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已經被多數消費者所接受。隨著用車范疇的日益細分,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用車特別是個人用車需要強調個性化。作為個性化用車的代表——越野車在今天已經是大行其道。越野俱樂部、自駕游社團隨處可見,城市的街道上,改裝的越野車也屢見不鮮,成為城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已經被多數消費者所接受。隨著用車范疇的日益細分,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用車特別是個人用車需要強調個性化。作為個性化用車的代表——越野車在今天已經是大行其道。越野俱樂部、自駕游社團隨處可見,城市的街道上,改裝的越野車也屢見不鮮,成為城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豈不知,越野這種被譽為“后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用車之道,讓許多愛好者樂此不疲。這種生活方式到底需要花去多少銀兩?越野愛好者們說,在合理地投入之后,他們從越野這種時尚化的“個性用車”中獲得的享受實在是物超所值。
不同尋常的養(yǎng)車之道
網上調查顯示,當前家用轎車年養(yǎng)車費用約為2萬元左右。車均年行駛里程為15127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77升。但對于越野車輛來說,平常的家庭養(yǎng)車費用是沒有什么說服力的。
一般來說,一次長途自駕游至少要跑3000公里,如果一年有幾次這樣的長途跋涉,相應的油耗、維修、保養(yǎng)成本也會隨之上升。另外,更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改裝。對于那些酷愛越野運動的人來說,不在自己的座駕上動動手腳又哪肯甘心。加裝前后保險杠、頂框可以讓車子更有越野味道,配個不錯的音響也是可以理解的,稍微奢侈點的,GPS設備也是座駕必備品……這還不算完,既然是越野,頭燈、刀具、戶外服、帳篷、睡袋等這套戶外裝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只能算是入門級越野愛好者的“初段”裝備,但如果你的愛車有了這些,只要在外面一露臉,大家就知道你是個越野迷,至少這身行頭還是說得過去的。
當然,對于越野的狂熱分子,他們的投入是不能用平常眼光去打量的。他們可能在二手車市場花不多的銀子“淘”一輛底子還不錯的老切,之后便是對車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手術”,可能是由原來的“兩驅”改成“四驅”,車身重新噴漆,或者換上越野輪胎,加上絞盤,再配上車載無線電臺……被改裝完的車早已是面目全非。但有一點是確定的,被改裝完的車子第一眼看去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專業(yè)”,另外只剩下“酷”了。
這樣算來,對于越野圈里的人,不論“菜鳥”還是“老鳥”,不尋常的投入是必需的,但你也可以選擇不同裝備級別。畢竟,不同人的愛好與價值取向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
實際上,如果你想成為一位純正的越野迷,與此同時你兜里的銀子又不是很充裕,那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夢想。畢竟,目前國內的越野俱樂部、自駕游團體還是比較常見的,在那里你也許會找到一些捷徑。
裝備與資源共享
國內有許多越野俱樂部,讓很多人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在通往越野的道路上走了不少的“捷徑”。以國內最大的越野俱樂部切大隊為例,切大隊總人數超過4000人,并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越野共享“物品庫”?!拔锲穾臁崩锏脑揭把b備一應俱全,如越野帳篷、野外餐具、救生衣、皮劃艇等,這些物品是可以免費供隊員使用的。
切大隊的隊長“老黑”介紹,由于切大隊的人員分層比較密集,其中一些人條件比較好,車輛和裝備相對齊全,而有一些人不論是車本身還是配套設施都不是十分完善。但只要大家一結伙,裝備、設施就可以完全共享。長途自駕游的時候,幾個人睡一個帳篷,用一套炊具的時候很多,隊員之間并不介意,因為出去玩圖得就是大家高興。因此,很多人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就能親身體會真實的越野經歷。對于新隊員來說,很多越野裝備能以比較便宜的價格從老隊友那里買到,也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取“自制”的經驗。比如說,切大隊里一個叫“駱駝”的隊員,善于自制炊具,做出的東西雖然有反常規(guī),但很實用。這樣一來,很多隊員也可以通過向他學習,把自己的部分裝備完善起來。
另一方面,團隊共享越野的常識和經驗,有著豐富越野經驗的人隨口就可以給你介紹出十幾條經典的長途自駕游路線。在新人看來,他們就是一本越野寶典。如果你是一個剛入行的越野分子,選擇一個像切大隊這樣的越野俱樂部,不用太多的投入就有機會漫游在青海湖,放飛于布達拉宮。
消費在路上 收獲存心底
一次長達數千公里的自駕游是需要不少銀子的,所以說,當你決定準備切身感受一回真正的越野的時候,要有非常周密的征途規(guī)劃。能否讓自駕過程“物有所值”,也是衡量成熟越野迷的重要標準。
“舵手”是位身經百戰(zhàn)的老越野迷,他的長途自駕經典案例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和借鑒。據他介紹,去年8月北京至青海湖的自駕游讓他最為滿意。他的這次環(huán)青海湖之旅總行程5200公里,總費用只用了5600元。正常來說,一般的旅行團選擇相同的路線所需費用至少要10000元左右。其實,自駕旅行只是前期對車和設備的投入較大,而在實際旅行中所需費用并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