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刊2005年第20期,刊發(fā)了本人撰寫的《以權“斷”法實屬權力腐敗》一文,談及這種權力腐敗,造成國有資產(chǎn)的嚴重流失。有讀者來信問:那家國際機場的主要領導人,濫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擅自單方變更合同主體,同外商組建所謂“合作廣告公司”,違法將機場的廣告經(jīng)營權低價拱手讓給外商,究竟造成多少國有資產(chǎn)流失?
關注腐敗主體分類,關心市場經(jīng)濟運作法則的讀者,上述這個問題問得好極!它有助于國人看清權力腐敗對國家和人民的嚴重危害性,也有利于將這家國際機場主要領導人以權“斷”法的深刻背景公之于眾,從而促進同類人物從中吸取教訓,或痛改前非,或以此為戒。好在我手頭掌握的那份現(xiàn)成“材料”尚未用完,一些具體數(shù)字和被剝奪與這家國際機場簽署了承租廣告經(jīng)營合同的原經(jīng)營方,以出高價懇求維護合同,并按合同維護自己優(yōu)先續(xù)約權而不能的事實,可以明白無誤地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
早在2004年11月份,與這家國際機場早已簽訂合同的廣告租賃經(jīng)營承租方,也即一個廣告經(jīng)營公司,得知這家國際機場擅自變更合同主體,借組建“合作廣告公司”為名,以8000萬元人民幣的底價讓外商經(jīng)營這家國際機場廣告時,在力爭維護合同規(guī)定的權益無法實現(xiàn),又建議國際機場實行招投標不予采納的情勢下,及時“懇請”這家國際機場,表明情愿出1.2億元人民幣取代外商經(jīng)營國際機場廣告業(yè)務,并按機場與外商所簽合同規(guī)定的隨著廣告經(jīng)營額度增長,在1.2億元的基礎上,每年也按增幅相應繳付租賃費。這是在這家國際機場“無法無天”、以權“斷”法的重壓下,所作出的無奈讓步,真是天可憐見!然而,這家國際機場的主要領導人大權在握,我行我素,仍然不加理睬,甘愿白花花的銀子流入外商腰包。這就是當時國際機場與外商簽訂廣告經(jīng)營合同的背景。現(xiàn)在,我們可以算一筆細賬:2005年,國際機場從外商手中所獲得的收益為8000萬元人民幣;按經(jīng)營額同比增長計,2006年獲8640萬元,2007年獲9331萬元,2008年獲1.0776億元,2009年獲1.0884億元,2010年獲1.1754億元,直至2011年才獲1.2695億元。明眼人一看便知,如果2005年底價為1.2億元人民幣,按廣告經(jīng)營額同比增長算,到2011年,作為國有資產(chǎn)的國際機場,總收益是多少。兩項底價不同的總收益相減的差數(shù),便是國有資產(chǎn)的流失量。
特別應該提及的又一背景是,根據(jù)市場經(jīng)濟法則,考慮市場競爭情勢的多變,國際機場作為廣告陣地方與廣告公司經(jīng)營方所簽合同,一般3至5年并不得超過5年,而這家國際機場與外商“合作廣告公司”所簽合同,竟然長達15年之久,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國際機場廣告經(jīng)營額的增長,是同機場的客流量成正向關的,而這家國際機場到2009年的客流量——8000萬人次,已經(jīng)處以飽和狀態(tài),也就是說,到這一年結束,再沒有什么下一年的同比增長收益了,外商所繳不足原經(jīng)營者所出1.2億元底價的1.0884億元人民幣,句號已經(jīng)“完滿”劃到2019年。這樣一來,在15年內國有資產(chǎn)究竟流失幾何,唯有以權“斷”法的這家國際機場的主要領導人心知肚明了。
近來,我與幾位朋友議論此事。大家以為,以權代法也好,以權“斷”法也罷,這種權力的腐敗造成國有資產(chǎn)的大量流失,同大權在握的領導人的自身素質和品格緊密相連,息息相關:領導人既是法盲又是數(shù)學盲,白睜著兩眼硬往法墻上撞,是其一;其二呢?專橫霸道,信奉“權力拜物教”,目空法律法規(guī),從而知法違法,以示自己的威風,認為誰也奈何不得我;其三,私下權錢交易形成了“黑洞”,公私利益紛爭的失衡,驅使違法犯罪。前兩者尚可通過教育和反省而改過自新,而其三者呢?只能等待法律的制裁,以警示世人。至于這家國際機場主要領導人屬于其幾?天機難以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