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立式小解已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了。但是最近日本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后,如今選坐式的人越來越多了。能改變這種自有人類以來就確定了的生活方式的根據(jù)有兩點:一是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立式小解增加男人患癌率;二是不衛(wèi)生。
2004年6月,日本東陶公司以2312名男性為對象,針對這一問題做了一次調查,結果令人深思。對于問卷中“在家里去廁所小解時,是站式還是坐式”一問,回答坐式的占23.7%,立式為65.4%。而2001年12月的一次調查統(tǒng)計中的985名丈夫與兒子的小解方式,當時選坐式者為14.7%,立式80.4%。兩次調查并非同一對象群,但選坐式的人增多是一個明顯趨勢。2005年的調查中,回答坐式的男性占了48.9%??梢娫絹碓蕉嗟哪腥艘呀?jīng)接受了坐式小解方式。
對于男人來說,若能像女性那樣改為下蹲式排尿,將使你少受癌癥之害。原來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運動及其相關反射,加速腸內廢物清除,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使得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致癌物的逆吸收減少,從而保護腸粘膜少受致癌物的毒害。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下蹲排尿的男性患癌率較站立排尿者降低40%,這也是習慣取蹲位的印度男子腸癌發(fā)病率低的奧秘之一。
另一方面,立式小解尿液飛濺,很容易弄臟馬桶。日本獅王公司2002年6月,以250名顧客為對象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馬桶最容易臟的地方是馬桶內沿卷邊處,持這一看法的占64%,認為靠水箱一側的內沿最易臟者占46%。與坐式相比,以位置較高的立式小解時,尿液在馬桶內的飛濺要顯著得多。而且尿液在馬桶內壁和水面之間往復彈射,加重了污漬的程度。獅王的設計人員以一個用了10年的馬桶為樣本,借助科學手段分析了馬桶內壁的玷污過程。尿液主要成分的磷酸鈣與容易滋生細菌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了難以去除的尿堿,而且是造成馬桶異味的條件。2004年10月,獅王又以140名男性為對象做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立式小解時尿液落點分布情況為:落到水面靠如廁人一側的占43%,靠中央的占36%,靠水箱側的占14%。用加有顏色的水通過注射器做飛濺測試得知,對準中央時飛濺較小。但是不管落點如何,立式的飛濺程度都明顯比坐式嚴重,所以從落點上打主意不過是杯水車薪。
日本廁所協(xié)會的平田副會長認為:采用哪種如廁方式與男人臉面絲毫無關,弄臟了就把飛濺處擦干凈這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在于有沒有讓男人容易掌握的簡便方法。專職研究舒適如廁的日本廁所造型研究所的坂本菜子認為,尿液的飛濺方向為馬桶內側前方以及向兩側內面的濺射。為此,用后應該及時用手紙等擦掉,至少每兩天應擦一次。使用馬桶刷子最好,在此基礎上還要每周用長刷子擦洗一次,這些清掃工具用后還要有指定位置保管。如此麻煩的事,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女人們已提出如果男人不改如廁方式,以后自己打掃廁所。
由此而言,用坐式小解,將是今后值得提倡的大方向。但是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傳統(tǒng)習慣,一朝扭轉談何容易,不過男人們一致認為:與其增加勞動不如乖乖從命。
[編譯自《日本經(jīng)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