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5日,雨。
上午8點,參加全縣組織的普法考試;9點,主持召開全縣信訪穩(wěn)定工作會;下午3點,參加全縣安全工作會……這是石柱縣時任縣長岳中煥當天的日程安排。
下午1點20分,就在岳中煥為即將召開的安全工作會作最后準備的時候,一輛中巴車駛上距離縣城16公里處的龍河牛欄口漫水橋。洪水已漫過橋面一尺多深,但司機仍然加大油門,中巴車像醉漢一樣向對岸沖去,剛到橋中,車身一偏,中巴車被洪水卷入河中!一起震驚全國的交通事故發(fā)生了:除2人被當地干部群眾及時救起,2人失蹤外,包括司機在內的48名乘客死亡,其中有33名中小學生!
20分鐘后,岳中煥和縣里其他領導趕到出事地點。
隨著50條人命的消逝,岳中煥成為《重慶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出臺后第一位被問責的縣長。
1997年,岳中煥從酉陽縣調任石柱縣常務副縣長,2001年任石柱縣長。對他進行問責處理后,仍有不少干部群眾為他惋惜。一位在縣委工作的干部說:“石柱這幾年的發(fā)展有目共睹,岳縣長功不可沒。”
然而,功歸功,過歸過。石柱“9·25”特大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黃鎮(zhèn)東、市長王鴻舉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市長王鴻舉緊急召集交通、公安等二十幾個市級部門,就事故處置作出部署。在會上,王鴻舉嚴肅地說:“立即啟動行政首長問責制,嚴肅處理負有責任的有關領導干部,不管他在其他方面如何勞苦功高!幾十條生命消失了,太殘酷了,太不應該發(fā)生了!”
一個月后,以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為主題的市委二屆六次全會于10月27日至28日舉行。10月27日晚,與會的市委委員通過投票,產生了石柱縣新任縣長人選。不久,媒體公布,豐都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理縣長陳航任石柱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理縣長。
這意味著原石柱縣長岳中煥已經“下課”。
去年11月23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會客廳”播出題為《問責制下的重慶官員》的訪談節(jié)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首次向媒體披露了岳中煥的“下課”內情。
《重慶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中規(guī)定,對問題官員追究責任的方式有7種:取消當年評優(yōu)、評先資格,誡免,通報批評……直至勸其引咎辭職。很顯然,對岳中煥適用的是其中最嚴厲的一種方式。節(jié)目主持人問:“他為什么會受到這樣的處理呢?”黃奇帆解釋說:“第一就是這個事故的損失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的損失以及后果極其嚴重。第二,交通事故在這個地方反復存在、長期存在,地方有管理的重大疏漏。從這個意義上講,啟動問責制,辭去這個職位也是一個縣長本身的道德所在,他覺得自己工作發(fā)生了失誤,產生了這么一個后果,辭去縣長,在政府問責過程中,同意他辭職,免去他的職務,也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惫?jié)目主持人問:“縣長會不會覺得挺冤的,說我又不是肇事司機,我也沒有直接分管交通這塊,憑什么要問我的責?”黃奇帆說:“如果這是非常偶然的一個事故,當然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撤一個縣長的職。出了事故后,事故調查委員會通過分析得到一個結論:石柱縣學生交通運輸長期存在不安全的狀況,這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有兩三年時間了,一直都存在這個現象。這種現象長期存在,你這個縣長是為民辦事的,整天在縣里面,從縣城到整個縣范圍內活動,不能夠熟視無睹,你應該有所意識,在檢查工作中發(fā)現這些問題,或者通過你的督促和推動,使交通局和運輸公司能注意。在這個意義上講,當一件事是比較長期存在的,并且是一個比較顯眼的現象長期存在的時候,這就可能和這個地區(qū)的行政首長有關系了。”
如今,漫水橋的橋頭掛上了一塊警示牌:“水至漫水橋面時,禁止各種車輛及行人通行?!边@個牌子所警示的內容正是“9·25”特大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市紀委副書記呂天慶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2002年12月31日,原彭水縣副縣長蔣成谷就因為境內發(fā)生兩起重大交通傷亡事故而引咎辭職。當時依據的是《重慶市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實施辦法》,這個《辦法》規(guī)定,一個地方一年發(fā)生兩起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不到30人的,主要分管領導要引咎辭職。呂天慶說,這次對岳中煥啟動行政問責,主要依據的是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重慶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它比《重慶市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實施辦法》更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
呂天慶說,市政府出臺行政問責制,對于從制度上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特別是對促進行政機關領導認真履行職責,具有較強的警示作用。“對那些不認真、不正確履行職責出了問題的,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惡劣影響的行政官員,就要對他們進行行政問責,這對于創(chuàng)建公開型、規(guī)范型、服務型、信用型和責任型政府,全面推進依法執(zhí)政工作是大有好處的?!?/p>
《重慶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是我國第一部關于官員問責的政府規(guī)章(本刊在去年第7期曾對《辦法》的出臺內幕進行了深度報道),《辦法》出臺后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在我市各個層面更是產生了深遠影響,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區(qū)縣(自治縣、市)也制定了相應的問責制度,并已陸續(xù)啟動?!掇k法》出臺后,重慶的官員問責一直在行動,一些行政官員已經領略到了它的威力。
三峽庫區(qū)某縣一個鎮(zhèn)因農用車輛管理不善問題,對該鎮(zhèn)鎮(zhèn)長啟動問責程序,并要求其引咎辭職。
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也對下屬分局一個負責人啟動問責程序。
在市級部門中,去年8月,市長王鴻舉首先就4000噸垃圾圍困主城事件對市市政委進行過問,盡管當時沒有追責,但已收到很好效果,當時的市市政委主要負責人在媒體上公開向市民表示歉意。
對這次岳中煥的引咎辭職,社會各界反響強烈,特別是行政領導,更是從中受到了教育。對此,黃奇帆在接受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采訪時歸納了三點:工作責任心更強了,對部下的監(jiān)督更強了,各級干部依法執(zhí)政的理念更強了。
去年11月18日,石柱縣數萬名群眾在縣城的民族體育場隆重集會,慶祝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成立20周年。盡管“9·25”特大交通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已經結束,盡管慶典現場一派喜慶氣氛,但參加慶典的人,還是忘不了一個多月前發(fā)生的那起事故,忘不了那50條鮮活的生命,忘不了前任縣長岳中煥的身影——此時的岳中煥仍然沉浸在深深的自責中,他說:“對上級的處理決定,我能平靜地接受,這是我應該承擔的,對這次特大事故,我不能自諒?!?/p>
假如9月中下旬發(fā)那場洪水時,漫水橋橋頭掛上了那塊警示牌,假如那個中巴車司機看見警示牌后,面對洪水沒有大踩油門……也許,岳中煥會以縣長的身份在慶典儀式上熱情洋溢地致辭。
然而假如永遠只能是假如,岳中煥作為石柱縣長的政治生涯,已經與那50條人命一樣,劃上了句號。
石柱縣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曾在電話上向媒體透露了一個細節(jié):“在宣布岳縣長對此事故引咎辭職時,在場的30多名縣領導干部幾乎都流淚了,大家知道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縣長。”然而,執(zhí)政能力應該是一種“復合能力”,它不僅應體現在抓發(fā)展上,還應該體現在抓安全上——維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執(zhí)政者的頭等大事:人命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