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二方面軍長征的隊列里,有一個身著國民黨軍服、騎著淡紅色大騾子的特殊人物,他就是國民黨中將縱隊司令張振漢。
在湖北省咸豐縣忠堡鎮(zhèn)戰(zhàn)役中,張振漢做了紅軍的俘虜。六軍團政委王震押他去見賀龍,當賀龍請他喝咸菜湯時,他從心底里瞧不起這支“土包子”隊伍。但事實教育了他:老百姓歡天喜地迎接紅軍,幾天內就有數千人爭相報名參加紅軍,與國民黨擴軍靠抓壯丁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他還得到紅軍的種種優(yōu)待,無論吃、住、行軍,他都享有“特別待遇”,那時,只有軍團級紅軍干部才能騎馬(騾)。這一切,使張振漢很快改變了對紅軍的看法。他做商人的哥哥幾次到蘇區(qū)探望他,見兄弟受到優(yōu)待,也深為感動,回去后特為紅軍送來好多緊俏藥品。
長征前軍團長蕭克幾次找他,了解敵軍兵力部署情況。紅軍據此作出了南下湘中、突破澧沅防線的戰(zhàn)略決策。長征隊伍來到金沙江畔,總指揮賀龍向張振漢征詢大兵團渡江的意見,他提出的伐竹扎排渡江的方案被賀龍采納,紅軍大隊順利渡過金沙江。
過雪山時,山路陡峭難行。行至山腰,張振漢突然馬失前蹄,落馬滾下山去。紅軍戰(zhàn)士在谷底把跌得奄奄一息的張振漢找到。他鮮血直淌,雙腿骨折,紅軍戰(zhàn)士為他急救包扎后,用擔架抬著他繼續(xù)往上爬。抬他的幾個戰(zhàn)士,艱難前行,走幾步就要停下來喘幾口氣。張振漢這個鐵石心腸的軍人流下了感激的眼淚。
過草地時,糧食比金子還寶貴。看護張振漢的戰(zhàn)士,寧可自己挨餓,也要把得來不易的一點干糧或野菜省給張振漢吃。在長征這座大熔爐里,這位國民黨縱隊司令的靈魂一次次被震撼,使他認識到紅軍和共產黨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到延安后,中共方面妥善安排了他的工作,他把妻子也接到了延安,決定同共產黨合作。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中共釋放了張振漢,毛澤東親自同他談了話,但他不愿走,經過反復做工作,他才依依惜別了延安,到達西安。以后,在解放戰(zhàn)爭中,張振漢為和平解放長沙作了好多工作?!?/p>
(胡世民薦自《黨史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