006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注意到證嚴法師走入了社區(qū),給社區(qū)的老人、孩子帶去了無盡的關懷、無盡的溫暖、無盡的光明。那一天,許多慈濟人都到社區(qū)做環(huán)保,切實為社區(qū)做好事。那一天,許多慈濟的孩子都到孤寡老人那里,幫助老人做事,使老人感到無限溫暖和無比的親情。那一天,我看到一個孩子舉著一個沉甸甸的撲滿交給證嚴法師,說自己把零花錢省下來,幫助窮人。還說,這是自己最高興的一件事。那一天,我還特別注意到一個中年婦女。這個文質彬彬的女人是一個畫家,也是一個嚴重的憂郁癥患者。大家可能都知道,憂郁癥是很難治愈的一種病,許多憂郁癥病患者最后都走上了自殺的不歸之路。這位畫家了解了慈濟這個慈善組織以后,特別想走入這個美好的世界。她決定為慈濟的慈善事業(yè)捐獻畫作100幅畫,以幫助有困難的人。她畫呀畫呀,100幅中國山水畫畫好了,她高興地捐給了慈濟的慈善事業(yè)。就在這時,她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憂郁癥已經好了,真的好了,徹底好了!她流著熱淚對證嚴法師說:“不是我在幫助別人,是慈濟、是別人幫助我啊!”從此,她開始沒有病痛折磨的新的美好的生活。
這又是一個在慈濟的世界里獲得新生的人。類似的病人,在慈濟的世界里越活越健康的人同樣也不止一兩個。
小女孩臉上的笑容
我眼前常常會出現(xiàn)那個女孩臉上的笑容。那時,女孩笑得多自然多開心多幸福?。∵@笑像清泉一樣流到了我的心里,一種清涼的、酸楚甜膩的幸福感覺也不由得從心底升騰起來。
這樣的笑容本來就該屬于這個女孩,可笑容對她實在太吝嗇了。小女孩很久沒這樣笑過了。這笑,是慈濟人帶給她的。我相信,這笑會長久地留在女孩的臉上、心里。
女孩的家在安徽全椒的一個鄉(xiāng)村。今年10歲了,可她的個子卻像只有四五歲,走路也很吃勁。起小,她就得了可怕的侏儒癥。她的母親拋棄了她,無論別人怎樣說也不肯要她,是爺爺奶奶把她又抱了回來。爺爺奶奶身體都不太好,爺爺還有很重的心臟疾病,可還是一直艱難地照顧著她。小女孩到了上學的年齡,爺爺奶奶送她到學校,可學校的大門向她關閉了??粗鴦e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地上學,都有小朋友玩,都有媽媽、爸爸疼愛,她從很小的時候就很憂郁。
一天,她的家里忽然來了幾個和藹可親像媽媽一樣的慈濟人。媽媽早就不要她了,可她覺得世界上還是媽媽最好。她多想讓媽媽安慰他、親近她、鼓勵她、和她說說知心話呀!這些從臺灣來的,像媽媽一樣的人親人她一點都不感到陌生。她們就像媽媽一樣安慰她、親近她、鼓勵她、摟著她和她說知心話。她們還給她帶來了許多禮物,送她好幾件新衣服。也給爺爺奶奶帶來了新的防寒服。爺爺奶奶穿上暖和的新衣服可高興了。慈濟人還要為她的爺爺治病,為她治病。她高興地為慈濟人演示了自己每天是怎樣上床睡覺的。上床,這對正常的10歲女孩來說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了。可對她這樣患有侏儒癥的孩子來說卻不簡單。她背靠著床,一翻就上去,又一翻就到了床的中間。她說,自己能做的一定要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也盡量學著自己做,不麻煩爺爺奶奶。像媽媽一樣的慈濟人也像媽媽那樣夸獎她懂事、夸獎她有自立自強的毅力和精神。我看見我熟悉的林穎琴師姐還把她抱在懷里,用自己的臉貼著她的臉,真像媽媽疼愛女兒那樣。我看見小女孩笑了,笑得可甜、可開心了。
我想,小女孩從此有媽媽了。因為慈濟人媽媽即使回到了臺灣,也還一直惦記著她。
那個健康、漂亮、利落的女孩是一個小學生。她的家在福建一個比較貧困的山區(qū)。她也在慈濟人面前笑了。笑得是那樣自信、那樣開朗。我還看見她和妹妹一起高興地為到她家的慈濟人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慈濟人則在一旁微笑著拍手為這姊妹倆伴奏。把慈濟人帶到她家的菜地里,給慈濟人示范她怎樣在地里干活。
這個女孩的父親已經故去了,母親為維持全家的生計外出打工,很少回家。留在家里的除了她們姊妹倆還有年邁多病的爺爺。每天,女孩兒到學校上課學習之余,還要回家為全家人做飯,操持家務,照顧爺爺和妹妹,還常常下地干活。她家的墻壁上,畫有許多她和妹妹懷念父親的畫和寫給媽媽的信。她過得很苦,卻很開心,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總是對未來充滿自信。
到她家里做客、給她們家以幫助的慈濟人問她將來想干什么。她仰起頭看著高遠的天空,微笑著說:“我最想當一名教師,一名特別關心同學,能把許多知識給學生的好教師?!?/p>
慈濟人在她們家鄉(xiāng)給村民發(fā)放糧食、生活用品時,她總是要跑去幫忙,學著慈濟人的樣子給大家辦好事。她對慈濟人說:“我將來最想干的,就是像你們一樣,為別人、為需要幫助的人辦好事。能這樣,我多高興呀!”
……
臺灣的小朋友看到這個女孩兒家里的情況和她每日的生活,感想很多。慈濟人問她們時,她們中有人說:“我挺為女孩兒難過,她家里多苦啊,爸爸沒有了,媽媽也很難見到……”
慈濟人則開導地說:“你們更應該看到女孩兒自立自強的精神,學習她面對艱難也總能自信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