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魯/文張坤/評
幾世紀(jì)前,一位大畫家為西西里城一大教堂畫幅壁畫,畫的是耶穌的傳記。他用了好幾年功夫,壁畫差不多都已畫好,就剩下兩個最重要的人物:兒時的基督和出賣耶穌的猶大。
有一天,他在老城區(qū)里散步,看見幾個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個12歲的男孩,他的面貌觸動了這位大畫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許很臟,卻正是他所需要寫生的面龐。
那小孩被畫家?guī)Щ亓思?,日?fù)一日,耐著性子坐著給他畫,終于畫家把對圣嬰的畫畫好了。
但是這位畫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當(dāng)猶大的模特兒。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他深怕這一幅杰作會功虧一簣,所以繼續(xù)不斷地物色。
這幅杰作沒有完成的情形,傳遍遐邇。許多人自以為面目邪惡,都毛遂自薦,替他充當(dāng)猶大的模特兒,但都不是老畫家心中的猶大:不務(wù)正業(yè)、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畫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當(dāng)自斟的時候,一個面容憔悴、衣衫襤褸的人搖搖晃晃地走了進(jìn)來,一跨進(jìn)門檻就倒在地上?!熬疲?、酒”,他乞討叫嚷。老畫家把他攙了起來,一看他的臉,不禁大吃一驚:這副嘴臉仿佛雕鏤著人間所有的罪惡。
老畫家興奮至極,就把這個放浪的人扶起來,并對他說:“你跟我來,我會給你酒喝,給你飯吃,給你衣穿?!?/p>
現(xiàn)在,猶大的模特兒終于找到了,于是老畫家如醉如狂地一連畫了好幾天,有時候連晚上也都在畫,——一心要完成他的杰作。
工作正在進(jìn)行的時候,那個模特兒竟起了變化。他之前總是神志不清、沒精打采的,現(xiàn)在卻神色緊張,樣子十分古怪。充血的眼睛驚怕地注視著自己的畫像。有一天,老畫家覺察到他這樣激動的神情,就停了下來,對他說:“老弟,你有什么事這樣難過?我可以幫你的忙?!?/p>
那個模特兒低下頭。手捧住臉,哽咽起來了。過了很久,他才抬頭望著老畫家說:“您難道不記得我了嗎?多年以前,我就是您畫圣嬰的模特兒?!?/p>
【簡評】兒時作為基督的模特竟在多年以后和出賣耶穌的猶大的模特是同一個人,讓我們不禁吃驚異常,這里是偶然、巧合,還是趨勢、必然?推究全文,終于發(fā)現(xiàn),完成這種轉(zhuǎn)變的是不務(wù)正業(yè)、利欲熏心和意志薄弱。毋庸置疑,大畫家之所以選擇這個男孩作為兒時基督的模特,看中的就是孩子那圣潔的臉龐和清純的目光,這里面包含有基督的那種善良誠實。但最終意志薄弱、貪圖安逸和利欲熏心的惡習(xí)改變了這一切,讓老畫家看到的仿佛是雕鏤著人間所有罪惡的一副嘴臉。反差之大,令人深思,也催人猛醒。
[作者單位:安徽界首顧集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