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時,我突然接到老友的電話:“老簡自殺了,快來醫(yī)院看看。”我急忙趕到醫(yī)院。
到醫(yī)院一看,老簡的情況比我想像得要好,內(nèi)科檢查基本正常,就是腿上纏著厚厚的紗布。聽說她剛把繩套掛在空調(diào)架上,就被兒媳看見,慌亂之下,她從凳上跌落下來,把腿蹭出血,腳踝也扭傷了。雖說她身體并無大礙,但看看她那憔悴的神情我就知道,她心中一定有解不開的結(jié),不然,她怎么會萌生自殺的念頭?!
我們幾個朋友連連追問老簡自殺的原因,可她就是不說心里話,嘴里一個勁嘮叨:“這病把我害慘了,我真不想活了。”她兒女在一旁落淚規(guī)勸:“媽,不就是糖尿病嗎,醫(yī)生說沒事的,你想開點?!崩虾喌纳袂槟唬蜎]聽見一樣。
一番安慰后,幾個老友和我走出醫(yī)院議論開了,我這才了解到老簡的心理變化過程。
其實老簡家境挺不錯,她性格開朗,兒女又都有和美的家庭,以前我們在一塊的時候,老簡說說笑笑,風(fēng)趣又幽默。她還喜歡在家里發(fā)號施令,兒女念她的養(yǎng)育之恩,都由著她,為此,老簡常夸耀說兒女都孝順得很,就怕逆她的心思惹她生氣,聽她這么一夸,我們都羨慕她的生活。按理說,她是個百般幸福的老人,可自從她被檢查出糖尿病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為了她的健康,兒女們非常緊張,專門從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有關(guān)糖尿病的知識,打印成一疊注意事項,一有空就念給她聽;為了防止饑餓的她偷嘴,家里人把一切食物束之高閣,冰箱也上了鎖,只有她老伴有鑰匙;逢年過節(jié)的,家里人歡歡喜喜坐一桌,卻單獨給她騰出一個地方,特地炒些素菜,就怕她吃了過多油膩的食物——這一切讓老簡感到自己在家里像局外人,苦悶極了。
還不單是忌嘴,只要老簡一叨嘮起家里的瑣事,兒女就會拿她的病做擋箭牌說:“媽,還是多想想你自己的病吧,要忌嘴,情緒要樂觀,少操心!”在旁人看來,自從被檢查出有病的那一天起,老簡的家長威風(fēng)就一落千丈。偏偏她又忍不住想吃東西,只要家里人不注意,她就偷偷吃上兩塊餅干一個水果什么的,一旦被撞見,就是十來歲的孫子也可以當(dāng)面教訓(xùn)她,兒女更是把她訓(xùn)得大氣也不敢出。那段時間,老簡的情緒非常低落,和我們見面就搖頭,說兒女怕她到外面吃喝,連行動自由也被限制了,這哪是過晚年,簡直比受禁閉還痛苦。的確,我們也感覺得到,老簡出來的機會是少了許多,有時剛和我們聊幾句,家里人的電話就頻頻追來,問她吃藥沒有,何時回家等等。放下電話后,老簡就變得憂郁了,可能家人的電話在無時無刻提醒她,“你是一個病人,你沒有自由之身”。有時實在受不了了,老簡就為自己辯駁幾句,兒女就會拿“注意事項”給她看,甚至打電話給醫(yī)生,讓他幫著教育,老簡正是在這種極端壓抑的狀況下想到自殺的。她想不通,怎么一個并不算嚴重的疾病把自己的生活給徹底毀了呢?
糖尿病的知識我也懂一些,只要注意飲食終生服藥,完全有可能不出現(xiàn)生命危險,但老簡的子女恐怕是太關(guān)心老人的身體了,卻忽略了她的心理健康,如此苛刻地“愛護”,卻不去想想她的承受能力,這樣的“愛”就顯得太生硬了,可謂“過猶不及”。子女關(guān)心長輩的健康固然是好事,可由于方法不對,卻幾乎釀成悲劇,這個故事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