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無論它疆域多么狹小,人口多么稀少,只因出了一個杰出的人物,便可名揚于世,便可在世事的紛爭和歷史的進程中,永遠留下自己的聲音。例如:安徒生之于丹麥,易卜生之于挪威,諾貝爾之于瑞典,肖邦之于波蘭,塞萬提斯之于西班牙,貝多芬之于德國,莫扎特之于奧地利……
有些人是先認識安徒生后才認識丹麥的,有些人可能認識了安徒生也不認識丹麥,但不管怎樣講,安徒生的名字,已經(jīng)和他的祖國的名字聯(lián)在一起了。一位英國政治家說過:“英國寧肯失去海外所有的屬地,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亞。”那么丹麥人是怎樣看待安徒生的呢?丹麥作家卡普斯特說:“安徒生是丹麥的太陽,他不但照亮了他的祖國,也溫暖了世界各國孩子的心!”
我是帶著朝圣的心情進入安徒生的故鄉(xiāng)的。當我們的汽車從瑞典駛近丹麥國境,我心里充滿激動和喜悅,我們從車窗里把入境簽證遞給一位身材魁梧的邊防警察,他看也不看,面帶微笑右手一擺,做了一個歡迎光臨的手勢,我在車上向他揮揮手,就這樣,我們踏上了安徒生的故鄉(xiāng)。
丹麥只有4.4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左右,在北歐,算是小國,其面積僅為瑞典的十分之一,挪威的八分之一,全國由406個島嶼組成,在本土,沒有一個丹麥人居住在離大海52公里之外的地方。當十一世紀之時,丹麥聲勢顯赫,曾征服英格蘭和挪威,丹麥女王瑪格麗特率軍攻占瑞典,又兼任瑞典國王,是當時歐洲的一個強國。如今的丹麥,擁有規(guī)模龐大的商船隊和漁船隊,農(nóng)業(yè)十分發(fā)達,也是世界上有名的漁類和肉類罐頭出口國。
在丹麥,安徒生的塑像到處都有,但最著名的卻是安放在安徒生紀念碑前的那一座。紀念碑座落在哥本哈根皇家公園里,安徒生安祥地坐著,左手捧著一本書,右手高高揚起,仿佛正在向周圍的忠實讀者講述他的彌漫著真善美芳香的童話。我虔誠地走到紀念碑前,以一個中國讀者的身份,向這位偉大的童話作家深深鞠躬。
安徒生雖然以童話創(chuàng)作名揚于世,但是在他的著作中,長篇小說和戲劇卻占著很大比例。他從30歲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開始,先后出版了六部長篇小說和數(shù)十部戲劇作品,安徒生以童話征服了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目前已有108個國家出版了安徒生的童話,他凄慘的身世和坎坷的經(jīng)歷,也給了世人不少感嘆和同情。安徒生的父親是一個鞋匠,家庭十分貧困,11歲時父親病故,14歲便流浪到首都哥本哈根來尋找生計,他干過各種雜活,受過許多屈辱,這些經(jīng)歷,和在民間文學中吸收到的精華,在他頭腦中得到有機的溶合,使之成為一種“奇異的合金”,他的童話,就是由這種合金鑄造的。最近,有人宣稱他們已考證出安徒生是某某國王的私生子,但我接觸過的丹麥學者都抱著姑妄說之,姑妄聽之的態(tài)度。安徒生的出身是貴胄還是平民并不重要,人們看重的是他的作品,安徒生的故鄉(xiāng)奧登沙市的市長說:“到這里來的游客,幾乎都是沖著安徒生來的,安徒生不但給丹麥帶來榮譽,也帶來了金錢?!?/p>
行走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人們已難尋覓安徒生筆下的蹤跡,如今的丹麥,已成為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10年前,丹麥的人均收入就超過一萬美元,居世界第七位,丹麥人每年還享有五個星期的帶薪休假,每年出國旅游的人次,已經(jīng)接近人口的總數(shù)。安徒生筆下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影像,已留存在往昔歲月的鏡框之中。
安徒生離開我們已有100多年了,他逝世前,在一份英國報紙中讀到一篇文章,說他的童話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讀物,還說僅是一篇《皇帝的新衣》,就足以使他獲得社會諷刺大師的稱號,看到這篇短文,70高齡的安徒生面呈微笑,并喃喃地說道:“看來,童話是永遠不會死的”。
是的,童話是永遠不會死的,我從遙遠的東方,來到地處北歐的丹麥追尋安徒生的足跡,正是從另一個側面證實:童話是永遠不會死的。
作者小傳:王蔚樺,貴州貴陽人,少小從軍,曾長期在部隊和地方從事新聞工作,后畢業(yè)于云南大學中文系?,F(xiàn)為貴陽學院教授、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名譽教授、貴州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會會長,貴陽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作品有小說集、詩集、散文集22部。電視連續(xù)劇《黃齊生與王若飛》和長詩《鄧小平之歌》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