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特別是節(jié)假日,美味佳肴吃得過多,尤其是多吃了高脂肪或高熱量的食物,腸胃無法負擔,常常造成腹脹、食滯、消化不良等后果。碰到這種情況,有的人會在飯后腹脹時吃些健胃消食片,因為健胃消食片可以幫助消化,而且效果不錯。但有時又擔心,健胃消食片雖說是非處方藥,但它畢竟也是藥,長期吃對身體有害嗎?它到底有沒有毒副作用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健胃消食片所含的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健胃消食片的處方組成:太子參、陳皮、山藥、麥芽(炒)、山楂。
太子參又叫孩兒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其性平、味甘、微苦。歸脾、肺經(jīng)。具有補肺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常用于病后脾胃虛弱,氣陰兩傷所致的倦怠自汗,飲食減少,口干少津,陰虛肺燥,咳嗽痰少等癥。太子參是屬于補益藥中的補氣藥,它的作用偏于補氣陰,對氣虛而兼有陰虛者尤為相宜,并且補益力量比較平和。
貼心提示:太子參內(nèi)含果糖、磷脂、淀粉、皂甙、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錳、鐵、銅等微量元素。具有抗疲勞、抗應激,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陳皮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橘子的皮,在秋季果實成熟的時候收集,干燥后或用火炒后入藥。因為以其陳久者為好,故叫陳皮。陳皮屬行氣之藥,其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jīng)。具有行氣健胃,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不思飲食或嘔吐呃逆等癥,或用于痰濕壅滯,胸膈滿悶,喘咳痰多甚至痰飲嘔吐之癥?,F(xiàn)代醫(yī)學研究,陳皮含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nèi)積氣,并能刺激性祛痰,舒張支氣管而有平喘作用,還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能增強心臟的收縮力,還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對子宮有抑制作用。
麥芽、山楂和神曲三藥被稱為中醫(yī)消食化積藥中的“三消”,常常配合運用,此方中的麥芽、山楂便是如此。麥芽是用大麥的成熟果實經(jīng)水發(fā)出短芽而成,曬干后可生用,如用于產(chǎn)后回乳。也可炒黃后用,炒黃后多用于助消化。本方中的麥芽是用于助消化的,所以用炒麥芽。具有消食和中,下氣消脹的作用。
貼心提示: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此藥含淀粉酶、轉(zhuǎn)化糖酶、蛋白質(zhì)分解酶、維生素B、麥芽糖、葡萄糖及大麥芽堿類等。人體試驗表明它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輕度的促進作用,還能降低人體的血糖,興奮心臟,收縮血管,擴張支氣管,抑制腸蠕動。注意授乳期婦女不宜用。
山楂同屬消食藥,山楂果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漿果,大家非常熟悉。山楂性微溫,味甘、酸。歸脾、胃、肝經(jīng),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用于油(脂肪)肉食積和乳食積滯的消化。因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常又用于婦女產(chǎn)后惡露不盡,淤滯腹痛或疝氣、睪丸腫痛等。因其還有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強心等作用,所以現(xiàn)代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脂肪肝等的治療。同時,山楂還有收縮子宮的作用,所以產(chǎn)后用它治療惡露不盡效果非常好。
貼心提示:山楂雖好,孕婦及消化性潰瘍患者不宜多食,一般也應注意空腹不宜多食。另外,中醫(yī)認為山楂大多只消不補,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兒童和糖尿病人也不宜多吃,前者多吃易傷牙,后者容易增高血糖。
山藥又叫淮山藥、懷山藥、山菇等,也是一味藥食同用之物,全國各地的菜市場上都能買到。其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jīng)。具有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少倦怠,便溏久瀉,小兒營養(yǎng)不良,脾虛白帶及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等癥的治療。所含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重要功能。常用于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多發(fā)病,如冠心病、高血壓、肥胖癥等的治療。所含的各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是助消化、降血糖之佳品,因此常用于糖尿病人的配合治療或食療。
貼心提示:注意肝陽上亢、感冒、溫熱實邪及腸道積滯者忌用。
了解了組成健胃消食片的五味中藥,再回過頭來看這五味藥的配伍。本方以平和的補氣陰藥太子參為主,既補氣又不傷陰,可使過飽、過食肥甘厚膩所致的脾胃損傷得到修復,起到良好的健脾胃作用。同時配以略帶辛溫的行氣藥陳皮,一方面舒暢氣機,既調(diào)食之太過,淤阻脾胃所致的腹脹,痞滿,又助太子參補氣之調(diào)暢,有引氣下行,加強脾胃運行、消化食物之能力,起到健運脾胃,順達氣機的作用。另一方面,陳皮所特有的燥濕功能,可進一步加強運化水濕。而節(jié)假日,暴飲暴食,過多肥甘厚膩阻于中焦又最易生濕,濕一方面可傷脾胃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又可加重濕的生成,最后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另一方面濕還可生痰,導致喘咳痰多。因此本方以陳皮助太子參保護脾胃,以它的辛溫之性燥濕,防止過多食物因消化功能損傷而生濕化痰,二者共同配合,起到補氣健脾,行氣消食的作用。在此基礎(chǔ)上再配以幫助消食功能極強的中藥山楂和麥芽,并且兩味藥同時使用,可見其幫助消食化積的療效是十分強的,就像西藥的對癥用藥。同是消食化積之藥,二者又各有其特長,山楂以消化肥甘厚膩的脂肪類食物為主,麥芽以消化米、面、薯、芋等各種食物為主,二者聯(lián)用,比較全面的加強食物消化,便可達到消食化積的主要目的了。健脾、行氣、消食的作用都加強,除了營養(yǎng)吸收外,最后還要把這些消化了的食物化成二便排出體外,而中醫(yī)認為腎是主管大小便排泄運行的,人的身體內(nèi)增加了過多的食物要代謝、排放,便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擔,因此配上一味山藥賠補腎元。山藥不但藥效平和,老少兼宜,在補腎的基礎(chǔ)上還能兼顧健脾,能讓脾腎二臟的消化吸收,運化水濕,排泄二便之功能互相兼顧,共同協(xié)調(diào),確保身體健康。
所以整個配方聯(lián)合起來便起到比較完美的健胃消食作用,是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之良方。
由此看來,健胃消食片經(jīng)常服用是可以的,建議節(jié)假日或偶爾過飽后,服用一些幫助消化,但長期大量服用,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凡是藥物對于人的身體來說,都是有所側(cè)重的,任何一種藥,長期大量服用都可引起身體某些陰陽、寒熱的變化,從而造成新的負面影響。并且此方是針對身體狀況較好,只略有脾胃虛弱者而設(shè)。如果原本身體就患有某種疾病,身體陰陽、寒熱已出現(xiàn)偏頗,那就應該注意了,如感冒、肝陽上亢、溫熱實邪,腸道積滯等,此時是否服用,也應該咨詢醫(yī)生。特別是小兒,本身就是生長發(fā)育階段,長期大量的服用,或習慣性地服用就容易使兒童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發(fā)育受到影響,出現(xiàn)停藥后消化力減弱的現(xiàn)象,因此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有健胃消食片與復方新諾明合用引起血尿的報道,提示大家注意藥物之間的配合使用。
另外,治療積食的消化類藥很多,中成藥還有山楂丸、保合丸等,西藥有酵母片、乳酶生、胃蛋白酶等,均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
(編輯/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