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聽說過這樣一種神奇的泉,在人們的呼叫聲中,干涸的泉眼會涌出汨汨的泉水來,名叫喊泉,只可惜無緣佇足這樣的泉邊一敞嗓門。誰知我的一位藏族朋友把嘴一撇,說:“那算什么,你可看見過喊瀑?”
喊瀑深藏于夏爾冬日的東南山叢里。
岷山綿延于川甘兩省之間,“夏爾冬日”便是其主峰,藏語意為東方海螺山。相對于喜馬拉雅山而言,夏爾冬日是藏山里最東邊的一座圣山,海拔5 588米,她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圣潔、莊嚴、美好的象征,位于四川松潘縣城東25公里。
山道在危巖間顫抖,泥濘在腳底下嘆息。在這樣的山道上,這樣的泥濘中,我提心吊膽地蹭向那神奇的去處,全身流淌著汗水。
我沒有后悔,因為臨行前特地去借閱了舊縣志??h志說,這條路“自風洞關(guān)盤旋而上,石徑崎嶇,行者喘息,堅冰溜巖際,寒飚吼山口”。有詩云:“巖懸勢天穹,精瑩凝太空,高凌世界外,寒冱群山中?!币环邞依淝?、突兀雄拔的雪山圖畫橫亙面前。同時,藏族朋友也再三聲明,說這條路是轉(zhuǎn)山路,智慧之神東巴雪洛用了整整12年光景才開出來,其艱其難其險可想而知。所幸正逢夏爾冬日轉(zhuǎn)山會,藏族佛教信徒們每12年才興一次,機會實在難得,咬咬牙也就加進了轉(zhuǎn)山的藏胞隊伍中。
“喂,阿羅,到了!”藏族朋友捋著佛珠對我說。佛珠捋一圈108粒,相當于默念了108遍六字真言。一路上,他都不停地掐動菩提子佛珠。他說,心不誠,智慧之神的甘霖哪會降臨到你的心靈吶!
我從粘糊的熱汗中抬起頭,原來轉(zhuǎn)山路已從危巖間掙扎出來,擠入流動著淡藍色迷霧的壑谷,左右兩邊都是冰封著的山脊,山脊擎著的盡是連綿起伏的峰巒,峰巒把白雪皚皚的夏爾冬日尖頂簇擁進云端。從主峰墜下的縷縷白云,正徜徉在壑谷上空。雪線以下,現(xiàn)出裸巖和陡坡。在一片明媚的陽光照耀著的峭壁上,突兀著一尊蒼綠的巨石,似乎隨時會從半空中撲下來,遠遠看去,好似東巴雪洛把他碩大的頭顱刻上峭壁。巨石下,藏民們有序地匍匐著。一個上身和雙肩裹著絳紅色披單的老喇嘛正虔誠地叩著長頭,他雙膝下跪,拍響巴掌全身伸伏于地,接著直起身子作拱,最后站起立正打揖。終于老喇嘛撕心裂肺般地迸出一聲呼喊:
“東巴雪洛——丑聳(賜水)!”
喊聲從淡藍色的迷霧中穿過,款款地叩擊著廣袤的大地,敲打著智慧之神的心靈。喊聲過后,突兀在峭壁上的巨石好像被淚水濡濕了。不一會,一滴一滴的水,像炫亮在陽光里的金蜘蛛串綴而下,發(fā)出溫柔、清越的吟誦聲。藏民們流淚了,沉默了。片刻,忽地響起巨大的歡呼聲,風暴般地掠過天空。“東巴雪洛!東巴雪洛……丑聳!丑聳……”
東巴雪洛那嵌入巖層的魂靈激動了,在陣陣“丑聳”的呼喚聲中,他那智慧的甘霖汨汨地從巨石上噴涌而出,沖騰飛滾,拋擲下一個又一個的銀柱,懸掛起一幅又一幅的水簾,從20多米的高處撞落在巖石下,雪崩似的堆砌起白蒙蒙的煙霧。
瀑水被喊到水桶那么粗時,竟狂嗥怒吼起來,猶如一頭噬人的雄獅。藏民的喊叫聲漸漸減弱,瀑水于是也漸漸地收斂,發(fā)出的聲響有如曼妙的輕歌,歡樂的顫音,再后便化作清朗的鐘聲,銀鈴的低鳴……
不知幾時,我那個藏族朋友水淋淋地拱到我面前,我直為他的誠心所感動。沒想到他竟咀嚼出這樣一番話來:“你以為這就是東巴雪洛的智慧?不,這是聲壓!高原上特有的聲壓……”他從藏袍的懷襟里抓出一本被瀑水濺濕的書,一邊急速地翻著,一邊嚷嚷道:“聲壓就是聲音通過空氣時,空氣的壓強發(fā)生變化。這個瀑布來源于地下水,在高海拔的特殊聲場下,它在距地表一定的距離同一定的空氣壓強處于相持或抗衡狀態(tài),當喊叫聲使空氣的壓強震蕩發(fā)生變化,地下水便被釋放出來……你說是不是?”
我不能回答。我只知道這是東巴雪洛的神奇。
我的視線從他聰穎的臉上掠過,垂掛在巨石上的瀑布立刻映入我的眼簾。瀑水正匆匆地消退,最后滴淌著的水珠,仿佛小蝌蚪似的,跳躍在連接著春天的五線譜上。我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對著那快要枯涸的瀑布喊叫起來:
“東巴雪洛——丑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