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5月31日,著名探險家、考古學(xué)家奧里爾·斯坦因從克什米爾出發(fā),開始了中國的第一次探險。經(jīng)過兩個月的奔波,7月30日,斯坦因的探險隊來到新疆的喀什噶爾。
請馬繼業(yè)幫忙
在喀什噶爾,斯坦因要找的第一個人是喬治·馬繼業(yè)。
馬繼業(yè),又名喬治·麥格特尼,1866年生于南京,父親是蘇格蘭人,母親是中國人。1890年,他作為英軍上尉弗朗西斯·揚本哈根的中文翻譯,來到喀什噶爾。不久,弗朗西斯·揚本哈根上尉回印度,他以英國駐克什米爾公使中國特別事務(wù)助理的身份,留在了喀什噶爾。在駐外使節(jié)中,馬繼業(yè)的職務(wù)小得不能再小了。不過,他是英國政府在新疆的惟一代表,自然是斯坦因真正的靠山。
在喀什噶爾,斯坦因把和田作為自己新疆探險的第一個目的地。
和田是于闐國故地。在魏之前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于闐國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大國?!逗鬂h書·于闐傳》說,于闐國“領(lǐng)戶三萬二千,人口八萬三千,勝兵三萬”,國力強(qiáng)盛。漢魏時,于闐曾兼并戎盧、扜彌、渠勒、皮山等國,一度成為塔里木盆地與鄯善并立的兩個大國。北宋時,于闐為回鶻黑韓王兼并。
斯坦因把和田作為自己在新疆的第一個目的地,是為了發(fā)掘文物。公元前2世紀(jì),佛教傳入于闐。于闐一度成為西域佛教中心,成為佛教傳向內(nèi)地的中轉(zhuǎn)站。據(jù)史料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于闐有僧眾數(shù)萬人,其中僅瞿摩帝一處,就有和尚3 000人,而像瞿摩帝這樣的大寺,在于闐國內(nèi)有14處之多,小寺則不計其數(shù)。對于于闐的歷史,斯坦因了如指掌。他認(rèn)為,古代于闐既是西域的佛教中心,也是中西文化的交匯之地,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
在馬繼業(yè)的幫助下,斯坦因開始重新組織前往和田的探險隊。他購置了8峰駱駝、12匹馬,招募了新的仆人和駝夫,定制了水箱和其他裝備。
除了做物質(zhì)上的準(zhǔn)備,斯坦因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拜訪當(dāng)?shù)毓賳T方面。
在馬繼業(yè)的陪同下,斯坦因每見一位官員,都大談古印度文化,佛教同中國的關(guān)系,大談唐僧玄奘和他的《大唐西域記》。他發(fā)現(xiàn),中國人都知道唐僧玄奘。一談玄奘,那些扳著面孔的中國官員,就把他當(dāng)成了自己人,就同他親近了許多。唐僧玄奘才是他真正的保護(hù)神,是他同清朝政府官員交往的親和劑。
轉(zhuǎn)眼到了深秋。斯坦因在喀什噶爾一天也待不下去了。9月11日清晨,探險隊向和田進(jìn)發(fā)。
離開喀什噶爾,探險隊直奔葉爾羌(即莎車)而去。為了能順便看一看著名的奧當(dāng)麻扎(陵墓)遺址,他們繞過大路,沿一條小路前進(jìn)。
一路上,斯坦因小心謹(jǐn)慎。他身上帶著喀什噶爾的最高長官黃道臺簽發(fā)的命令。那份命令中,不僅要求和田按辦給探險隊提供方便,還要求沿途官吏百姓,不得刁難探險隊。
盡管如此,一路上,斯坦因看到軍人和官吏,還是有些害怕。
為了避免阻攔,斯坦因請了一些伯克(清時負(fù)責(zé)地方事務(wù)的官員,后指地方紳士)走在前面,一方面給探險隊帶路,另一方面,也可以鎮(zhèn)一鎮(zhèn)沿途的村官百姓。
不是斯坦因過于小心。
離開喀什噶爾,斯坦因的心里一直在打鼓。他的探險隊,說是去沙漠探險,實際上是來挖掘文物的。不要說外國人,就是一個村的人,帶著一幫人,跑到別人家的地里挖東西,他也會心虛害怕,何況斯坦因是個外國人,他到中國的地里來挖東西,怎么能不心虛,怎么能不害怕呢?
還好,探險隊沒有遇到什么麻煩。他們穿過一個個村莊,路過幾個巴扎(集市),當(dāng)?shù)厝?,包括那些沒精打采的軍人,只是對他們多看幾眼而已。
村莊不見了,田地也不見了,長滿灌木的荒漠出現(xiàn)在面前。再往前走,荒漠消失了,一座座死寂的沙丘,代替了有生命的原野。沙丘后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海。沙海上,被大風(fēng)吹皺的沙紋,如大海的波濤,不見邊際。
中午,沙漠中非常炎熱。大家高一腳低一腳地走在松軟的沙中,感到非常吃力。
奧當(dāng)麻扎遺址終于到了。這里,除了圣陵看守人的小屋和朝圣者待過的沙坑,斯坦因沒有看到想看的東西。
9月15日,探險隊離開松軟的沙漠,重新回到了堅硬的荒漠上。
9月17日,探險隊進(jìn)入葉爾羌城。馬繼業(yè)的新聞秘書本亞德·阿里,領(lǐng)著一些和田的印度僑商,前來迎接斯坦因。
葉爾羌城是一座移民城市,居住著很多來自旁遮普、克什米爾、吉爾吉特等地的移民。葉爾羌城也是絲綢古道上的一個重要商阜,來往于印度、中亞和內(nèi)地的商人,都要在這里周轉(zhuǎn)。有一段時間,這里十分繁華。
斯坦因一進(jìn)城,馬繼業(yè)的新聞秘書本亞德·阿里就到處放風(fēng),說這位洋大人大量收購文物。很快,斯坦因的住處,出現(xiàn)了一撥接一撥的商人。他們拿著舊時的水壺、茶壺、酒壺、刺繡品和盆盆罐罐,有些人甚至抱來了自家的銅尿壺。大家都盯著斯坦因的錢袋,都想把手中的東西賣給斯坦因。
斯坦因看著那些東西,有些哭笑不得。那些盆盆罐罐,都不是他想要的東西。他只挑選了幾件精美的金屬工藝品,就把那些商人打發(fā)走了。
在葉爾羌,給斯坦因印象最深的是會見按辦劉大人。他一見劉大人,就搬出自己的保護(hù)神唐僧玄奘,同劉大人大談玄奘當(dāng)年路過葉爾羌、和田一帶時,看到的那些古城。他知道,中國人都崇拜唐僧,一談唐僧,就能換來中國人的好感。
果然不出所料,劉大人非常高興。他當(dāng)即提出,要宴請斯坦因。
這是斯坦因第一次吃地道的中國菜。一張桌子上,擺了16道菜。很多菜,斯坦因叫不上名字,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但香氣襲人。他不會用筷子,夾菜時,出盡了洋相。他不明白,中國人的大手,怎么那樣巧,拿著兩根竹棍,想夾什么就夾什么。后來,主人給了斯坦因一把叉子,一只小碗,他才將那些滑滑溜溜的中國菜,勉強(qiáng)放進(jìn)自己嘴里。
讓斯坦因招架不住的,是主人們一杯接一杯地敬酒。那是一種烈酒。斯坦因覺得,酒勁很沖,喝進(jìn)胃里,渾身發(fā)燙??墒牵瑒⒋笕撕退耐盘⑶榱?,斯坦因不能不喝。最后,他喝得昏頭昏腦,四肢發(fā)軟。
就在酒酣耳熱之際,劉大人突然提出八國聯(lián)軍占領(lǐng)北京、中國皇帝逃走之事。
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政治話題。
斯坦因一聽,以為劉大人有什么別的用意,頓時,酒醒了一半。他不清楚八國聯(lián)軍占領(lǐng)北京的事,更不知道中國皇帝逃走的事,只好哼哼哈哈,一味地搪塞,結(jié)果惹得劉大人很不高興。
途經(jīng)鴿子麻扎
離開葉爾羌,探險隊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端的大路,向和田方向前進(jìn)。
這是一條絲綢古道,這也是一條荒無人煙的死亡之道。一路上,被烈日曬死的動物干尸和曬得發(fā)白的骨骸比比皆是。
斯坦因騎在馬上,想著玄奘和馬可·波羅在這條道上行走的情景,不由心潮起伏。
這條古道上,究竟發(fā)生過多少回腸蕩氣的偉大故事,演出過多少驚心動魄的人間悲喜劇,大概只有漫漫黃沙知道。
如今,他也走在這條古道上,又會給后來留下什么呢?是煌煌業(yè)績,是千古罵名,抑或是一段人間笑柄?
斯坦因的心中,一點底都沒有。
10月5日,探險隊來到皮山。
皮山是西域36國之一的皮山國故地?!稘h書·西域傳》說,皮山國有“口三千五百”,設(shè)“左右將、左右都尉、騎君、譯長各一人”,是一個小國。這里,也是斯坦因一直想來的地方。
從1895年以來,有大批所謂來自和田的古代文書,流向歐洲、印度和俄國收藏家的手中。那些古代文書,大都是紙質(zhì)手抄本和木刻本。奇怪的是,書上的文字,無人可識。那些奇怪的古代文書,說是出自皮山,實際上大都出自沙漠尋寶人伊斯拉姆阿洪手中。據(jù)伊斯拉姆阿洪講,他的那些古代文書,是在皮山與和田一帶的沙漠廢墟中發(fā)現(xiàn)的。
在當(dāng)?shù)夭说呐阃?,斯坦因沿著伊斯拉姆阿洪說過的尋寶路線,對發(fā)現(xiàn)古代文書的地方,一個接一個地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所謂的古代遺址,要么是剛剛遺棄的民宅,要么是虛擬的圣陵,要么就是根本不存在的廢墟。當(dāng)?shù)卮迕褚舱f,他們也從沒聽說附近發(fā)現(xiàn)過什么古代文書。
斯坦因終于明白了,所謂皮山一帶發(fā)現(xiàn)大量古代文書的消息,原來是個彌天大謊!
10月10日,探險隊進(jìn)入和田境內(nèi)。就在大家精疲力竭時,著名的“鴿子麻扎”出現(xiàn)在視野中。
鴿子麻扎由幾所木屋和小棚子組成,生活著數(shù)以千計的野鴿。傳說伊斯蘭教傳入和田時,曾受到佛教徒的強(qiáng)烈反對,雙方為了捍衛(wèi)各自的利益,在這里展開了一場激戰(zhàn)。大戰(zhàn)結(jié)束后,雙方死亡數(shù)千人,穆斯林和佛教徒的尸體抱在一起,無法分開。在一位幸存的穆斯林的祈禱下,穆斯林的尸體自動地聚在了一起。這時,一只野鴿飛來,給人們指出了穆斯林首領(lǐng)的尸體。從此,這里的鴿子,被人們看成了神鴿,受到廣泛崇拜。無論誰經(jīng)過這里,都要向鴿群供食。久而久之,這里生活的鴿子越來越多。
傳說是美麗的。在荒無人煙的沙漠邊緣行走幾天后,突然看到一群鴿子,給人的感覺更加美麗。探險隊的人都很激動。斯坦因跑進(jìn)附近的雜貨鋪,帶頭買了幾袋玉米,去喂那些圣潔的鴿群。
和田有個潘大人
10月13日,探險隊正要出發(fā),一隊穿著盛裝的人馬,迎了上來。原來是和田按辦潘大人派來的迎接隊伍。
斯坦因心里非常激動。他沒有想到,就在自己即將進(jìn)入魂牽夢繞的和田時,堂堂的和田按辦,會派出這樣壯觀的一支隊伍來迎接自己。
走不多遠(yuǎn),和田的阿富汗商人首領(lǐng)巴德魯丁汗,又領(lǐng)著一批阿富汗商人前來迎接斯坦因。
斯坦因的隊伍,變得更加壯觀了。他騎著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像一位打了勝仗的將軍,威風(fēng)凜凜地繞過和田新城,穿越和田舊城,進(jìn)入巴德魯丁汗為他準(zhǔn)備的住所。
中午,斯坦因去拜見和田潘大人。
在南疆一帶的清朝官員中,斯坦因評價最高的,就是這位潘大人;對斯坦因幫助最大的,也是這位潘大人。
潘大人長須飄逸,溫文而雅,給斯坦因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像迎接外賓那樣,身著官袍,在自己的衙門里,隆重地接待了斯坦因。
從衙門一出來,斯坦因就忙開了。
和田是這次探險的目的地。在斯坦因的眼中,和田是一座富礦。在印度時,他聽得最多的,是和田不僅出產(chǎn)神奇的玉、精美的絲綢和華麗的地毯,而且文物俯拾即是。有人甚至告訴他,假如你到于闐古城的廢墟上轉(zhuǎn)轉(zhuǎn),就能揀到陶俑、陶器、古錢幣,幸運的話,還能揀到古代的金片、玉塊和珠子。
斯坦因知道,這些傳說,不是空穴來風(fēng)。1892年,法國探險家格倫勒來到和田。在約特干遺址,他收集到一批古代的陶俑、陶器、玉器。由此,他認(rèn)為,約特干是于闐國古都遺址。1896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來到約特干,收集于闐文物500多件,其中有金十字架、金牌等珍貴文物。特別要說明的是,他收集到一個陶罐,頸口有一組浮雕,共12個人物,其中3人彈豎琴,2人吹排簫,2人操鼓,1人吹笛。這組浮雕,是古代于闐生活的真實寫照,對了解古于闐,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斯文·赫定的發(fā)現(xiàn),似乎又一次印證了格倫勒的觀點:約特干是于闐國古都。
進(jìn)沙漠探險,最好是冬季。斯坦因到和田時,才是10月份。因此,他決定先對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進(jìn)行考察。
玉龍喀什河的意思是“白玉河”,喀拉喀什河的意思是“黑玉河”。和田產(chǎn)玉,與這兩條河有密切關(guān)系。每年夏天,昆侖山冰雪融化,或天降大雨,暴漲的河水,帶著大量的泥沙,從昆侖山上飛瀉而下。這些泥沙中,裹著數(shù)不清的玉石。
在古代,大量的玉石是從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中下游撈出來的。那時,一到秋季,采玉人就下河撈玉。他們手拉著手,排成一路橫隊,在河水中慢慢行走,一邊走,一邊用腳在河床上摸索。他們的腳,能準(zhǔn)確地分辨出玉和石。所以,和田采玉,又叫“踏玉”。傳說,古時于闐有位國王,每到秋天,就命令將士下河為他踏玉。國王讓侍女在岸邊擊鼓,將士們每彎腰一次,侍女就擊鼓一次。國王只記擊鼓次數(shù),將士上岸后,國王按擊鼓次數(shù),讓將士繳納玉石。
也許是這些神奇的古代傳說的影響,很長一個時期以來,西方探險家對考察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興趣極濃。
探險隊對兩條河的考察,持續(xù)了一個月的時間。當(dāng)斯坦因再次回到和田時,已是11月中旬。
一筆注定要轟動世界的財富,正在等待斯坦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