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快結(jié)束那幾年,城市里不止一次地鬧起“打擊奇裝異服”的運動,那些挨打的異端其實也說不上多么奇異,僅僅是在褲管的肥瘦上玩些花樣罷了。上下都瘦的叫牛仔褲,蔑稱雞腿褲,上瘦下肥的叫喇叭褲,上下皆肥的叫筒褲,如此而已。這是年輕人喜新的天性對清教徒式生活禁錮的一個小小的反動。在那衣著和思想同樣刻板的歲月,衣無分男女,言必稱圣賢,褲管的變化畢竟還算一陣陣微弱的空谷足音吧。比起那些經(jīng)國之大業(yè),服飾之類固然只是末事,不過卻能從它看出一時的風尚和背景來。于是我自然想起兩千多年前一次褲式的變化。
兩千多年前漢代叫“绔”(也寫作“”,后來寫成“褲”,那只是字的寫法改了模樣,詞還是一個)的東西是沒有襠的。《說文》:“绔,脛衣也?!倍斡癫米ⅲ骸敖袼^套也,左右各一,分衣(遮蓋)兩脛。绔,今皆作。”另據(jù)《說文》所記,绔的褲管叫“”:“,绔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者,蘇俗曰褲腳管?!薄墩f文》可沒有“襠”字,因為當時绔無襠。绔另有個異名叫“”。《廣雅·釋器》:“無襠者謂之?!?/p>
“绔”的同源字有“胯”、“跨”。這三個字古音都是溪母魚部,只是介音不同,可謂音近,意思也近??枋莾赏戎g?!墩f文》:“胯,股也?!倍斡癫米ⅲ骸昂蟽晒裳栽豢琛!薄稄V韻·韻》:“胯,兩股間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奔庖鞆V云:“,一作胯。胯,股也。”索隱:“,《漢書》作胯。下即胯下也,亦何必須作胯?”跨是兩腿邁開(一大步)。《說文》:“跨,渡也?!倍巫ⅲ骸爸^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也?!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翱低蹩缰??!辩珓t是遮住兩腿的套褲。“绔”、“跨”、“胯”都跟“兩股”有關(guān),義很近,三字得同源。
“”的同源字是“突()”,“”、“突”古為定母物部,音同。“突()”是灶的煙囪?!稄V雅·釋器》:“無襠者謂之?!蓖跄顚O疏證:“今之開襠褲也。之言突。突者,穴也,故灶窗亦謂之突?!庇帧夺寣m》:“(灶,)其窗謂之?!边@個“窗”還不是后來的窗戶,念cōng,煙囪之意。王念孫疏證:“,通作突?!秴问洗呵铩び鞔笃吩疲骸钔粵Q則火上焚煉?!背烧Z有“曲突徙薪”?,F(xiàn)代還有把煙囪叫煙突的。魯迅《吶喊·風波》:“河對面的農(nóng)家的煙突里,逐漸減少了炊煙?!睙焽枋侵锌斩ǖ?,“”僅有兩條中空而通的褲管,二者相似。故“突”、“”得同源。绔的形制不止可以由《說文》的“脛衣”之說看出來,也可以由“绔”、“”的同源字看得出,绔確實是沒有襠的。
在這兒,不能不提到一段舊事。《史記·趙世家》:“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于宮中。夫人置兒绔中……及索,兒竟無聲。已脫……”司馬遷講的是后來編入戲文里的“搜孤救孤”,屠岸賈來搜孤,趙夫人把孤兒藏在“绔中”,居然平安脫險。有研究者因此認為,绔中的嬰兒能躲過屠岸賈搜尋的目光,可知這種绔被襠隔著—它是滿襠褲。殊不知那時的國君夫人哪能一身短打扮,绔外必得罩以裳或者深衣,它們就滿可以障目而無須褲襠了。何況嬰兒再小,有襠褲也藏不下,而且還要他舒舒服服地“無聲”,那實在難以辦到??雌饋?,趙成公夫人的绔應該是沒有襠的。
問題來了,古绔無襠豈不有傷風化?這倒不必擔心。古人上穿衣下穿裳,裳類似裙子,多用七幅布帛(古代筘門窄)縫綴而成,前三后四,兩側(cè)開衩以便邁步。裳既然擋住了下身的前后,里面來個無襠套褲當然無傷大雅。古人有的也穿“深衣”,一種由衣和裳連成的長衣,里面绔無襠更加無妨。于風化雖然無傷了,是不是有礙保暖,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那也不見得。想想吧,原始人在腹前胯下?lián)跻詷淙~獸皮,原只為直立以后外生殖器容易受損得護著它,并非由于在伊甸園偷吃了禁果而害起羞來之故。不難推測,由此而演變起來的遮擋下體之服并不曾把胯下封上。由于一直沒有封閉過,胯下也不會畏寒的。這是習慣使然,正像我們的臉為了看、吃、聞、聽方便而從來不曾遮擋過,因此它也不畏寒一樣。古绔無襠未必會讓人覺得冷,今人大可不必替古人擔憂。再說,如果遇到嚴寒實在難耐,另有內(nèi)褲可穿。這一點,下面還會談到。
绔本無襠,后來的襠是怎么來的呢?有兩種說法。
一說出于王國維,他認為有襠是受北方部族“胡服”影響?!队^堂集林·胡服考》:“以為外服,自褶(上衣)服始。然此服之起,本于乘馬之俗……趙武靈王之易胡服,本為習騎射計,則其服為上褶下可知……雖當時(指戰(zhàn)國—引者)尚無褶之名,其制必如此。”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倡“胡服騎射”,馳馬之時,馬鞍跟人體摩擦沖撞,為了保護胯下,騎者的褲子自然不能無襠。度以常理,穿在外面的胡服“褶”之“”應該是有襠的。再征諸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三千年前眾多青銅人像,古蜀人之褲全都有襠,雖然他們不是北方的胡人。有意思的是,三星堆許許多多青銅人像之中,惟有一座跪坐像出奇,其五官顯然跟別的寬眉、巨目、高鼻、闊嘴的莊嚴人像大異,綠豆眼,塌鼻梁,齜著牙,身著無襠褲。有學者認為他不像蜀的先民,而像慣于跪坐的殷人—是一個被蜀人丑化了的異鄉(xiāng)之客??赡苤鵁o襠褲乃是遠古中原人所獨存的老祖宗風習,跟北方的胡人和西南的蜀人不同吧。歲月悠悠,直到戰(zhàn)國,有了趙武靈王倡“胡服”在先,其流風所及,后來有襠褲才漸漸在中土行開了。
另有一說是,此風來自宮廷?!稘h書·外戚傳·孝昭皇后》:“(霍)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yī)皆阿意,言宜禁內(nèi),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绔,多其帶,后宮莫有進者?!碧祁亷煿抛ⅲ骸胺唬骸F绔,有前后當,不得交通也。’使令,所使之人也。绔,古字也。窮绔即今之緄襠也。令,音力征反。緄,音下昆反?!边@兒講的是一段掌故。漢武帝死后,八歲的昭帝繼位,即文中所稱“帝”,年號始元。斯時大將軍霍光當權(quán),為了長久地鞏固霍家在朝廷的地位,霍光于始元四年把自己六歲的外孫女立作皇后。始元十四年,昭帝短命死?!锻馄輦鳌防锼f的這一段實在令我們驚訝:內(nèi)監(jiān)們順承上頭的意思,竟用給宮女穿“窮绔”的辦法來防范小皇帝(才十二歲?。└鷮m女或使喚人偶生曖昧,希圖讓未成年的皇后“擅寵有子”!這個“窮绔”的“窮”可不是貧窮,而是“通”、“達”的反面—不通?!肚f子·讓王》“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的“窮”和京戲唱辭“富貴窮通一剎那”的“窮”正是此意。“前后當(褲襠)”不相通,這就是“窮”,服虔詮釋得極其確切。這件漢宮逸事正好證明了“窮绔”以前的绔本無襠,前后相通;也證實了剛才提到绔又名“”,“”來源于“突”,那是可靠的了。這條系了好多帶子(“多其帶”)權(quán)作襠,其實未曾把绔的胯下部分縫死的“窮绔”,比起歐洲中世紀武士們遠行之時,給獨居家中的怨婦所穿的干脆把它(是“它”,指女陰,不是“她”)禁錮起來的鐵質(zhì)“貞操褲”來,其牢靠程度是差得遠了。不過用窮绔來對付幼弱的昭帝,還是綽有余裕的。也真虧霍光他們想得出來!后來漢宮里這種帶點戲劇性的“窮绔”吸引了明人張萱的目光,他在《疑耀》卷二里頭說:“古人皆無襠,女人所用有襠者,其制起自漢昭帝時……今男女皆服之矣?!睆堓嬷v的不無道理。漢昭帝那會兒既不開時裝發(fā)布會,又沒有什么“星”之類引領(lǐng)時尚,故而宮里的新樣子一出來,能使長安城中翕然從之。千年之后此風也不曾稍戢,所謂“二分學宮裝,艷色斗京洛”即是。辛棄疾詞《浣溪沙·為岳母慶八十》有這么一句:“胭脂小字點眉間,猶記得舊時宮樣?!鼻魄疲及耸?,還沒忘了學“宮樣”,即使只是點胭脂這么個細節(jié)??梢姀堈f言之成理。不過明之去漢一千有五百年,《疑耀》里的話又無其他實據(jù),我們寧可把它當作一種合理的推測來看。
總之,不論是胡服影響也罷,漢宮流風也罷,京師的绔以及天下的绔后來都有了襠了。其時應該不晚于漢末。證據(jù)之一就是前面提到過的“褶之名”的出現(xiàn)?!度龂尽侵尽畏秱鳌放崴芍⒁督韨鳌罚骸胺冻?,便釋,著褶,執(zhí)鞭,詣闕下啟事,自稱領(lǐng)都督?!薄稌x書·輿服志》:“褶之制,未詳所起,近世凡車駕親戎,中外戒嚴服之。”這些褶都用于軍旅,當是胡服遺風。漸而流行于民間,成為百姓常服?!稌x書·郭璞傳》:“璞中興初行徑越城,間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褶遺之?!贝藭r把有襠的下身之服叫,而不叫“窮绔”或者下面將要提到的“”,那當時的必然是全都有襠了。
在許慎的時代,叫绔的東西無襠,是不是此時下身所服都無襠呢?也不盡然。叫“”的內(nèi)褲就有襠。西漢史游《急就篇》:“袷褶?!鳖亷煿抛ⅲ骸昂弦d謂之,最親身者也?!薄坝H身者”即貼近身體的,指內(nèi)褲。左思《蜀都賦》里提到過一種細密的布叫“黃潤”,做頂適宜。司馬相如《凡將篇》也說:“黃潤纖美宜制。”“”的詞源是“渾”。《說文》:“,也?!倍巫ⅲ骸敖裰籽潱胖?。今之滿襠褲,古之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渾”是合為一體,是整個兒。無襠的褲,其胯下部分空空的,而則把腰與胯下整個兒遮蓋著,的腰與胯下部分渾然一體,所以得義于渾。渾,古音匣母文部;,古音見母文部,同從“軍”得聲,二字古音近?!皽啞?、“”音義俱近,得同源。段注說的是滿有道理的。上面所引《外戚傳》師古注有“窮绔即今之緄襠也……緄音下昆反”的話,“下昆”切出來的音跟“渾”一樣,“緄襠”就是“渾襠”?,F(xiàn)代陜西話還把有襠的褲子叫渾襠褲。陳忠實《白鹿原》第三章:“早已名噪鄉(xiāng)里的朱才子來迎娶大姐碧玉時,他才一睹姐夫的尊容和風采,那時他才剛剛穿上渾襠褲?!庇幸d的除了做內(nèi)褲,也被農(nóng)夫仆役當外褲穿著。他們整天勞作,穿裳穿深衣嫌礙手礙腳,下身穿無襠绔又欠雅觀,只好穿一種叫“犢鼻”的有襠短褲。西漢大文學家司馬相如未出道之前,在臨邛當壚賣酒的時候穿過它?!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與傭保雜作?!奔庖f昭云:“(犢鼻)今三尺布作,形如犢鼻矣?!睆牟鍒D看得出,這種短褲的命名頗為形象,它不名牛鼻而名犢鼻者,恐怕是因為牛鼻中膈被穿通用以系繩,而犢鼻未穿中膈,與短褲更為相似之故。這種又簡稱“”?!啊迸c“鼻”古音同?!斗窖浴肪硭模骸盁o(褲腳管)之謂之?!睍x郭璞注:“無者,即今之犢鼻也。”《玉篇》:“,犢,以全三尺布作,形如牛鼻,相如所著也?!闭瘛队衿诽崾镜模啊痹从凇氨恰?,這是一種形似加簡略而引起的詞的滋生,看著有點兒特殊。
“绔”與“”之別全在襠,襠不可不明?!耙d”,古字作“當”,這個詞古今所指微有差別。現(xiàn)在“襠”說的是褲腿相連處,即胯下那一部分,無所謂前襠后襠。而漢的窮绔卻可以“有前后當”,如服虔所云。那時的只有兩條褲管(“”),擋不住腰身的前后部,小腹和臀下各露出一些(這正是大將軍霍光最擔心的)。把露出的部分完全封死,就成了前后不相通(“不得交通”)的“窮绔”。擋住腰前腰后的布帛之所以叫“前后襠”,得義于“當”?!爱敗北臼莿釉~,對著、向著之意?!蹲髠鳌の墓哪辍罚骸皠t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俞樾《諸子平議》:“當,猶對也?!彼质敲~,指對著某個方向的一面?!巴弋敗保叩捻敹艘幻?“瓜當”,瓜的底端一面;窮绔的朝著前后方向的兩面自然可以叫“前后當”。漢時又有“兩當”,胸前一面(一當),背后一面(又一當),合為“兩當”,近于今之背心。《北堂書鈔》卷一二一引曹植表:“先帝賜臣兩當鎧一領(lǐng)?!毖澁敗僧敹紝僖路?,于是加個補衣兒,出現(xiàn)了區(qū)別字“襠”。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虱)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襠?!薄段簳す?jié)義傳》:“回身背跋(人名),被后襠以辱之?!薄皟僧敗币沧鳌耙d”?!夺屆め屢路罚骸耙d,其一當胸,其一當背?!薄度龂尽の褐尽ょ婔韨鳌纷⒁蛾懯袭惲帧罚骸埃▼D人)著白練裙,丹繡襠?!薄豆旁娫础犯柁o·企喻歌》:“前行看后行,齊著鐵襠。”“襠”的“襠”跟褲襠的“襠”所指不同,但都是對著、向著義的“當”滋生出來的。
“襠”又有同源詞“”—漢代武官及宦官的金質(zhì)首飾,正當冠前?!逗鬂h書·朱穆傳》:“假貂之飾?!碧评钯t注:“以金為之,當冠前,附以金蟬也?!币隇榛鹿俅Q,如“劉”(劉瑾)、“魏”(魏忠賢)之類?!耙d”又有同源詞“”,車前后兩頭的擋頭?!稄V雅·釋器》:“陽門……雀目、蔽,也?!蓖跄顚O疏證:“《太平御覽》引《郭林宗別傳》云:‘宿仲琰柴車架牛,編荊為當?!斉c通。”《玉篇》:“,車管也?!弊詈蟪霈F(xiàn)的同源字是“擋”,對著某個方向抵住?!墩f唐》第二十七回:“自古道,兵來將擋,水來田掩。”這個意思在早先只寫作“當”?!肚f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擋”應該是“當”的后起區(qū)別字。
遠在兩千年前,褲式就這么樣大變了一次。绔與合流,于是“”這名目逐漸少見,唐以后完全消亡;于是人們逐漸忘記原來是無襠的。到了今天,再新潮、再膽大的時裝設計師恐怕也做不出漢以前那樣的“绔”來吧。
“绔”字如今是不大見得著了,僅僅用在當富家兒講的成語“紈绔子弟”里頭。古人想說富家子弟為什么不說“紈衣子弟”或者“紈服子弟”,而單提“紈绔”呢?原來“紈”是細絹,比麻、葛織成的“布”要貴,上古生產(chǎn)水平低,一般人在穿著上難以通體講究。那時大家上衣下裳,绔的多一半讓裳或深衣掩蓋住,不大顯眼,質(zhì)地差一點兒,穿麻布也就將就了,如果有誰用紈做褲子,那必然屬于奢侈一族,不像現(xiàn)在以人造絲細絹為賤,而以天然的棉布為貴。用“紈绔”代表富家子,很合乎古之常情。好些心理是古今相通的?;叵虢夥乓郧暗拇髮W校園里,在冬天常常見得著穿棉袍的男生,他們多數(shù)慣于把屁股上已磨出洞而平時穿不出去的西褲套在棉袍里頭穿,褲子上還帶著頭天晚上睡覺時墊在枕頭底下壓出來的褲線,顯出幾分挺括(四川學生把它叫刀片兒)。若是哪位同學在長袍里套上一條上好的呢料子西褲,那他大抵將要被窮學生們目為“紈绔”之類的。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