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國人重視教育有口皆碑。教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能使下一代以其良好的教育素質來享受幸福的人生。不過,要把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培養(yǎng)到大學畢業(yè),一般需要花費20萬~30萬元。面對如此龐大的教育開支,不少家長在“望子成龍”的傳統(tǒng)心態(tài)下,不得不為此進行盤算。
及早規(guī)劃,防患于未然
20萬~30萬元的教育經費足以讓許多年輕父母望而生畏。但只要及早進行理財規(guī)劃,利用多種手段籌措該項經費,孩子進入理想學府,又不降低自己生活質量的目標并非遙不可及。教育經費的籌措當然是越早開始越好,然而就一般家庭而言,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前,營養(yǎng)費、保姆費、幼兒園學費,加上房貸在身等花費,幾乎沒有余錢從事儲蓄或投資。所以,這樣看來,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后,才是家庭積極規(guī)劃子女教育基金的最佳時機。即便這樣,也要提前做好理財規(guī)劃,要知道投資的獲利是緩不濟急的。如果不去考慮昂貴的民辦學校,可以將每年費用控制在2萬元左右,在大約10年的時間里為孩子的教育費用做好儲備。
教育儲蓄,滴水聚成河
教育儲蓄是以儲蓄存款方式,為子女接受非義務教育積蓄資金的一種手段。在孩子一進入小學,就不妨開始進行教育儲蓄。教育儲蓄是一種零存整取的定期儲蓄存款。存期分為一年、三年、六年。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存入金額為50元的整倍數,可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教育儲蓄的利率享受兩大優(yōu)惠政策,除免征利息所得稅外,其作為零存整取儲蓄將享受整存整取利率,利率優(yōu)惠幅度在25%以上。而且參加過教育儲蓄的儲戶在申請助學金貸款時,在同等條件下,可獲得優(yōu)先權利。
在使用教育儲蓄時,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注意利息及免征利息稅的多少取決于約定存款額度的大小。在同一存期內,應該盡可能地加大約定存款額度,減少續(xù)存次數。以選擇三年期教育儲蓄為例這樣可以擴大計息的本金,增加所得利息與爭取更多的免稅優(yōu)惠。(見下表)。
其次,盡量選擇期限較長的教育儲蓄存款,以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優(yōu)惠利率和免征利息稅的政策,從而得到更多的實惠。一般來說,不要選擇與子女離結束義務教育時間相同的存期。如子女還有一年上高中,倘若選擇一年期教育儲蓄是極不經濟的,可選擇三年或六年期教育儲蓄,因為高中、大學階段七八年都屬非義務教育。
教育保險,未雨先綢繆
教育保險,一是計劃性強,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對未來的預期選擇險種和保額;二是有強制儲蓄的作用;第三,投保人若在保險期內發(fā)生重大意外,可以免交以后各期保費,被投保人到期仍可得到保險公司足額的保險利益。因此,教育保險具有儲蓄、保障、分紅和投資的多項功能,比較優(yōu)勢較大。是父母為孩子設定教育基金的一種比較理想的理財工具,專家建議將收入的10%購買教育保險。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推出的教育保險有分紅型和非分紅型,而且大多數是綜合人身保險、意外疾病保險等。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考察選擇。如平安保險推出的“育英年金保險”,中宏保險“聰明寶寶”分紅終身壽險,中意人壽保險推出的“中意錦繡行子女教育保障計劃”,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E(education)計劃”等。
利用投資工具,錦上添花
教育經費規(guī)劃的目標是在盡量穩(wěn)健的前提下,積極涉足收益較高的投資領域。因此,開放式基金應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定期定額方式累積教育基金就是一個好辦法,既有強制儲蓄的功用,又可分散入市時點,相對減少單筆投入的風險。
其次,可以適當購買集合理財產品。集合理財產品是新推出的一個理財品種,其以5%以上的預期年收益、相對穩(wěn)妥的運作方式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目前有光大證券、廣發(fā)證券、長江證券、東方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推出的集合理財產品,家長可以綜合衡量,優(yōu)中選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