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在學校的時候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擠得滿滿的,一個教師一竿子插到底。哪怕忙得兩腳朝天,也沒個人幫得上忙。常常是顧得了頭,顧不上尾。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們,這么長大,這么成人,也不好意思對恩師說自己當初常常受冷落的事。偏就有了這樣一群人,要打破這個定律,實行小班化教學。一個班只有三十來個孩子,有了正班主任不說,還有副班主任配合;有了這樣的崗位不說,還用職責把自己約束得嚴嚴的:三天兩頭與家長有個溝通,重要的事還書面交流,每學期要讓家長體會公開課,不定期還實行家訪。最讓家長們嚇一跳的,居然不怕麻煩,每個老師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你,說有什么問題,盡管打個電話來,百問不倦。
習慣了老師是從這個學校分來,那個學校調(diào)來的,是好是壞,都會一直帶著你的孩子度過他們寶貴的童年,哪怕有天大的問題,你都只能忍受,沒有選擇的余地。久而久之,當老師的難免不思進取,做學生的樂得不再努力,家長只能望洋興嘆。偏就有了這樣一群人,要改變這個認同,學校的教師要面向全省公開選拔招聘。因而,幾十個老師,一來的時候,都先經(jīng)過初試,再進行復試,反復權(quán)衡比較才定奪是否留用。就這樣了還不夠,還要隨時抽查,每學期末也不按時放假,要學習再總結(jié)。組織老師去上海那么繁華的地方,不是玩不是購物,是去聽優(yōu)秀的老師講課。末了,還帶回一大摞資料,回來后熬更守夜地苦讀,不把自己此行的體會折騰到深入骨髓誓不罷休。
習慣了開家長會是去聽老師表揚優(yōu)秀的學生件件得意之事,批評落后的孩子種種不良表現(xiàn)。當家長的,要么灰頭土臉,要么光彩照人。會后,當學生的不是拿到一份獎勵,就是挨上一頓痛打。偏就有了這樣一群人,要突破這個常規(guī),把家長會也開成家長啟蒙會。要告訴你孩子各有各的特點,要關(guān)心卻不能求全責備。而且把教學的心得和你分享,科老師、班主任、教導處、校長都走出來,除了聽聽家長們的肯定,還要聽聽家長們對孩子的評價,就連家長們對學?;锸车谋г?,也照單全收。能在表揚面前鎮(zhèn)定自若已經(jīng)不錯,還能對責備也坦然相待,著實讓人心頭一熱。
習慣了問孩子得了多少分,再問問排在班里年級是第幾名。要么恨鐵不成鋼,加大管束的力度,要么忍不住得意自己教子有方,因為分數(shù)在那里明擺著告訴你,你的孩子走在隊列的什么位置。偏就有了這樣一群人,要改變這個原則,實行考試只評優(yōu)、良……不再把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對孩子哪怕是批評,也總是先肯定,再鼓勵,最后才說問題。而且從此,孩子們不用緊張,因為老師不再公開自己偶爾的偏差,做父母的卻可以知道自己的孩子錯在哪。給幼稚的心靈留了一些余地,也給家長的心底留了一些對孩子的寬容。不僅如此,教學方法也與過去不同,不再是老師唱獨角戲,孩子們紛紛登臺亮相,就連小桌椅也是今天圍成圈,明天排成排,后天去一看,又變了。這法子家長覺得新鮮,更何況天性活潑的孩子?學習差不多是在玩樂中完成。
習慣了學校是千篇一律的教室:幾扇破舊的窗,幾盞若明若暗的燈,幾十張簡陋的桌椅,黑板永遠都像是擦不干凈的樣子,圍墻上到處都是臟兮兮的小腳印小手印。學生宿舍更是不用說,讓家長看了很是心疼。偏就有了這樣一群人,建成了這樣一所學校:窗明幾凈不說,每個教室都有童話故事里的桌椅,嶄新的電視掛在上方,學知識書本和影視結(jié)合;還有五彩繽紛的音樂室舞蹈室微機室活動室……連露天里的塑膠球場,也漂亮得讓人吃驚。更何況我們的孩子還可以在陽光下?lián)]汗如雨地打乒乓,做游戲,健身。就連最讓人擔心的學生宿舍,也比家里布置得還溫馨,不說孩子喜歡,家長看了,也直嘆息自己的生不逢時。重要的,他們每天都是和植物在一起呼吸。
說了這么多,你知道了吧,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把教育當作是自己畢生的事業(yè)、使命,要讓今天的希望在明天兌現(xiàn)。