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2004年9月1日起全面實施“一費制”的收費政策。這項政策何以出臺?實施“一費制”究竟有何意義?“一費制”政策尚存哪些問題等等需要進一步的解析,才能保證對這項政策的理解與實施。
“一費制”出臺的背景
“一費制”的出臺是針對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亂收費現(xiàn)象提出的。一些學校無視國家規(guī)定,擅自制定收費標準。中小學收費項目種類繁多,主要是雜費、住宿費、借讀費,還有一項就是代辦費,代辦費的范圍包括:教材、練習冊、簿本、電教費、新生(一年級)入學體檢費、學生校外活動費以及一些擇校費、建校費等等。教育的成本越來越大,這是令許多低收入家庭難以承受的。此外,教育的亂收費也人為地導致了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
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亂收費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政府的教育投入嚴重不足,通過收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辦學經(jīng)費的不足;二是一些學校盡管政府投入有一定保障,可為了讓學校的硬件在同類學校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還要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因而想盡辦法向學生收費。上述原因導致了亂收費現(xiàn)象屢禁不止。為了嚴格控制中小學收費,我國政府出臺了“一費制”的政策,規(guī)定從2004年開始在中小學全面推行“一費制”的收費辦法。
實施“一費制”的意義
首先,“一費制”是一項民心工程,有利于減輕學生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耙毁M制”收費辦法2001年始在貧困地區(qū)農村小學和初中試行。2002年“一費制”收費標準為:每個學生每學年小學160元,初中260元,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03年底,全國22個省(區(qū)、市)有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的農村小學、初中全部實行了“一費制”。“一費制”推行后,實際減輕貧困地區(qū)農民群眾和學生家庭經(jīng)濟負擔17億元。減輕家長經(jīng)濟負擔的作用顯而易見。
其次,“一費制”的實行,有利于規(guī)范和公開教育收費,有效治理亂收費。近幾年來,為規(guī)范學校收費行為,堅決治理學校亂收費,黨中央、國務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相關行政部門和學校在國家規(guī)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之外,自立收費項目,擅自提高收費標準,造成收費項目繁多、標準不一,既違背了國家的收費政策,有損于收費工作的嚴肅性、規(guī)范性,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也不便于檢查與監(jiān)督。推行“一費制”,對現(xiàn)行的收費項目和標準進行全面清理。各地在嚴格、合理地核定雜費、課本和作業(yè)本費標準的基礎上,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一次性統(tǒng)一向學生收取費用的標準。學校必須執(zhí)行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收費標準,不準再亂收其他費用,這樣,進一步規(guī)范了學校收費行為,加強了對學校收費的管理,也將切實減輕學生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
再次,“一費制”有利于更好地落實國家對義務教育的責任。義務教育的投入必須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原則,學生繳費僅僅是用于補充學校公用經(jīng)費的不足。通過實行“一費制”,也會進一步推動落實各級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責任,加大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證義務教育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一費制”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費制”政策還不完善,執(zhí)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從政府方面看,一些基層政府和有關部門擠占、截留、挪用教育經(jīng)費和向學校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不少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增幅沒有達到法定水平,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轉。從學校方面看,“一費制”雖然收費標準規(guī)范了,但由于地方對教育的投入不夠,使學校的經(jīng)費運轉困難,難以維持正常的教學。在江蘇實施“一費制”的聽證會上,有代表提出,由于現(xiàn)在學校都實行了“一費制”,學校的收入減少了,但日常開支并沒有改變?,F(xiàn)在錢不夠,教學還要繼續(xù),只能從增設教學硬件的錢中扣,從教學經(jīng)費等項目中扣。按照目前“一費制”偏低的收費標準,最終苦的只能是學生。從家長方面看,“一費制”主要包括雜費、課本費和作業(yè)本費,因其標準中不含住宿費、借讀費、考試費,以及學生自愿參加的課外教育活動、防疫體檢、課余時間上網(wǎng)學習、初三和高三考前補習、自行車停放、校服等服務性收費,所以有家長提出,占大頭的收費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約束,有點“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感覺;還有些收費名義上是“自愿”,但對于校服費、軍訓費、學具材料費、防疫體檢費等,學生和家長根本沒有“自愿選擇”的余地;形形色色的服務性收費大多含糊不清,很有可能演變成新的亂收費。此外,“一費制”政策的監(jiān)督工作由誰來承當?應該是與學校教育的收費有切身利益關系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然而,值得懷疑的是家長是否能夠監(jiān)督學校的收費行為?
實施“一費制”的建議
1.嚴格規(guī)范“一費制”以外的服務性收費
(1)寄宿費和搭餐費標準由地方物價部門核定,但只準對自愿接受了服務的學生收取,不得強制服務和收費。搭餐費,只向由農村帶米、帶油到學校搭餐的學生收取,已設立學生食堂的學校,由學生購票(卡)就餐,不得另外收取搭餐費。
(2)禁止農村地區(qū)學校和對就近入學的進城務工經(jīng)商農民子女收取借讀費。對跨區(qū)就讀的學生可以收取借讀費,收費標準不能過高。
(3)教輔資料(學生使用的除課本以外的資料、期刊)由地方教育部門審查準入并經(jīng)物價部門核定價格。學具、非課改年級鄉(xiāng)土教材、開課年級的科學圖冊、自然圖冊、社會圖冊、歷史圖冊、歷史填充圖冊、地理填充圖冊、社會填充圖冊、初中畢業(yè)會考指導叢書和基礎訓練,由學生家長自愿選擇。禁止任何部門、學校違背部分學生及其家長意愿統(tǒng)一訂購教輔資料。
(4)農村學校原則上不收取校服費,個別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確需收取的,要經(jīng)當?shù)亟逃⑽飪r部門批準,按補償成本和不盈利的原則核定。
(5)捐資助學必須堅持自愿的原則,嚴禁與招生入學和考試成績掛鉤,新生入學就讀并取得學籍前一律不得向學生家長收取捐資贊助費。
(6)保險費,一律由學生家長直接向保險公司購買。
2.嚴肅教育收費紀律
(1)實行“一費制”是國家為治理教育亂收費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各學校不準以任何理由自立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或提高收費標準。各地義務教育的收費文件必須報省物價局、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備案,否則按違規(guī)審批處理。
(2)各地各學校除在開學時按“一費制”標準和根據(jù)家長意愿與學生接受服務情況一次性選擇收取服務性收費外,開學后不準再以其他名義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違者一律按亂收費查處。
(3)義務教育階段開展的聯(lián)合辦學、雙語教學、實驗教學和特長教學等形式的教學,一律執(zhí)行同層次學生的“一費制”標準,不得另外收取其他任何費用。
(4)凡享受“兩免一補”政策的貧困家庭學生,各地不得再收取任何費用,缺口部分由地方政府統(tǒng)籌解決,確保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免費入學。
(5)學校的“一費制”收入要嚴格按通知規(guī)定用途使用,除雜費中用于購買圖書儀器、文體設備和師資培訓費用外,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得集中學校的收費收入,不得用于平衡政府財政預算,不得征收任何性質的統(tǒng)籌調劑基金。對擠占、截留、挪用學校雜費的,要嚴肅查處。
(6)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要保障學校教職工工資的及時足額發(fā)放,保障學校必要的基本建設和危房改造資金,各級政府按規(guī)定應安排的財政公用經(jīng)費撥款、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的“一費制”補貼、城市低保戶子弟免收基本雜費的補貼和對同時享受“兩免”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的其他收費補貼,必須安排落實到位。
3.全面落實教育收費公示制度
要實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除了在學校繳費地點設立教育收費公示欄(牌)外,要針對目前服務性收費不自愿的問題,重點建立完善“學生繳費明白卡”制度?!皩W生繳費明白卡”列明“一費制”標準和“一費制”外可供學生家長選擇的所有服務性項目和物價部門核定的該項目的價格或收費標準,供學生家長自愿選擇?!皩W生繳費明白卡”由各地教育部門統(tǒng)一監(jiān)制,開學收費前發(fā)放到每個學生家長,由學生家長選擇簽字后作為學校開學時一次性收費的依據(jù)。凡“學生繳費明白卡”上未列明或學生家長未簽字認可的項目,學校一律不得收費。為了減輕學生及家長的負擔,應規(guī)定每個學生服務性收費或配套學習資料費的最高控制額,對同類型的配套學習資料應只填列一種,不得強制要求學生訂閱或要求學生重復訂閱。物價部門未核定價格或收費標準的服務性項目,一律不得列入“學生繳費明白卡”。凡未按規(guī)定公示或學校實際收費與公示項目標準不符的,學生家長可以拒繳,并向當?shù)匚飪r、財政、教育部門舉報。
4.加強對教育收費的監(jiān)督檢查
為了落實義務教育“一費制”收費辦法,切實糾正和制止各種亂收費,每個學期要組織教育收費督察組到所屬地區(qū)進行教育收費政策執(zhí)行情況督察。各級物價部門每年要組織安排一次對教育收費的專項檢查,同時高度重視教育收費的日常檢查和群眾對教育收費的來信來訪與投訴舉報工作。對檢查出來的非法所得,無論作何用途或是否已經(jīng)使用,一律無條件清退給學生,確實無法清退的,要沒收上繳上一級財政。情節(jié)嚴重的,要通過新聞媒介公開曝光,并按有關規(guī)定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5.政府應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發(fā)揮“一費制”政策的效用,遏制教育亂收費關鍵的一點就是各級政府必須履行對教育的投入責任,千方百計地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