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前CEO遭遇桃色新聞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男老板與女下屬之間發(fā)生“辦公室韻事”不再是新鮮事。在這個人們普遍的道德觀越來越寬松的年代,如果主角屬于走入人群中就立即被淹沒的“小人物”,他們的故事也不會引起多少人的關注。但如果是大人物做了有背道德之事,盡管故事本身沒什么新鮮的,所帶來的震撼力還是不小。前些年某大國總統(tǒng)同實習生的婚外情一時間成了全球媒體爭先報道的對象。最近又一類似故事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3月7日,美國波音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哈里·斯通西弗由于與一名女高級管理人員有著不正當性關系被迫宣布辭職。
斯通西弗可以說是美國航空工業(yè)的顯赫人物。他曾擔任麥道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1997年促成了麥道與波音的合并,并多年擔任波音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于2002年退休。2003年12月,波音原首席執(zhí)行官康迪特由于一樁涉及空軍防務合同的丑聞而辭職后,斯通西弗被董事會選中復出。在斯通西弗領導下,波音公司制定了員工行為準則,約法數(shù)章,人人簽約。其中一條就是,不做任何可能有違公司利益的事。但斯通西弗卻帶頭違反自己制定的行為準則。盡管他的“辦公室韻事”今年年初才開始,兩廂情愿,對方也并非是與他有著直接上下級關系的官員,談不上濫用職權的問題,但公司董事會初步調查結果認為,他的行為違反了公司的行為準則從而影響了公司形象,因此必須下臺。董事長普拉特表示,董事會認為這一事件反映出斯通西弗的判斷力有偏差,將影響他領導公司的能力。這才是他下臺的最根本原因。
崇光百貨92歲前總裁被判刑
人們常說亂世出英雄。在商業(yè)社會,這條俗語似乎也特別適用。競爭越激烈,破洞而出的英雄式人物越多。只可惜,不少曾經做出過卓越貢獻、顯赫一時的“英雄”都不能一路走到底,從頭撤尾都做個“干凈、純粹”的英雄。3月29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以逃避破產清算,非法轉移資產,妨礙強制執(zhí)行罪,判處今年92歲的原日本最大的百貨商店崇光百貨公司總裁水島廣雄有期徒刑18個月。
東京地方法院認為,水島明知崇光百貨集團公司已經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實現(xiàn)重建工作,倒閉不可避免,所以在銀行的賬號被封存之前,先后從自己的銀行賬戶以及信托投資賬戶中提取了1.5億日元的資金。法院認為,水島作為公司最高管理者,放棄了經營責任,只追求自己的利益,為了保留自己的財產,不惜非法轉移資金,應當受到懲處。
水島1958年進入崇光百貨公司,1962年升任總裁。他在位期間,將崇光發(fā)展成了日本最大的百貨公司。在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因公司過度擴張,并涉足了房地產業(yè),經營開始走下坡路,并于2000年宣布破產,負債總額達6891億日元。
韓高官因涉嫌房地產投機而辭職
隨著韓國近年來反腐力度的加強,在社會輿論的積極參與下,越來越多利用職權“順手”幫助自己或他人的高官被拉下馬。他們頭上都曾籠罩著閃亮無比的光環(huán)。也許是一時的利欲熏心,他們在自己的光環(huán)上抹上了大小不一的瑕疵。一旦這些瑕疵進入公眾視線,這些高高在上的權貴們就不得不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無論是已建立的“功業(yè)”,還是未來可能作出的“貢獻”都不能抵消已經犯下的過錯,懲處無可避免。
今年早些時候,已經有三位高官因涉嫌不動產投機而落馬——前教育副總理李基俊、前經濟副總理李憲宰、前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長崔永道。3月28日,又一位高官栽了。這天,韓國總統(tǒng)盧武鉉接受了建設交通部長官姜東錫提出的辭呈。姜東錫提出辭呈的原因是“健康不佳”,但實際上,他栽在涉嫌房地產投機和為兒子“跑官”上。
據(jù)報道,一家報社3月初揭露說,姜東錫的妻姐和他的一名高中校友1999年在漢城以西的仁川國際機場附近,分別購買了3354平方米和2040平方米的土地。由于當時姜東錫擔任仁川國際機場集團公司董事長,舉報人認為,是姜東錫向親友透露了該地區(qū)將被政府劃定為“自由經濟區(qū)”的內幕。仁川國際機場附近被政府定為自由經濟區(qū)后,地價上漲了3倍多。姜東錫妻姐因此獲益98.5萬美元,其校友也獲益67萬美元。對于媒體的指責,姜東錫否認說:“我妻姐買地時,并沒有從我這里尋求任何建議。我校友買地,直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绷硗?,還有人舉報說,姜東錫為讓其37歲的大兒子當上仁川自由經濟區(qū)教育醫(yī)療組的組長,向人事部門施壓,最后終于“跑官”成功。
莫里斯·格林伯格“晚節(jié)不保”
對全球保險行業(yè)來說,美國國際集團可謂領頭羊;對美國國際集團來說,莫里斯·格林伯格就是公司的象征。在執(zhí)掌美國國際集團近40年里,莫里斯·格林伯格作為保險界成功商人的榮耀無人能敵。1967年,莫里斯·格林伯格從創(chuàng)始人斯塔爾手中接過帥印的時候,美國國際集團還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鴨”。如今,公司已經是美國最大的保險商,市值高達1730億美元,位居美國10家最大的公司之列。
這位勞苦功高的首席執(zhí)行官與其他上了年紀的“同輩”們不同,格林伯格從未任命過繼任人,至少從未在公開場合公布過。但可憐的老頭在3月中旬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被迫宣布辭去首席執(zhí)行官的職務。因為美國國際集團接到政府監(jiān)管機構傳票,被指控美化賬面、操縱股票,而格林伯格一直在這些案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無論監(jiān)管機構最終的調查結果如何,莫里斯·格林伯格必將經受痛苦的身心煎熬,而他的在公眾眼中的形象也必將大打折扣,連帶美國國際集團或是整個保險業(yè),受到的質疑也必然增多。
沃爾瑪二號人物難過地離開老東家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沃爾瑪二號人物托馬斯·M·克夫林因涉嫌金融違規(guī)操作25日主動辭去公司董事會職務,受此牽連另有3名沃爾瑪職員也因此事而被開除。
沃爾瑪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官方文件中稱,他們曾對一筆涉及金額10萬至50萬美元的金融違規(guī)操作做過內部調查,但克夫林與公司方對調查結果存有爭議。
這份文件顯示,沃爾瑪此次內部調查的內容是,未經批準擅自動用公司禮品卡,以及匯報虛假的第三方發(fā)票信息和公司開支數(shù)據(jù),私自占有公司的報銷款。但該文件并未直接說明,克夫林在這些違規(guī)操作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今年55歲的克夫林在沃爾瑪已工作了28年之久,幾乎把他目前為止的全部職業(yè)生涯都奉獻給了這家發(fā)跡于阿肯色州本頓維爾小鎮(zhèn)的零售巨頭。在今年1月24日退休前,克夫林主要負責門店、山姆俱樂部和公司網站的業(yè)務。當時,沃爾瑪曾表態(tài),克夫林在董事會副董事長的職位將一直保留到6月3日過期時止。
在為沃爾瑪工作的漫長歲月里,克夫林也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地方。1995年沃爾瑪曾遭遇一次短暫挫折,公司季度利潤首次出現(xiàn)下降,克夫林在改善門店業(yè)績,幫助公司迅速扭轉不利局面的過程中曾起到了核心作用。
在和沃爾瑪公司聲明一起提交給證交會的辭職信中,克夫林言語間仍流露出對老東家的眷戀之情。他稱自己是帶著溫暖的感情離開公司的,沃爾瑪今天的成功來自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對于有機會服務這么一家偉大的公司他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