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美國廣告商開發(fā)人體廣告牌
腦門、胳膊、孕婦肚子……大大小小公司的廣告紛紛出現(xiàn)在人體部位,北美廣告業(yè)的白熱化競爭已經(jīng)“慘不忍睹”
2005年2月,20歲的美國青年安德魯·菲舍爾在eBay網(wǎng)站上發(fā)了一份貼子,提出愿意把自己的額頭作為廣告空間待價而沽。一個月內(nèi),拍到菲舍爾額頭這塊“廣告牌”的人可以在那里紋上臨時的廣告。自稱為“普通人”的菲舍爾在貼子中說,當他在城里四處轉悠做自己的事情時,別人就會注意到他額頭上與眾不同的廣告。
僅僅一個多月,北美的許多人就開始步菲舍爾和其他更早的先行者的后塵,愿意在身體某些部分紋上某公司的商標——前提是價錢要合適。
率先拍得菲舍爾額頭這塊廣告牌的是美國俄亥俄州韋斯特萊克市的一家生產(chǎn)止鼾藥的公司(SnoreStop)。這家公司對在人體上做廣告感到欣喜異常。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勒維爾說:“我在《早安美國》電視節(jié)目上見到他,然后,我對自己說:‘我需要那個伙計?!崩站S爾出價37375美元,買斷了菲舍爾額頭上一個月的廣告權。于是菲舍爾的額頭上被紋上了這家公司的商標,下面還有一句廣告詞——“它完全管用”。
SnoreStop公司在菲舍爾額頭上的投資獲得令人欣喜的回報。在這家公司贏得廣告權的當天,它的網(wǎng)站訪問量就是平常的5倍,而且從那以后公司產(chǎn)品的網(wǎng)上銷售量也增長到過去的5倍。在商店里的產(chǎn)品銷售量也增長了50%。還有大約150個類似菲舍爾的人與這家公司接洽,提供自己的營銷思路,諸如把自己的名字永久性地改為“SnoreStop先生”,或者擔任該公司的駐外代表。
如今,菲舍爾成為廣告界的知名人士。3月初,在自己的網(wǎng)站(www.humanadspace.com)上做廣告之后,他又找到一個新客戶。一家網(wǎng)上賭博公司愿意付給他5101美元,買斷他額頭上一定時期的廣告使用權。
盡管有些人通過人體廣告獲得成功,但南卡羅來那大學馬歇爾商學院院長埃利斯認為,紋身不過是試圖沖破人們每天看到的大量廣告的一種獨特的廣告方式,而這種廣告噱頭并不是長久之計。他說:“就廣告而言,每一天你會遭遇3000個到4000個廣告,而廣告商為了讓你接觸廣告會不擇手段?!狈粕釥柌⒉辉谝馊梭w廣告這種廣告方式是否長久之計。對他來說,人體廣告賺錢容易,而且會因為想法富有創(chuàng)造性而獲得公眾承認。他說,等一個月的合約期滿,他只要一些外用酒精就把廣告紋身擦掉了,也就是說,廣告紋身并沒有太大的風險。菲舍爾說,他以前從未上過報紙,如今他甚至上了國外報紙的頭版。對他來說,只要還有人體廣告,他就會樂此不疲,堅定地走下去。
來源:上海金融報
不租店面也能開店
有的投資者想開個店,卻面臨著租店面而資金不足的問題;有的投資者看中了一個地段,卻很難找到門面;還有的考慮到投資風險,只是想在前期試營業(yè)。類似這種情況,投資者可以考慮采用1+1模式經(jīng)營店鋪。
1+1模式就是在別人已開張的店鋪中,與該老板協(xié)商,插入自己的經(jīng)營項目。比如最傳統(tǒng)的模式是一個商店附帶一部公用電話。如今有更多的組合模式被應用,如小區(qū)內(nèi)出租VCD影碟店可與縫紉店合租;小賣部也可以引進電腦彩票銷售。1+1開店好處是,二者互為補充,多方面吸引顧客,充分利用門面空間,相對降低門面租金。
合作原則:先小人后君子。1+1經(jīng)營不只是租店問題,還有與人合作的問題,應在合同中盡可能地把出現(xiàn)的問題書面陳述清楚,這樣麻煩會少得多。
來源: 人才市場報
開設計小店的藝術家
一般來說,設計小店的主人,既是經(jīng)營者,又是設計師;既是創(chuàng)業(yè)者,又是藝術家。蔣瓊耳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出身于藝術之家,外公是畫家,父母是建筑師,從小接受的藝術熏陶,為她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基礎。蔣瓊耳先后在同濟大學藝術設計系、法國國家藝術裝飾學院深造,求學期間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的藝術設計比賽,并屢屢獲獎。學成回國后,蔣瓊耳擔任法國夏邦杰建筑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室內(nèi)設計部負責人的要職,參與了上海法語培訓中心、北京法國文化中心、法國文化教育中心等重大項目的設計工作。
蔣瓊耳的設計工作蒸蒸日上,為了讓更多的人零距離接觸藝術,她決定在工作之余開一家藝術品設計小店。于是,“瓊耳唯品”在新天地北里開張。這家小店不僅名字獨特,出售的商品也獨樹一幟,那些被廢棄的螺絲、鐵片、金屬線或是簡單的貝殼,被設計成項鏈、手鏈、耳環(huán)……雖然比不上黃金、鉑金貴重,但每一件飾品卻因為獨特的風格而顯得與眾不同。
蔣瓊耳的設計走的是“陽春白雪”的路子,雖然有些另類,但也獲得了追求個性化的時尚人士的青睞,“瓊耳唯品”現(xiàn)已成為打造個人風格的“神秘武器”。獲得市場的肯定,令蔣瓊耳對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嘗試信心倍增,于是,在西康路又開了一家家具和裝飾品設計店。
設計小店店主、室內(nèi)設計師、畫家……如今的蔣瓊耳身兼數(shù)職,終日忙忙碌碌,卻從未因為角色的多樣性而茫然過。在蔣瓊耳看來,所有這些事情都富有創(chuàng)意,而創(chuàng)作過程原本就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