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農(nóng)歷正月初十,時任中華書局美術部主任、首部《辭?!肪庉嫷泥嵨绮诩覒c50壽誕。是日,京劇“伶王”梅蘭芳和著名國畫家吳湖帆相約前來祝壽。席間,他們談及國難當頭、生靈涂炭,無不慷慨激憤,或作詩或作畫,無情揭露日寇侵華的罪行。鄭午昌題七律一首,詩曰:“大河東去夕陽西,獨立蒼茫首自低。湖海放懷猶有酒,江山入夢已無雞。鶯花地老余人骨,魚米鄉(xiāng)空換馬蹄。幸蜀恨深難渡恨,三春風雨杜鵑啼。”
鄭午昌、梅蘭芳、吳湖帆三人都生于甲午年(公元1894年),而甲午年恰是中華民族蒙受奇恥大辱之際。聯(lián)想現(xiàn)在華夏國土又遭日寇踐踏,三位藝術家義憤填膺。為紀念“國恥”,激勵抗敵之志,他們決定發(fā)起組織民間愛國社團。與他們同齡、矢志抗日的周信芳(京劇演員,藝名“麒麟童”,陳少蓀、范煙橋、汪亞塵、李祖夔、席鳴九、蔡聲伯、秦清曾、張君謀、張旭人、章君疇、汪士沂、孫伯繩、陸銘春、陸書臣、徐國震、楊清馨等17位文化藝術界、教育界、工商界社會名流代表人物,響應鄭、梅、吳三人倡議,欣然加入。1943年中秋,他們在上海萬壽山酒樓相聚,揭竿立社,聯(lián)袂成盟。20位名流年齡相加,恰巧一千歲,故定名為“甲午同庚千齡會”,因都屬馬,亦稱“千歲馬會”。鄭午昌生日最早,被公推為“馬首”;吳湖帆生日最晚,被謔稱“馬尾”。
上海成立“甲午同庚千齡會”的消息不脛而走,遠在大后方重慶的國畫大師徐悲鴻聞訊,特地畫馬首折扇扇面一幀,題“馬首是瞻”四字,托人送滬,向鄭午昌致賀。
上海成立“甲午同庚千齡會”之后,每年農(nóng)歷正月,20位同齡人必在萬壽山酒樓聚餐相會。屆時,各攜20件禮品互贈。鄭午昌崇仰梅蘭芳蓄須明志、不與日偽合作的高風亮節(jié),一次曾畫密梅扇面一幀贈梅蘭芳,上題詩云:“爭羨東風第一枝,曾經(jīng)冰霜有誰知。功名自古從寒苦,請看此花燦爛時?!敝苄欧即笾谴笥?,不畏強暴,在日寇猖獗時敢演京劇《徽欽二帝》、《明末遺恨》,暗喻“亡國之痛”,收到日偽特務機關授寄的附有子彈的恐嚇信仍不屈服,準備再演出《文天祥》、《史可法》,向為鄭午昌欽佩,他畫疏梅扇面一幀贈周信芳,上題詩云:“萬木方寒苦,暗香林下來。自憐顏色好,故向雪時開?!?/p>
“千齡會”成員在抗戰(zhàn)時期各盡所能,支持抗日事業(yè),或拯救難民。張大千擅長荷花,鄭午昌擅畫白菜,素有“張荷鄭菜”的美譽。1944年,鄭午昌在上海永安公司舉辦“鄭午昌賣菜畫展”,轟動上海灘。他為白菜畫作詩云:“一錢買數(shù)斤,一斤賣萬千。菜價貴如此,相隔才半年。袞袞食肉者,哪知小民艱?!薄褒堥T身價重荒年,一菜貴于買肉錢??傆X得時非素愿,萬家茅屋幾家煙?!薄扒嗌涝谝白允捜?,傲骨經(jīng)霜見精神?!编嵨绮龑懖嗽佒荆从沉藬痴紖^(qū)百姓的疾苦和憤世之情,深受各界多層次人士的贊揚。每幅國畫價以畫中菜數(shù)論價,盡管一棵菜的畫價高出當時市場菜價1000倍以上,而所展出的一百幅菜圖在一周內(nèi)便銷售一空。鄭午昌將所得巨款全部捐獻給秘密抗日團體和賑災單位。
梅蘭芳在抗戰(zhàn)時期息影舞臺,杜門謝客,展紙作畫,堅守節(jié)操。1945年春,他和葉恭綽聯(lián)合舉辦了一次畫展,共展出170多件作品,人們爭相觀賞,交口稱頌。著名作家周瘦鵑曾為梅蘭芳的《瓶梅圖》題詠一詩,頌其風節(jié):“梅君歌舞傾天下,余事丹青亦可人;畫得梅花兼畫骨,獨標勁節(jié)傲群倫。”梅蘭芳將賣畫所得的巨款,除留下一部分維持生計,其他部分贈給數(shù)十位生活陷入困境的京劇藝人。
“千齡會”的愛國義舉,吸引了眾多屬馬的知識分子與進步人士入會,會員發(fā)展到數(shù)百人,又成立了“午社”。1952年,“馬首”鄭午昌謝世,“馬尾”吳湖帆書挽聯(lián)一副,題曰:“辰年竟遭厄,馬首何是瞻?!北磉_了同道對“甲午同庚千齡會”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