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節(jié)聯歡會上,宋丹丹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在小品《說事兒》中感慨道:“女人,對自己下手要狠一點!”此言一出,頓時被不少女人奉若令牌,開始對自己“嚴格”要求起來,同時,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對此頗為不屑。她們,是怎么想的?
二十歲的她們說——
說得容易做著難
◆小梅 23歲 公司職員
贊成,但不應該僅僅是女人,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狠一點。
我理解,這個“狠”就是好,對自己狠就是對自己好。
理是對的,就是做起來挺難。為什么難呢?還是狠不下來心,一方面想對自己好,另一方面還忍受不了因為對自己狠了而造成的別人的失意。
有的時候,就是因為對自己不夠狠、不夠好,失去了很多東西。舉個例子,在愛情方面,只有對自己狠了,把自己包裝好了,整個百變的造型什么的,可能老公就留住了;相反,自己一點都不拾掇,老公看你也鬧心,雖說省錢了,但是老公的人可能也沒留住。明明是你舍不得錢,可老公不一定會這么認為,他會覺得你沒情趣。
如果是狠的本意,那么也是當一個女人被逼得迫不得已了,為了保護自己,才發(fā)“狠”的。我覺得沒有哪個女人天生就是“狠人”的,都是一點點被逼的。
下手不狠,豈不白活
◆葉子 27歲 教師
首先需要聲明的一點是,我是單身,錢都是自產自消。當然,如果有男人肯主動為你掏腰包并無怨無悔,那么這個女人絕對是我所發(fā)自內心景仰的。
我認為女人對自己下手一定要狠。原因有三:
首先,做女人難,做丑女人更難。在這個活色生香的世界里,只有迫不得已相形慚愧的女人,沒有心甘情愿的綠葉?,F實是殘酷的,形象不好,工作難找;身材欠佳,老公不保。所以無論為人為己,女人得購物、得美容、得整形……青春就那么幾年,每次投資幾百塊,也就杯水車薪,莫不如來把利索的,效果也立竿見影。
其次,養(yǎng)家糊口是男人的使命,這是上下五千年來的老規(guī)矩。女人掙錢那是男人修來的福氣,所以花自己的錢沒理由不理直氣壯。何況,女性生理的特點就是感性多于理性,旅游、飲食、嘗試新事物都是女人所愛。人生苦短,如果花些錢就能體會百味人生,那還猶豫啥。
再者,對不少女人而言,花錢是釋放壓力的方式之一,而且此種做法比看心理醫(yī)生有效。如果我是男人,那就隨老婆去吧,反正錢就那么多,再花能花哪去。真正意義上的敗家子也沒幾個。如果她花了錢能自我感覺良好,且不來騷擾我的聽覺,我就阿彌陀佛。
第四,實際上本小姐是單身。自己再不愛自己,誰還能愛。所以飯,一定要吃好的,這是革命的本錢;化妝品,一定要買中檔以上的,這也是革命的本錢;生活用品,一定要買潮流中的,這叫情趣,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旅游、健身,一定要讓自己舒適,否則就違背了放松的初衷……
綜上所述,女人對自己下手不狠,那還能對誰提得起精神。一輩子只為別人操勞,豈不枉費“女人”二字。
三十歲的她們說——
有那個條件就可以
◆雙雙 32歲 公司企劃
我覺得這句話體現的是一種補償心理,追根究底還是窮人心理作祟。
中國人過去一直處在一種貧窮狀態(tài)里,中國婦女都講究勤勞樸素、尊老愛幼,什么好事都緊著別人,到最后才能輪到自己?,F在開始要補償自己,所以會這么說。
這個問題放在我身上,我覺得不是只有是和否兩個答案。我當然會對自己好,但要量力而行。有錢就多給自己花,沒錢就少花。
其實問題的關鍵還是財力。比如我會給自己買房子,因為我還負擔得起,但我不會到日本去滑雪,也就是去吉林北大湖滑雪場去看看熱鬧而已,因為我負擔不起出國游的費用。
總的來說,我是理性消費的那種,我在我的小環(huán)境里會把我和所有親人放在一起考慮的,權衡平均,每個人都有位置,包括我自己。
我覺得自己不是那種只想別人不顧自己的女人,主要原因在于我沒孩子,沒結婚,還不能體會事事為他人著想的狀態(tài)。
這句話,可能是那種窮過的,委屈著自己的,一夜暴富的才會有的心態(tài)。就像中國的富豪都在購買頂級的奢侈品一樣,社會心理都是一樣的,只是不同階層有不同的外在表現。
夢里“狠”過千百次
◆家茵 36歲 編輯
在宋丹丹這個小品出來之前,估計有哪個女人若敢放此“獗詞”,一定會被眾人大罵為“敗家老娘們”的。在我們的傳統(tǒng)里,女人必須具備的美德是三從四德,把自身享受放到第一位,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大逆不道的。
不過,當“白云”用土得掉渣的口音扔出這句擲地有聲的名言后,女人們突然之間醒悟了,是啊,喊了這么多年婦女解放,還不如這一句“狠一點”來得實在呢!
歡欣鼓舞之余,開始思考:對自己“狠”一點要怎樣具體落實呢?首先,是從哪下手的問題,是像“白云”一樣使勁拾掇自己,還是從此開始不管別人感受、只顧自己及時享樂?其次,是不是真的“狠”一點,快樂和幸福就會多一點,自己當真會在發(fā)狠中品嘗到幸?;蚩鞓穯幔?/p>
問一句,搖一下頭。我的責任不允許我做其中的任何一件事,盡管,一時沖動時我會很想這樣做。但假如真的邁出這一步,其后果,絕對不是甜蜜的滋味。
所以說,發(fā)狠對于大多數女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夢,一個想到了會笑、卻無法實現的夢。
四十歲的她們說——
幸福靠“狠”來爭取
◆梧桐 42歲 職員
換成是我,會這樣說:女人對男人下手要狠一點。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在家庭生活中,主要矛盾和沖突基本都是發(fā)生在夫妻之間,這個時候,誰讓誰吃虧。
拿我自己做例子。我剛結婚的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太好,沒有能力做到一家三口都光鮮漂亮,老公在電視臺工作,經常要拋頭露面的去采訪,我們家基本上穿的都先盡著他,我自己寒酸就寒酸點。沒想到,不過兩年,我就聽到外面關于他的傳言,而且似乎還都挺理解他,“這個小媳婦一天也不拾掇,他那么利整個人難怪看不上!”聽了這些話,我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你要是不心疼自己,就沒有人會心疼你。臭美誰不會呀!從那以后,我就算家里沒有菜錢也要每個月都給自己買一身新衣服,反正孩子是他的,我就不信他能光顧自己吃不管孩子餓不餓。
其實我當時這么做主要是賭氣,心想就算我不和你過了我也不能委屈著自己,得把這幾年少穿的衣服補回來。意料之外的是,我這么一鬧,他反倒不鬧了。我覺得他浪子回頭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我比以前漂亮了,而是我的這種反應讓他對自己的行為有了重新的認識,就像是角色互換一樣,他只有嘗過苦的滋味,才知道什么叫甜!
這和提倡自私有區(qū)別嗎?
◆劉玲 48歲 公務員
我覺得,這句話就是變相在提倡自私利己主義。
對自己狠一點,那么對別人呢?這個觀點里面本身就帶有比較的含義。提一個簡單的問題:家里準備消費一萬元錢,該怎么花?如果家庭里其他成員沒有消費計劃,那么我可以順理成章的給自己買裘皮,可是,如果此時兒子想換臺電腦,老公想換臺電視,三個人都有消費意向,可手頭的錢只能滿足一個人的欲望,怎么選?
滿足了自己就殘忍了別人,這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說,這句話可以更直白一些:女人就是要自私!
時代在進步,為什么我們的觀念反而越來越落后?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這樣說,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