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流過,我們已進入十七歲的花季,驀然提出:“對手是什么?”我們卻又無從答起。
年輕氣盛的小伙子會說:“對手,就是你戰(zhàn)勝的對象。一山容不得二虎,在現(xiàn)實中,只有把對手擊敗,才能獲取第一,收獲榮譽?!?/p>
我也曾這樣想過,但又覺得這樣過于苛刻與自私,有一種不近人情、唯我獨尊、利己主義的感覺,因而我繼續(xù)探究。
商業(yè)家說:“對手是你的競爭伙伴;沒有競爭意識的企業(yè)是難以生存的,對手恰恰是你前進的動力。他時刻提醒你世界在前進、在更新;要想不落后、不被淘汰,就需要永遠向前看,尋找你的競爭伙伴,與他同發(fā)展同進步,你追我逐,永不松懈!”
我被說服了,真不愧為商業(yè)家,嘴上功夫確實了得。是啊,現(xiàn)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人人都在求效率、講能力,確實應(yīng)把對手當作競爭伙伴,與他共同進步。就如我們在學習中,時常會向某人發(fā)動“進攻”,立誓趕上他,其實這應(yīng)算是將他當作競爭伙伴,與之共同提高成績。
哲學家說:“對手,其實是一座高山,這座山越高,你登上山頂后實現(xiàn)的自身價值就越大。”
多么具有哲理的話。我回味著,在學習中,我有過無數(shù)的對手,從小學到高中,戰(zhàn)勝對手后的心情也從樂滋滋到無比自豪,就是因為我的對手越來越強大,戰(zhàn)勝他們后的意義已不僅僅代表一次勝利,而是代表著我自己在不斷進步、不斷強大!
當我正在回味之際,耳邊又響起一個聲音:“孩子,安下你的心,永遠別滿足,別認為自己已沒有了對手,記住,對手就像你論壇上的辯友,若失去了其中任意一個,另一個也將沒有了價值……”
我點點頭,是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們永遠不可以滿足,而要努力找尋更適于自己的對手。沒有對手的生活是平淡的,沒有對手的生活是頹廢的;因為我們只有在對手身上,才能找出我們的弱點,以此尋求完美,達到成功。
那么,對手到底是什么?是戰(zhàn)勝對象?競爭伙伴?高山?還是辯友?或者是其他?
他也許只是一個人心中的感覺,是你追求成功的動力源泉。親愛的朋友,你說呢?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濟陽一中高一(2)班學生,指導(dǎo)教師:羅軍】
點評
“對手”究竟是什么,作者以一個中學生難能可貴的思辨作了闡發(fā):“我們永遠不可以滿足,而要努力找尋更適于自己的對手。沒有對手的生活是平淡的,沒有對手的生活是頹廢的;因為我們只有在對手身上,才能找出我們的弱點,以此尋求完美,達到成功?!边@種認識是積極的、健康的,展現(xiàn)出當代中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
文章的結(jié)構(gòu)很有特色。為了逐步展現(xiàn)作者認識的深化,文章虛擬了“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商業(yè)家”和“哲學家”三個人的談話,在對三個人的談話的評述中將作者的認識由淺入深地揭示了出來,同時也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行文的生動性。文章的結(jié)尾含而不露,引而不發(fā),但答案已盡在文中。
【特邀點評:何斌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