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除了會賣漢堡,還會炒地產,不管你做什么地產投資,請向麥當勞學習炒地發(fā)財,回報率可能高達100%。
最近,麥當勞以250萬元~320萬元的特許加盟費,向中國市場全面開放其特許加盟業(yè)務,除了餐飲業(yè)投資者歡欣鼓舞,熟悉地產投資的投資者也“沒事偷著樂”,那么,麥當勞賣漢堡的同時,又將會給中國房地產投資者帶來怎樣的商機呢?
過去美國麥當勞一向有全美最大的地產開發(fā)商之稱 ,只要有麥當勞之處, 必定帶來人潮及錢潮, 隨后而來的就是“麥當勞商圈”,以及房地產價格的飛漲。 通常,麥當勞到每個中大城市發(fā)展初期會以旗艦店的形式進入市場,然后再進行占領式的滲透開發(fā),另外與大賣場、大型百貨公司或大型超市進行策略聯(lián)盟的合作,并在餐廳提供完整的麥當勞用餐經驗,提升麥當勞的人流和商圈價值。
國外地產投資業(yè)專家指出, 麥當勞借著快餐店的經營,進而反映在房地產上的增值利潤, 這才是麥當勞真正的店面擴張投資的著眼點所在,麥當勞經營快餐事業(yè), 根本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前中國關于特許加盟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麥當勞一直沒有在中國內地大規(guī)模開展特許加盟業(yè)務,這也讓麥當勞在全世界的另外一項主營業(yè)務——房地產經營的生財方式無法進行,開放加盟后,麥當勞在中國內地也會以更快的速度跑馬圈地,購買各城市快餐經營的黃金地點。
對于外租的店面房地產,麥當勞一般用低價簽租很長時間,并擁有“優(yōu)先購買權”。美國的上萬家店鋪中,麥當勞的自有店占到60%,另外40%是向土地所有者租來的,麥當勞通常每年會收取加盟者20%左右的營業(yè)額,作為租金和授權費等,而且還通過房地產來控制加盟者完全依附于總部。房地產租金、授權費和餐廳收入構成麥當勞的三大主營收入,據資料顯示,90%是來自房租和授權費。
聰明的麥當勞老板們 ,自然不會忽略這個商機,肯定要盡量自購營業(yè)地點 ,一旦地價上漲, 處理掉當初的投資所得的獲利,絕對不是賣漢堡所能比擬的。麥當勞的房地產炒作術, 在國外房地產業(yè)界被稱為“點土成金”術, 在麥當勞金色拱門下的地皮,往往在成交之際, 便能創(chuàng)下天價行情。
麥當勞叔叔所到之處,地皮就發(fā)燙
此前由于麥當勞在中國內地沒有開放特許加盟業(yè)務,所以,地產投資生財的成功案例比較少,而臺灣地區(qū),麥當勞早就開放了特許加盟,加上臺灣的合資公司比較熱衷地產投資,故麥當勞臺灣地區(qū)在1990年后以一連串的出售房地產活動,締造了許多房地產交易紀錄。
1994年麥當勞中國公司在北京購置了一處房產,房產的位置在萬通,當初麥當勞在此購地的主要原因是看重了這里地價的升值機會。當初麥當勞購置地產時,萬通的報價是每平方方米3000美元,最終成交價格肯定低于這個價格。
因為接近萬通、華聯(lián)兩大商場,這家萬通餐廳是北京麥當勞生意最旺的店面之一,面積大約有600平方米,而這里的租金平均每月每平方米21美元,如果麥當勞將這個餐廳出租或者在發(fā)展特許加盟的時候轉租給加盟商,麥當勞每月就有12600美元的收入了。
麥當勞臺灣地區(qū)則通過地產投資賺得盆滿缽溢。 以位于內湖成功路四段上麥當勞分店原址舉例,1991年3月,麥當勞臺灣合資公司——寬達食品公司把這一塊面積為364平方米的土地,以總成交金額1.0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 賣給德安開發(fā)公司, 平均每平米單價高達28.75萬元人民幣 ;8月份, 黃春發(fā)又以總價1.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 平均每平方米約41.2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 賣給了康和公司,短短5個月,增值接近43%的投資回報,就這一筆交易, 可以說是創(chuàng)下臺灣內湖房地產市場有史以來的“天價”紀錄。
另外一處麥當勞臺中市中港路上的分店地址 ,據說最初買進的價格是每平方米1.25萬元 ,在1991年12月間, 以每平米36.25萬元人民幣的驚人價格, 把這塊面積達680平方米的土地, 賣給了一家臺中的建設公司,增值幅度達到了驚人的28倍,光稅前收入就在2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果要靠賣漢堡, 至少得賣1000萬個麥香雞套餐。
在臺灣內湖、臺灣臺中地區(qū)分別出售的這兩個精華地段店面,平均的收益回報率都在14倍以上。如果麥當勞將北京的萬通店出售,投資回報率也將會超過100%。
跟著麥當勞炒地
“麥當勞在進入臺灣這些年來, 真正賺錢的是房地產增值, 而不是賣漢堡?!?一位曾經任職于臺灣省臺中中港路麥當勞分店的離職員工指出, 目前麥當勞自有店面比例雖然在90年代以來, 開始大幅下降, 但是過去幾年麥當勞不斷以高價取得店面, 純粹是為了賺取地產增值利益,其間房地產炒作的高明手法也不時在坊間流傳。
有傳言指出,麥當勞相關人也參與“麥當勞商圈”的投資炒作。 麥當勞臺灣合資公司的股東們, 常常會在一個店面開店之前, 事先悄悄地吃下附近一小塊地皮,等到商圈成熟, 房地產行情大漲之后 ,股東私人再把手中的土地, 用高價轉手賣掉。 而且有些麥當勞臺灣公司的自有店面 ,也是先由公司內部高級主管的親友或家人買下,再轉手給麥當勞臺灣分公司。由于麥當勞在房地產市場上算是個中高手, 也常常需要取得精華地區(qū)的店面, 因此,與不少地產財團關系甚密。
其實,在臺灣的任何一家大型企業(yè)或是公司集團,只要是處理土地或資產, 通常一定慣用先以股東個人名義吃下, 再以高價出售給公司 ,以期達到節(jié)稅的目的, 對于股東私人也有相當大的好處 。因此,在很多地產開發(fā)商的眼里,這是企業(yè)生存的一種無可厚非之道。
熟悉美式快餐業(yè)的人都知道, 快餐業(yè)店營業(yè)面積需求大, 各種裝潢、服務人員也都必須耗費相當的成本, 在今天土地、人工價格飛漲的情況下, 本業(yè)的獲利能力實在不高。
麥當勞只是在無心插柳柳成蔭,摸準房地產投資的訣竅。
對于炒地產賺錢這種說法,麥當勞臺灣分公司前開發(fā)營業(yè)部總監(jiān)胡家濠坦承,全球麥當勞的經營策略, 都是把快餐業(yè)的本業(yè)經營和房地產方面的副業(yè)經營,并列為兩大事業(yè)經營重心。他同時強調:“麥當勞的目標是在開發(fā)店面, 而不是炒作房地產?!敝皇且环N資產處理方式而已。
有人說麥當勞有土地炒作術 ,其實麥當勞在它的全球化策略中, 有其一套科學分析的方法, 以及特殊的市場調查技術,才能找出會下金蛋的黃金商圈,才能夠帶動房地產增值。
麥當勞“新餐廳開發(fā)作業(yè)流程”是一連串完整而有系統(tǒng)的作業(yè)流程,從市場計劃分析、商圈立地調查、新點簽訂取得、工程設備施作、餐廳營運支持,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輔相成。例如每開一個店, 麥當勞都會進行一項商圈重疊影響評估(Impact Study) 分析商圈內的人口數量、成長率、年齡分布、學歷、家庭所得、消費習慣等, 都透過精密的科學分析統(tǒng)計。 目前麥當勞已經擁有臺灣各鄰里的人口數量和商店家數和種類, 它所下的功夫, 恐怕連政府單位也甘拜下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