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并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2.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運用多種句式進行表達。
學習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學習準備
1.教師搜集課文中各種鮮花開放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觀察和收集不同植物開花的時間。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多媒體配樂展示各種鮮花,交流:你認識哪些鮮花,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2.出示“花鐘”圖片: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生自由聯(lián)想)
3.出示課題:讀題后有什么疑問嗎?
二、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
2.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糾正讀音:注意“燥”是平舌音,“致”是翹舌音。
3.再讀全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一些枝節(jié)問題,留下主干問題,作為引導體會感悟課文的主要線索。
三、朗讀感悟第一自然段,體會不同的表達方法
1.自讀第一自然段,引導發(fā)現(xiàn):你覺得這些花兒最奇特的是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交流要點:一是花兒開放的樣子不一樣,二是開放的時間不一樣)
2.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聽,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有感情朗讀“花兒開放的樣子不一樣”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下面句子的表達方法:
(1)課件出示:
學生讀句子,比較,討論。(上下旬都是寫“花開了”,但是第二句直接說,顯得單調(diào)、干巴、無趣)
(2)課文中寫“花開”的句子還有哪些?請在書上找出來,并用波浪線勾畫出來,讀一讀,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睡蓮從夢中醒來”;“萬壽菊欣然怒放”;“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曇花含笑一現(xiàn)”)
4小練筆: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法改寫“午時花開花了”和“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再人情地朗讀全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用詞的準確
1.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
2.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3.練習朗讀“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和“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等句子。(體會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guān),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guān))
4.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左右、往往”等詞語的準確。
5.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和牽?;ǖ拈_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等有什么關(guān)系。
6.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時候開放,推測一下這是什么原因。
五、學習最后一段。體會課文中“花鐘”做法的奇妙
1.朗讀課文最后—個自然段,說說這位植物學家的做法妙在何處。
2.“我來做”:你們也搜集了各種花兒在24小時內(nèi)的不同開花時間,如果讓你把這些資料展示給他人看,你想采用怎樣的方式?
3.學生、師生自由組合,動手設(shè)計。
4.展示作品,共同評價欣賞。
六、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七、推薦閱讀相關(guān)科普文童
評析
本課時設(shè)計的重點和特點在于通過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體會不同句式表達的效果。它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示:
一是語文教學不能忽視語言表達形式的學習。我們的中段教學,教師往往重課文內(nèi)容輕語言表達形式,這種傾向不利于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而重視語言表達形式的學習又不能孤立地進行,最好的方式是充分利用文本資源,充分挖掘教材中適合的語言材料隨文學習,及時實踐運用,這樣效果比較好。
二是對文本的感悟應(yīng)該重視關(guān)鍵詞句的理解體會,而體會關(guān)鍵詞句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較”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形式。本教學設(shè)計的兩次比較都恰當?shù)匾龑Я藢W生體會用詞的準確,體會句式表達的特殊效果,是教學設(shè)計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